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司

約翰.胡司 (Jan Hus, 1372-1415) 十五世紀最重要的捷克宗教改革領袖,生於波希米亞南部的胡欣尼克(Hussinec 今捷克),因以胡司為姓。他出身一個不甚富足的農家。“Hus”是“鵝”的意思。約翰‧胡司常稱自己為“鵝”,對他的朋友說你們“愛鵝”;被囚在監獄,則說“獄中的鵝”;據傳,在他將受火刑焚死的時候,還預言說:“你們燒烤這隻鵝,從他的灰中,一百年後,要有天鵝出現。”當然,那應驗在馬丁路德身上;不過,成為一頭雄鷹。這“鵝”,也善用他的鵝翎筆為武器,攪動了西方世界。

約在1572年,捷克鑄造了三個圓章:第一個是威克里夫 (John Wycliffe) 擦擊燧石取火;第二是胡司點起了火;第三是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高舉火炬。這正確的表示宗教改革的薪火傳承。

1382年,波希米亞王文玆勒 (Wenzel) 的妹妹安妮 (Anne of Luxemburg),嫁給英國的王理查二世 (Richard II),二國的文化交流,也更加密切。不少學者去英國學習,回國後,任教於布拉格。

胡司就讀於布拉格大學 (University of Prag),他以歌唱和勞力維持生活並學費,於1393年畢業,得文學士;1386年獲文學碩士學位;1398年開始在大學任教。

浮華少年的胡司,喜愛衣飾,以學術成就自傲,愛消耗時間玩棋,並與同事宴樂。後來,據他自己見證:“主賜我進入聖經真理,我盡棄從前愚昧的思想和玩樂”;而成為嚴肅屬靈的人生。

1401年,去牛津大學就讀的耶汝米 (Jerome of Prag)留學歸來,帶回威克里夫的神學著作,主張改革的教員研讀討論,大為振奮。

當時大學裏只正教授有薪水,1402年,胡司受按立,任為伯利恆教堂 (Chapel of the Holy Innocents of Bethlehem) 的教區牧師,並在大學任教。他漸漸成為受歡迎的講員,並主張改革的領袖,是少年貴族玆伯耐 (Zbynek Zajic of Hazmburk) 的顧問。1403年,玆伯耐受任為布拉格大主教,改革運動的聲勢更壯。五年後,玆伯耐的立場漸漸改變,傾向討羅馬的歡心,而反對改革;胡司昔日的朋友,有些也轉而離去。

1409年,文斯勒王把布拉格大學捷克化,原來的日耳曼教授集體離去。胡司被選任校長。

那時,教皇鬧雙包案:教皇貴格利十二世 (Gregory XII) 和本尼狄十三世 (Benedict XIII),各有政治上的支持者;教會議會把二人一起罷免,另選亞力山大五世 (Alexander V) 任教皇,成為三足鼎立。玆伯耐支持舊主人;文斯勒承認新教皇。文斯勒要懲治玆伯耐;玆伯耐則對宣布布拉格“禁制教權”(interdict),意思是與基督教社會隔離。玆伯耐大主教逃亡,死在國外。胡司因主張改革,被大主教和羅馬開除教籍,並稱為異端;文斯勒支持胡司,宣告無效。文斯勒並下令:“胡司教授,是我們所愛忠心教牧,應准許自由宣揚神的道,不得阻擾。”並寫信給教廷:經查在他治下,絕無異端存在。

1410年,教皇亞力山大暴卒,約翰二十三世 (John XXIII) 成為新教皇。1411年,教皇約翰下詔號召“十字軍”,討伐那波里斯王拉狄司拉 (King Ladislas of Naples),因他支持前教皇貴格利。凡參軍或出錢的人,所犯的罪可得赦免,以“贖罪券”上市出售。胡司不能靜默不言,大加反對,並指斥為褻瀆。群眾起而動亂,並且公開焚燒教皇“教詔”。但王贊成贖罪券;召見反對的領袖們,王的內閣指示,任何人不得反對。但胡司堅持宣講福音真理,任何地上的勢力不能使他妥協。

