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起真理的旌旗

你把旌旗賜給敬畏你的人,可以為真理揚起來。(詩篇60:4)

在近兩千年前,一位羅馬總督,對着站在他面前的猶太被統治者;受審的人名叫耶穌,是加利利籍貫;案件是他本國的官長交來的,本來民事案件,他們有權審理;但那些當權派,寧可把來當政治案件,說那人自稱為王。

真理的宣告

總督和受審者,有了如此一番問答。

彼拉多說:“你是猶太人的王嗎?…你作了甚麼事呢?”
耶穌回答說:“我的國不屬這個世界;我的國若屬這世界,我的臣僕必要爭戰,使我不至於被交給猶太人;衹是我的國不屬這世界。”
彼拉多就對祂說:“這樣,你是王嗎?”
耶穌回答說:“你說我是王。我為此而生,也為此來到世間,特為真理作見證;凡屬真理的人,就聽我的話。”
彼拉多說:“真理是甚麼呢?”(約翰福音18:33-38)

天還沒亮,這位並不以勤政知名的總督大人,就給人叫醒,出到外面:據報有“猶太人的王”,被猶太人的大議會逮捕解來。彼拉多認為案情重大。在開始的時候,他很為認真審理;先查問案情。見被告的衹是一名斯文穿長衣的拉比型人物,並不像是聚眾生事的人,也沒有“從犯”。彼拉多知道那些人會小題大作,他不再那麼緊張,改而淡然的說:“你們帶他去,自己審問辦理吧!”猶太人說:“我們沒有殺人的權柄。”意思是不能把他當作政治犯處置。

真理的門檻

這樣,總督進了衙門,威威的升上了審判的座位。彼拉多能夠坐上這位子,並不是全靠諂媚和賄賂;他確實能夠分析和掌握案情的中心。他開門見山的問:“你是猶太人的王嗎?”

這個問題,可值得思考。因為在祂降生的時候,東方來朝的博士們,就曾提問過:“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在哪裏?”(馬太福音2:2)這一問,激起了耶路撒冷城的轟動,造成許多無辜嬰孩喪生。但卻也是真實的;因為耶穌基督是大衛的後裔,神應許要將他祖大衛的位給祂。

主耶穌竟然提出一個深刻的問題,反問審判官:“你怎麼想?”如果彼拉多嚴肅的面對,作出正確的答案,他該可以就立時當場得救。但彼拉多太專業了,他無法承認;卻問:“你作了甚麼事呢?”其實,即使誰口說自己是猶太人的王,並不構成重大罪行;其是否違法,在於其是否有造反的行動。

耶穌對“王”作語意詮釋;然後承認自己的身分:主是真理的王;但真理的疆域不屬這世界,也超越這世界。這孤單站在他面前的憔悴被告,確實是有“臣僕”,而且威力强大無比,就是眾天使;不過,祂並不求天父“差遣十二營多天使來”(馬太福音26:53),為祂發動“衛國”聖戰。

彼拉多是一名政客,哪有時間作不“實際”的談天說玄。他搖搖頭,幾乎要發笑:這個人,真迂腐得可以,到甚麼地步,還在講真理!金錢的聲音會響亮得多;刀劍,槍矛,肯定是勝利者;真理算甚麼呢!聽到這裏,他興趣索然。他站起來,伸個懶腰,仿佛自言自語的說:“真理是甚麼呢?”這不是向誰發問,也不是忽然認真的想尋求真理的定義;也許,他感覺自己真箇是好笑,會耗費時間扯些無益的話。抛下這句話:“真理算甚麼!”

他轉身越過了那個門檻,再也沒有回顧,走向外面現實的世界。

真理的抉擇

彼拉多,還有許多類似的功利主義人物,從來沒有以捍衛真理為自己責任的極端想法;否則他怎會有機會爬上現在的地位。他從未考慮,為了“神的兒子”該作任何犧牲。他的良心告訴他,耶穌是無辜的;但猶太群眾在高喊口號:“你若釋放這個人,就不是該撒的忠臣;凡以自己為王的,就是背叛該撒了!”(約翰福音19:12)實際上,彼拉多並沒有“該撒的忠臣”那個榮銜,但他内心會渴望得到;加以近來正是受人控告他有“背叛”的嫌疑,調查還在進行中。這可打中了他的弱點;他在思索:值得為真理付出偌大的代價嗎?為了個人的利益,真理到底是否可以犧牲?

彼拉多的心裏,可真有一番厲害的折騰。耶穌在衙門裏,給折騰的更加嚴重許多。再被帶到猶太人面前的時候,耶穌本來就憔悴枯槁的面容,已經很難以辨認了。彼拉多指着耶穌,對猶太人說:“看哪,這是你們的王!”彼拉多看不出他像是王。他喜弄的徵求民意。他們卻喊說:“除掉他!除掉他!釘他在十字架上!”

