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也正名乎?神學院簡稱

論語“子路”,孔子說:“必也正名乎?”是說到要正百事之名。荀子的“正名”篇,更仿佛是古代的語意學,主張用正確的字,以表達正確的意思。

聖經中的觀念,是以“名”為其所代表的實在。“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出二○:7),實在是對神的敬畏;“我嘴脣也不提別神的名號”(詩一六:4),所表示的,是對外邦偶像的恨惡,正是這個觀念。

這些基督徒都知道,或該知道;如果說屬靈人或學者們不懂,簡直近於褻瀆。不幸,事實上確實有人不加注意。近來又有人指出這事實;是說到了神學院的簡稱。

神學院就是神學院。到了神學院數目加多,在一地不止一所,自然可以加上個名稱。當然,統合得來最為理想;既然合不來,只好如此。這箇大家都知道。

但不知道的是,為甚麼必須有個簡稱。當然這不是要現代化,也未必是學洋人。問題就出在這裏。老一派的神學院,沒有聽說過有簡稱的,更沒有可笑的簡稱。華北神學院,就說是“華北”;金陵神學院,就叫“金陵”。大家都過得很好,也造就了些真人才。無論如何,今天多數神學院,都有了簡稱。問題在於華文有獨立個別的字義,簡化成兩個字,可能有另外的意思。英文字母沒有意義,簡化的幾個字母,仍然是沒有意義,不會面對同樣的問題;倒是有時洋文簡稱的acronym,有選用好字義的優點。

不過,大多數是生意人,古老的學校很少這樣作。哈佛,耶魯,都沒有簡稱;MIT, CIT等,是因為全稱太長,才採用簡稱。這是我們該想得到的。當然,注意避免形成不雅的字,或讀音同不雅的字相近。

李愛銳(Eric Henry Liddell, 1902-1945在中國出生的“蘇格蘭飛人”,1924年巴黎第八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四百米徑賽冠軍)生下來取名的時候,他作牧師的父親James,想要叫他Henry Eric Liddell,有個朋友說:“不好,那樣會叫孩子在學校裏遭人取笑,抬不起頭來!你想到那簡名是甚麼?”(HEL跟Hell“地獄”相近)他父親絕對沒有擇錯固執的習慣,馬上改Henry Eric Liddell。當然不是因為迷信。

如果孩子的簡名該留意,校名豈不更該留意?何況那名牽涉到“神”呢!

看今天華人神學院的簡稱,好像全沒有想到該尊重神的聖名,也不顧及給人觀感如何,那才好笑呢!且不說可哀。

不知道誰是始作俑者。“華神”和“中神”,是中華神學院與中國神學研究院的簡稱;多年老招牌的中華神學院呢?反倒無分。神學院都用上簡稱的話,情形會很不可觀:“山神”是山地神學院;“海神”是海外神學院;長老會有“老神”的話,新加坡只能用“新神”了?不過,實在不雅,何況:“以色列人選擇新神,爭戰的事就臨到城門”(見於士五:8“底波拉之歌”)。浸信會神學院用“浸神”,會使人問:“浸得是甚麼神?”因為真神不能浸,假神泥塑的偶像浸不得:它像堅持不認錯的人,臉上有污穢也不能夠洗。華人神學院的老大哥伯特利神學院,不能用“特神”吧?是否可稱為“利神”?台福神學院其生也晚,並沒用“福神”而稱“台福”,不僅原則對,也是有見識。金門神學院,既不採用“金神”,也沒有用“門神”。不知澳門神學院是否用“門神”,希望沒有誰認為是搞秦叔寶,尉遲恭的畫像。馬來西亞神學院最好不用“馬神”,理由很明顯。花蓮神學院用的是“花神”吧?香港神學院則是“香神”。國際神學院是否用“國神”?天人神學院是“天神”嗎?印尼的聖道神學院與真道神學院,分別用“聖神”與“真神”自然是好,但可能太好了些吧?後來的大使命神學院,盼望不要用“大神”,該嚴肅思考。中華歸主神學院在二難之間,只能夠選擇“歸神”或“主神”了;幸而我們到底還有不用不相宜簡稱的選擇。我們該珍視這個自由。

神學院不加思考的使用簡稱,鬧得滿天神佛,看起來好像泛神主義,封神榜。由信徒口中說起來,會自覺是對真神的不敬,妄稱神的名,不論自稱或稱他人,至少使人覺得心中怪不舒服的。如果說是效洋人之法,洋人可並不如此,喝足洋水的先生們,不該不知道。再說神學院最多是學神,不是自己在為“神”;學之不像,就成了諷刺畫。

有人說,這是“神”太多,“學”太少的原因。如此說法,未免對神學院不敬。不過,神學院確實應該自重。教會在世上,是眾目所視,丟人現眼的事,一件也算太多,避免猶恐不及,誰也不會堅持必須再加一件。

那麼該怎辦?

看牛津,劍橋,哈佛,耶魯,並沒稱為“牛大”,“橋大”,“佛大”,“耶大”,因為人家有見識。

實在說,就所知的華人神學院中,稱全名,不會困難到叫人受不了。何況在同一篇文章,或同一次談話裏面,第一次用過全名之後,下文或續談再提到的時候,就可不用全名,只稱為“中華”,“海外”,“伯特利”等,或可用地名代替,如“江灣”,“華西壩”等,亦無不可,對瞭解上自然不會有困難,就文雅得多了,不至於被人譏笑是“半文盲”搞出來的東西。這是我們行之有素的用法。當然,我們都知道如何使用代名詞:就是從最基本的“我們”,“你們”,“他們”,到“貴院”,“敝院”,“本院”,“該院”,至“你院”,“他院”,“我院”是比較新的語法,卻也容易知道你說些甚麼。這樣,雖然不是洋人高調,但減少了問題,是低調好處。

說實在話,神學院的形象,早就不免有些問題,加以外人成見,故意破壞,醜化,很難抬起頭來。如果我們不能造成好的形象,最低限度也不要自己砸招牌。神學院是事奉神,造就教會人才的機構,該有最好的水準,最認真的治學作事方法;要造就屬靈的精兵,有學術的英秀,並培育教會下一代的真先知。水流不能高於源頭,所以更應該正本清源。我們不能沒有學,但更不能搞到連神也沒有;不敬畏神的名,是最要不得的事,絕不能因循容忍。神學院必須要規規矩矩搞出點實際的東西,還是不要出花樣,鬧笑話的好。教會對神學院有很大的期望,也應該認真督導。

從名字上的笑話,想到基本態度的問題。

希望基督徒,可以免除堅持不認錯的尊嚴,更不要誤以為是學術上的特權,其實並不是。教會,包括神學院在內,有甚麼毛病,出甚麼錯誤,都是使主名蒙羞的事;能夠肯改正,倒還好些,堅持不改,只會更糟。教會的眾肢體中,不乏明智之士,想想這話對嗎?

禱告:求主叫神學院的負責人,慎思明辨,像先知以利沙一樣,認真辦好神學教育,造福教會,榮耀主名。

-- www.AboutBible.net --
.于中旻 著 by JAMES C M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