胡司在教廷的敵人,對他更加恨惡迫害:他們指胡司散播異端,藐視教皇的“鑰匙權”,是殘暴的“豺狼”,應該立即逮捕,交給大主教,伯利恆教堂應完全拆毀;誰收容他,所在的城市將被“禁制教權”。如此,大主教,大學,教職人員和教廷,都結夥反對改革家胡司;文斯勒改變了過去積極支持的態度;但大部分貴族和群眾仍然堅定支持他。

在1412年十月,文斯勒王勸胡司離開布拉格。為顧及將帶累全城受不便和經濟損失,他暫時往波希米亞南部,住在友好貴族們堅固的堡壘中。有時候出去在樹林或市場講道,大部分時間在潛心寫作;結果有釋信心釋十誡釋主禱文釋聖餐,並有講章結集為 Postilla;最重要的作品是教會論De Ecclesia),其內容引徵奧古斯丁對等教父的著作,有許多地方,類似申述威克里夫的信仰;那位英國的宗教改革家,難得有比胡司更忠實的信徒。

在教會論中,他指出:教會是所有信徒的綜合體,教皇不是教會的頭,羅馬的主教並不在其他主教之上;基督自己是唯一的磐石 (Petra) 根基;彼得只是 Petro。彼得有過錯,教皇可能錯,也明顯錯誤過;因為貪愛錢財和無知,三個教皇互爭,哪能說不會錯誤?他指出:歷來教皇異端的事實,教皇並沒有赦罪的權柄,沒有甚麼“鑰匙權”;所以贖罪券是荒唐的。反對錯誤的教皇,是順從基督。只有神啟示的聖經沒有錯誤,是信心的根基,可藉以信而得救。

他也以書信與伯利恆教堂的朋友們交通,引證聖經勉勵他們,指出基督曾被當權者和宗教人反對殺害。他說:“怕甚麼?有甚死亡能使我們與神分離?為主的緣故,失去財富,朋友,世上的榮耀和我們可憐的生命,算得上甚損失?…為義而死勝過苟且偷生。…真理終必得勝。”胡司的教會論,也給伯利恆教堂誦讀。

西祺門 (Sigismund) 於1411年登上了羅馬皇帝的寶座,也是波希米亞王位的繼承人。他看著胡司的影響力日益擴展,極想有所作為以立威,並建立統一的教廷。只是胡司拒絕去教廷,不離開波希米亞,就莫奈其何。

1414年,西祺門召集在康斯坦市 (Council of Constance) 開教會議會,並特地差人召胡司到會,陳述他的觀點,應許給予安全通行權。九月一日,胡司寫信給西祺門,表示願意前去:“有你安全通行的保證,至高上主是我的保衛者。”一星期後,得皇帝覆信,說是確信胡司前往,所有波希米亞異端的罪名,可以洗除。胡司雖然知道有危險,但願意公開陳述他的信仰立場。

十月十一日,胡司啟程往康斯坦市,波希米亞的貴族們約翰.祈倫 (John of Chlum),文慈勒.杜巴 (Wenzel of Duba),和亨利.萊森伯 (Henry of Lacembok) 伴他同去。到達後,許多市民擁擠爭看胡司是何等樣子的人。他住在旅館裏。

第二天,約翰祈倫和萊森伯去見教皇約翰。教皇保證:絕不會危害他們的朋友,即使他殺了教皇的兄弟也不例外。胡司可以在城裏自由行動,只是不得參加彌撒。其實,那時教皇也將自身不保。

雖然被開除教籍,胡司仍然在他自己的寓所,每天照常守彌撒。樞機主教們對於被指控異端的人,享有這樣的自由,甚為不甘。

十一月二十八日,兩名主教藉口胡司意圖潛逃,帶著大批兵丁,把胡司拿住,帶往道明修會內的地牢囚禁,後被送到黑修道士院 (Black Friars’ Convent) 從此胡司失去自由。被囚在獄中,胡司患病,受虐待;但獄卒同情胡司,為他傳寄信件;胡司為他們寫解釋聖經的短文。十二月二十四日,約翰祈倫在主教大座堂張貼文告,抗議主教們無視於皇帝的諾言;皇帝也表示忿怒,但只如此而已。