“我可以把你們的王釘十字架嗎?”
“我們沒有別的王,唯獨該撒!”(約翰福音19:14-16)

這可是宗教領袖們眾口一詞的回答。真理並不一定在多數人那邊。

犧牲真理,或為真理犧牲。關於靈界和真理,職業宗教人的意見,是應該尊重的;對於政客來說,為了現實利益的考量,也是合宜的。

真理的價值

多數人的聲浪,仿佛是潮流,捲入其中,很少有掙扎出來的機會。絕對避免站在群眾喜悅的對面,自然是聰明人的選擇。彼拉多並不愚昧。因時就勢,俯順民意,彼拉多恩允猶太人的請求!他在心裏一直重複着:“真理算甚麼呢!”感覺舒服了許多。

就這樣,彼拉多照例簽署了另一項文件:把“猶太人的王”釘十字架處死。這不過在總督大人血腥統治下的紀錄,又增加了一個名字。

血紅的太陽,就將要墜落落在西方地中海的水下。猶太人的安息日到了。

群眾漸漸散去。有兩個人,唯有兩個人,匆匆的趕來,要見彼拉多。

這二位的來歷非同小可。一位是亞利馬太的約瑟,是個有名的富人;另一位更了不起,是大議會成員的尼哥底母。一個有錢,一個有勢;總督任那個都不想得罪。他傳下話立刻接見。彼拉多趕緊收拾起嚴肅,猙獰的面貌,謙和的問二位紳士,可是對於他處分罪犯有意見?甚麼都晚了。

想不到,約瑟提出一個請求:允許收葬耶穌的屍體。照律例,有關刑事犯的遺體,應該僅允許直系親屬收殮;但總督賣個人情,破例允予所請,並不曾追問理由。這財主把屍首領去,放置在他為自己家族預備的新墓裏。尼哥底母也一同告辭。彼拉多望着他們漸漸遠去的背影,仿佛有些領悟:真理使人勇壯!

二人同行,到了墓園。尼哥底母老人家弄來約四十公斤的沒藥和沉香,又忙碌着照禮俗包纏上了裹屍布(馬太福音27:57-59;約翰福音19:39,40)。二人把一切安排妥當,回頭看了最後一眼,才拖着疲倦的身體,緩緩離去。

五十幾天過去了。

分散的門徒們,從加利利又到了耶路撒冷。他們像一家人般,聚集在一起,共同生活,有那麼深彼此相愛的表現,吸引着人數天天加增。有一天,彼得和約翰,在聖殿的美門口,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立即醫好了一個生來瘸腿的乞丐(使徒行傳3:1-8)。當群眾圍繞希奇觀看的時候,那粗野不文的漁夫,操着濃重的北方口音,居然能夠發揮長篇大論的演講:

以色列人哪!為甚麼把這事當作希奇呢?為甚麼定睛看我們,以為我們憑自己的能力和虔誠,使這人行走呢?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就是我們列祖的神,已經榮耀了祂的僕人耶穌;你們卻把祂交付彼拉多。彼拉多定意要釋放祂;你們竟在彼拉多面前棄絕了祂。你們棄絕了那聖潔公義者,反求着釋放一個兇手給你們。你們殺了那生命的主,神卻叫祂從死裏復活了。我們都是為這事作見證。我們因信祂的名,祂的名便叫你們所看見,所認識的這人健壯了;正是祂所賜的信心,叫這人在你們眾人面前全然好了。弟兄們,我曉得你們作這事,是出於不知,你們的官長也是如此;但神曾藉眾先知的口,預言基督將要受害,就這樣應驗了。所以你們當悔改歸正,使你們的罪得以塗抹。這樣,那安舒的日子,就必從主面前來到。主也必差遣所預定給你們的基督耶穌降臨。天必留祂,等到萬物復興的時候,就是神從創世以來,藉着聖先知的口所說的…。(使徒行傳3:12-26)

這是一篇完美的福音講章。很顯然的,出自聖靈的感動。其信息不僅清楚說明,一切有關基督的事,都是出於神的預定,而且更奇妙的,不僅完全沒有仇恨的傾向,更沒有絲毫煽動群眾報復的意圖,還似是以“不知”為敵人開脫。連好勇鬥狠,睚眥必報激進黨的西門,也沒提過糾眾尋仇的事。這表明他們被愛融化。但為了真理,彼得面對那群虎狼般的宗教人和領袖們,侃侃而談,宣告:“除祂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着得救!”這哪像是膽怯的彼得,這哪像是沒有學問的小民所說的話!(使徒行傳4:12,13)

他們敢於反抗權威,揚起真理的旌旗!

越是面對迫害,他們越是堅强。彼得和眾使徒甚至回答他們迫害的人說:

“順從神,不順從人,是應當的!你們掛在木頭上殺害的耶穌,我們祖宗的神已經叫祂復活。神且用右手將祂高舉,叫祂作君王,作救主,將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賜給以色列人。我們為這事作見證。神賜給順從之人的聖靈,也為這事作見證!”(使徒行傳5:29-32)

儘管他們被鄭重警告,禁止“不可奉這名教訓人”,就可以平安無事;他們拒絕簽字。簽字就是賣主!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可以靠着得救”,所以妥協就是叛國!

敢於作“不合法”的事,因禁止他們的那幫人,正是不合法的:“順從神,不順從人,是應當的!”敢於作“應當”作的事。揚起真理的旌旗!直到萬代,直到地極。

揚起真理的旌旗!

2016年十月一日

-- www.AboutBible.net --
.于中旻 著 by JAMES C M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