誠實的宗教

當主耶穌在世傳福音的時候,猶太宗教可算是興旺。聖殿的禮儀相當正常的在進行,會堂教導並不缺乏,他們還一年三次上耶路撒冷去守節。他們還缺少甚麼呢?

聖經這樣記載:

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裏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祂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於是,對門徒說:“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祂的莊稼。”(太九:36)

這經文並不難懂。不過,我們越注意其內容,就越發現其不容易懂了。在一個宗教興旺的社會,為甚麼還說“如同羊沒有牧人”呢?

從上下文看,耶穌似乎是剛從會堂裏出來,祂現在所面對的群眾,也是跑會堂的。如果今天在大教堂尖頂的陰影下,講這樣的話,會得罪多少人?宗教人同業,能夠不定祂罪嗎?

耶穌絕對有保持祂自己看法的自由。而且我們相信,祂的看法是對的。

我們該先看看問題在哪裏。

不過,這裏所說的“困苦流離”是相當不容易表達的字。有譯作“because they fainted, and were scattered”(K.J.V.),或“were distressed and downcast”(N.A.S.), “harassed and helpless”(N.E.B.),“were harassed and dejected”(J.B.),“weary and scattered”(N.K.J.V.), 而N.I.V.則依照N.E.B.的譯法。這些譯本雖然不同,但都表示是困苦,煩擾,失望;宗教並沒有解決他們的問題,反倒成為他們的重擔。他們有太多的 教導,順從卻太少。

耶穌看出他們的問題。祂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一一:28)

原來宗教並沒有使人得安息。這是多麼可憐的情形!我們不禁問:今天的景況好得多少?

今天,教堂林立的社會,一個教堂的陰影,幾乎連接着另一個教堂的陰影,叫人看不見頭上的藍天。出入教堂的人,心頭上凝聚的陰影,卻更加沉重。因為宗教並沒有解決他們的問題,反而使問題加多。他們有各樣的宗教儀式,但那不過是外表的,沒有屬靈的實際。

一.假牧人的問題。那麼多會堂,全都是有組織,有領袖的,並不缺乏活動。但會眾卻像羊沒有牧人。為甚麼呢?許多披着宗教外衣的,只 是為了解決生活,並不傳神的話,會眾沒有得到牧養,沒有誰能供應他們屬靈的需要。那些牧人,有像樣的裝飾,拿豐厚的薪水,卻沒有牧人的愛心,只顧吃羊,而 不照顧羊。(參結三四:1-16)

二.假莊稼的問題。主耶穌不是要祂的門徒去收奉獻,而是要他們去受莊稼。祂說:“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我差 你們去收你們所沒有勞苦的;別人勞苦,你們享受他們所勞苦的。”(約四:35-38)莊稼是要出於好種子;若不是主所栽種的,必然要拔出來。門徒當有廣大 的心胸;雖然是別人撒種,栽配,澆灌,我們不知道,甚至不肯承認,但他們是主差遣去勞苦的。相反的,有的人似乎是熱心勤勞,但他們所傳的,不是聖經的真 理,不注重悔改重生,只重人情,討人的歡喜。這樣,所產生的,自然是沒有生命的,甚至是麥田裏的粺子。

三.假學術的問題。有些專靠聖經混飯吃的文士,他們自因為是學術權威,只是無可救藥的假冒為善,言不顧行。是這一班人,把宗教弄成可厭的虛假把戲。

說到學術,不是弄幾個學位,戴了高帽子,就可以驕人;就是進了名牌學校,混得到畢業證書,也只是包裝,並不保證貨真價實。

學問浩如煙海,任何人都沒有可能全學盡精。所以希臘人早就說:“知識是知自己的無知。”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正是同樣的意思。不 知而自以為知,是不知自己的無知,是可憐的人。如果再以學術而自傲,那就是最可憐的人了。如果是虛假騙人,更是最為可恥。

二十世紀初,基要派的錯誤,是以為學術就是自由派,是不屬靈的,否定學術。二十世紀的後半,福音派犯了另一項錯誤,就是崇拜學術,否定屬靈的價值。其實, 二者並沒有不能相容的理由。使徒保羅“學問太大”,但仍然無妨其屬靈,沒有誰敢說保羅不屬靈。而教會歷史上,學術一直是從教會出來的,可以說是屬靈的“葉 子”。

真正的學術,必須要皓首窮年,下工夫,付代價,不是輕易一蹴可幾的。學術上有成就的,必然謙卑,知道全是主的恩典;如果不肯這樣,而只自誇,騙騙小孩子,那就是十分可恥的了。

我們應該自己省察。

今天的問題,像耶穌在世的時代一樣:信徒沒有滿足豐盛的生命,飢餓困苦流離。是虛假的宗教,造成這樣的情形。

最基本的,是要恢復誠實,說誠實話。

誠實是最基本的品德。連最虛假的人,也願意別人以誠實對他。欠債不還,受託不忠,守土失敗,都不願人談“責任”問題;貪污的人的人,不願人講廉潔的品德;畏怯的人,不願人講英勇故事;但大家共同不願聽人說誠實,因為那使他們問心有愧。

聖經怎麼說呢?聖經說:“在神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雅一:27)也許,我們今 天不是要看自己是否夠屬靈,或是否有夠高的學術水準,更不必自卑。主耶穌從不自憐自卑,更不要人憐憫,而是憐憫人。

祂沒有枕頭的地方,卻憐憫人的困苦流離。到祂背負十字架往各各他的時候,祂不要人憐憫;有好些婦女們,為祂號咷痛哭。耶穌轉身對他們說:“耶路撒冷的女 子,不要為我哭,當為自己和自己的兒女哭。”(路二三:28)因為祂預先知道將要臨到的事,憐憫他們。

願主賜我們憐憫的心,看見人的需要,求主差遣工人,收取祂的莊稼。阿們。

-- www.AboutBible.net --
.于中旻 著 by JAMES C M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