1415年,樞機主教團奪權,宣告教會議會為最高權利機構,同時廢除三個教皇,另選立馬丁五世 (Martin V) 為新統一的教皇。約翰於三月二十一日逃走,意圖恢復,被捕捉回到康斯坦市,囚禁在告特賴本堡監獄 (Gottlieben),於五月二十九日正式被廢。約翰作胡司的同囚,那無惡不作的前教皇,與無可指摘的聖徒和改革者在一起,並沒有像阿尼西母被感化。

胡司的朋友們,並沒有靜默。五月十三日,波希米亞和莫拉維亞的貴族二百五十人,聯名簽署抗議書,向西祺門要求給他們“所愛的教師和基督徒傳道者”公開聽訴,並予釋放。

六月五日到八日,胡司從被囚的方濟會修院,帶到大廳,進行所謂公開聽證。廳中擠滿了樞機主教,大主教,主教,皇帝西祺門,及較低的人員;達哀理 (Cardinal Pierre D’Ailly) 樞機任委員會主審,羅織了胡司書中二百六十處的異端論點和錯誤,胡司昔日的朋友彼拉滋 (Stephen Paletz),成為指控他的人;他們不容胡司辯訴,只要他說“是”或“不是”。西祺門勸胡司改變立場,說不悔改的異端必不寬容,並恫嚇說,他將親手點火燒死那樣的人。

胡司說:那些反對他的論點,沒有一點是與基督福音真理相背的;除非能夠用聖經或理性證明他的錯誤,他不能違背良心,絕不收回。
但議會是照法規行事,不是照聖經或良心。達哀理樞機主教宣布,被告必須被棄絕。當胡司被帶出去的時候,只約翰祈倫有勇氣向他伸友誼的手相握。胡司深為感動。

到了七月一日,當權者仍然希望胡司改變心意。派出六名教職人員去勸說;胡司堅決拒絕。

最後,西祺門又叫胡司的三個朋友,約翰祈倫,文慈勒,和萊森伯,並四名主教,一同去勸告他。約翰是平信徒,不敢提出建議,只說:如果他覺得自己所信正確,寧可堅持忠心至死,絕不可說謊言得罪神。

胡司斷絕了最後退步的機會。

七月六日,胡司被帶到大主教座堂。他只能聽宣判,不曾給機會分訴。沒有人為他說話。胡司轉向西祺門,提醒他安全通行權的應許。西祺門頭戴王冠,巍然高坐,臉上紅了一陣,不發一言。

六名主教上前,脫除他教職的衣冠,戴給他一頂紙帽子,畫著魔鬼,並寫“首惡異端”字樣。胡司舉目望天說:“我把自己交託給最有恩惠的主耶穌。”

胡司的腳步堅定,走向刑場。到達公眾廣場,他跪下來,面上流淚祈禱。最後再次問他,如果否認以前的立場,還能夠活命。胡司說:“我非常歡喜,今天為所傳講的福音而死。”當火焰升起的時候,他重複唱:“基督,永生神的兒子,施恩給我。”然後,風吹送火焰,淹沒了他的聲音。

1415年七月六日,波希米亞的偉大宗教改革先驅約翰.胡司,為主從容殉道。他的骨灰被撒在萊茵河中;河水載著骨灰流去,流去。

消息傳到布希米亞,九月二日,議會中的四百五十二位貴族,聯名簽署,忿怒抗議樞機會議如此對待他們“最親愛的弟兄”。以後是反抗和戰爭,持續了幾十年。

到1500年時,波希米亞和莫拉維亞弟兄會,達到二十萬人,分布在三四百個教會。莫拉維亞弟兄會,並且對於遠方宣道有很大的貢獻。

1517年,奧古斯丁修會的修道士馬丁路德,在威登堡掀起了宗教改革運動怒潮。

-- www.AboutBible.net --
.于中旻 著 by JAMES C M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