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後周時,燕山府竇禹鈞,育五子,儀,儼,侃,偁,僖,品學兼優,先後登科及第;至宋太祖時,其長子竇儀為翰林學士,加禮部尚書。這是五子當中官位最顯的了。同時代有個馮道,為詩曰:

燕山竇十郎 教子有義方
靈椿一株老 丹桂五枝芳

馮道,是五代人,不過他只事唐,晉,漢,周,四姓六帝,都任宰相;他很懂得生存之道,卻沒有甚麼生活原則,喪君亡國,他都不在意,其官癮頗大,羞恥之心甚少。當時人諷刺的稱他為“常樂老”,多看不起他,所以得其稱許,並不見得是甚光榮的事。還好,那時雖然還沒聽說有生育節制或優生理論,竇府並沒有生出雜七雜八,否則好字兒都會被他們家佔盡了。到後來幼兒啟蒙的三字經,取編這個故事:“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五子成名,就更加家喻戶曉。教導孩子作官揚名的觀念,不免有些俗氣吧!倒不如有人家生五個兒子,就排為:仁,義,禮,智,信,也是期望他們砥礪品德,能夠成為各如其名,還更有些意思;至於有多少真果如父母所期望的,可就很難說了。無論如何,比起名發財得利等俗不可耐的字,就好得多了。

後漢魏國有位好官,對兒子另有期許,並非希望他們顯要,光宗耀祖之類,他留下的“王昶家誡”,協和儒道的精神,主張君子光而不耀,謙抑葆泰,顯明有深沉的智慧。他說:

覽往事之成敗,察將來之吉凶,未有干名要利,欲而不厭,而能保世持家永全福祿者也。欲使汝曹立身行己,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故以玄,默,沖,虛為名,欲使汝曹顧名思義不敢逾越也。古者盤杆有銘,几杖有誡,俯仰察焉,用無過行,況在己名可不戒之哉!夫物速成則疾亡,晚就則善終;朝華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冬不衰,是以大雅君子惡速成,戒闕黨也。

這位智慧的父親,知道給兒子起名的重要,並不是編過號碼,也沒隨便加上口號之類,而不存偏見,兼取儒道兩家之長,警戒他們不要浮躁外務,避免張揚自己。這些話,對於現代人,更似暮鼓晨鐘。

從前有的人讀經典文史,當作功名的敲門磚,到底還得些益處;今代的新“五子”是:金子,車子,房子,女子,孩子,那只得用破門而入的劫奪方式,才可以如願得到。不過,不論啥“子”,都是以數字界定的,失去了數字,歸零的時候,就沒啥意義了。

說到這時代新有的數位科技,基本上也是“0”與“1”的游戲。對於我們這不懂科技一類,問兒子不如問孫子,可是相信與否,知道與否,全然沒有差別;如果有那麼一天,都變成“0”,不論是主動的,或被動的,就無戲可游了。

聖經記載神給人起名的事實。

人類的起源,首先的始祖亞當(創2:7),名字是創造的神起的,意思是“土,紅土”。不過,在伊甸園中,亞當受了撒但古蛇的引誘,違背神的命令,罪從一人入了世界,凡是從亞當所生的後代,也都成為生命中有罪性,受了咒詛(創3:17-19)。亞當給他妻子起名叫“夏娃”,因為他是“眾生之母”(創3:20)。亞當不失為和丈夫。彌爾頓在他的名著失樂園中,說他好話—以為亞當為愛夏娃,不願她單獨負罪被逐而分離,就故意“也吃了”禁果;可惜,聖經並未記載;可有一件可取,亞當沒有責怪夏娃,給了她個好名字;因為他相信神應許的救贖—救恩從“女人的後裔”而出。神信實的話終於成就了。

在耶路撒冷附近,有個偏僻的安靜鄉村,神在那裏預備了一個童貞女馬利亞;從聖靈懷了孕,神藉使者對她的訂婚未娶的丈夫說:“她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祂起名叫耶穌,因祂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中救出來。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必有童女懷孕生子,人要稱祂的名為以馬內利—以馬內利翻出來就是神與我們同在。”(太1:21-23)這是另一次神給人起名,就是有關人類的救恩。

聖經記載神給人起名僅有這兩次,標識着歷史性最重大的事件:

經上也是這樣記着說:“首先的人亞當成了有靈的活人”;末後的亞當成了叫人活的靈。但屬靈的不在先,屬血氣的在先;以後才有屬靈的。頭一個人是出於地,乃屬土;第二個人是出於天。那屬土的怎樣凡屬土也就怎樣;屬天的怎樣凡屬天的也就怎樣。我們既有屬土的形狀將來也必有屬天的形狀。(林前15:45-49)

人既然陷在罪中不能自救,神就差祂的獨生愛子基督耶穌降世,為救贖人的罪,完全無罪的主,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並且死後第三天復活,升到天上。“神將祂升為至高,又賜給祂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於父神。”(腓2:9-11)這是何等的恩典!聖經說:“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羅10:13)罪人因信耶穌基督榮耀的尊名,求告祂,不僅不被定罪,還得稱為神的兒女,進入祂永生的家裏,承受在天永遠的基業。只要信祂,求告祂!

聖經說:“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反得永生。”(約3:16)不論甚麼人,信神的兒子耶穌基督,就白白得到這奇妙的恩典。完全沒有遲延等待的理由。

“現在正是悅納的時候,現在正是拯救的日子!”(林後6:2)

-- www.AboutBible.net --
.于中旻 著 by JAMES C M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