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箋記

B.31.FourHorsemen

啟示錄簡介

啟示錄論到世界的終結,書名原文為Apokalupsis Ioannou,“約翰啟示錄”;有人則喜用Apokalupsis Iesou Christou,取自第一章1節“耶穌基督的啟示”為書名。

主旨:

約翰為主作見證,被流放到拔摩島上,從主得到異象,使他知道並吩咐他“把所看見的,和現在的事,並將來必成的事,都寫出來”(一:19)。“預言中的靈意乃是為耶穌作見證”(一九:10),以預備主的再來,是最後的勝利,主的國實現。

鑰節:

第一章3節:“念這書上預言的,和那些聽見又遵守其中所記載的,都是有福的,因為日期近了。”

書中的基督:

本書照約翰神學的特點,提到三一真神的每一位,但特別著重於耶穌基督:祂是啟示的來源和中心。祂是“那誠實作見證的,從死裏首先復活,為世上君王元首的”;祂是信徒的救主,也是再臨的可畏審判者(一:5-7)。祂是首先的,末後的,永活的,並掌管死亡和陰間鑰匙的,也是掌握教會的主(一:17-20)。祂是“神之子”(二:18),“那聖潔,真實”(三:7),是“那為阿們的,為誠信真實見證的,在神創造萬物之上為元首的”(三:14)。祂是“猶大支派中的獅子,大衛的根”(五:5),被殺過的,“配得權柄,豐富,智慧,能力,尊貴,榮耀,頌讚的”羔羊(五:6,11-14)。祂也是“拿著金香爐”的天使(八:3),“手裏拿著小書卷”的大力的天使(一○:1-2),行審判和賞賜的萬國之王(一一:15-18)。在另一方面,祂是那被提的“男孩子”(一二:5),坐在白雲上的人子(一四:14),迎娶新婦的羔羊(一九:7);“誠信真實”“神之道”,“萬王之王,萬主之主”(一九:11-16)。祂是殿(二一:22),明亮的晨星(二二:16)。主耶穌啊,我願你來!

 

為了基督

神的道和耶穌基督的見證(啟一:2)

信耶穌基督的人必須作好事,但不只是作好事而已,更必須知道,是為了誰,為了甚麼而作的。

使徒中碩果僅存的約翰,已經過了九十高齡,竟被放逐到荒涼的拔摩島上。在那裏,怪石嶙峋,海濤拍岸,只有海鳥翔集,卻少有人的足跡。在那裏,他儘多省思的時間。

約翰在想些甚麼?一生歲月在艱難中度過,落得如此下場是否值得?約翰沒有想到自己,他想到的是“在耶穌的患難,國度,忍耐裏一同有分”的肢體們:他懷念他們在國度裏的愛心;關懷他們的信心,是否經得起患難的試驗;能否在受苦中忍耐,堅持所存的榮耀盼望一直到底?他想到他們一定在為年邁的監督禱告,他感覺到他們與自己靈裏的關連。

約翰知道,他所信的是誰;約翰知道,自己為甚麼會來到這荒島上:“為神的道,並為給耶穌作的見證”,為了神的道和基督受這樣的苦,他仍然傳道不改!(啟一:9,2)他絕不能作別的選擇;因為他是耶穌基督的“奴僕約翰”,是屬主的人,是“主所愛的”。主愛他,用祂自己的寶血買贖他,他必須至死忠心;即使再有千條性命,也必須完全唯一奉獻歸於基督。年邁的約翰,沒有興趣看世界變成甚麼樣子;他缺乏好奇心,看奧妙的異象如何解釋;他沒有閒情逸致,跟甚麼人玩猜謎游戲。約翰關心的,盼望的,是他所愛的主快快再臨。末世論如果沒有基督為中心,與異教的玄想臆測有何分別?約翰是為他所愛所事奉的主,付上了受苦,以至生命的代價。因此,主向他顯現,交託他,“把所看見的,和現在的事,並將來必成的事,都寫出來。”(啟一:19)

約翰不是只寫冰冷的教義,像法利賽人一樣的說教;他是以生命的熱愛,見證主的啟示。作文字的見證,僅知道如何寫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知道為何寫:“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因我們想一人既替眾人死,眾人就都死了;並且祂替眾人死,是叫那些活著的人,不再為自己活,乃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活。”(林後五:14-15)讀啟示錄的人,也需要這樣的心志,“遵守其中所記載的”而蒙應許的福。

以自己為中心的,是小人心思;以別人為中心的,是君子胸襟;以基督為中心的,是聖徒觀念。

 

從心悔改

回想你是從哪裏墜落的…行起初所行的事(啟二:5)

行惡的人,信主以後,不難知今是而昨非,洗面革心。有平素品德良好的人,從小就遵守誡命,就很難知道自己“還缺少一件”(可一○:21),也就不容易悔改。

我們在街道上走,遇到路邊有些看來很好的樹,竟然倒了下來,會覺得奇怪。到行近一看,原來裏面竟完全蛀蝕朽爛一空,難怪經不得風雨,就忽然頹倒。

基督徒的屬靈生活也是如此。一個信徒或教會,可能沒有對主的愛,而仍然維持外面的事業,照常有工作,甚至活動更熱鬧,建築輝煌,節目進行得很順利,卻不是出於對主的愛。很難說這樣可以撐持多久,但有一天會倒下來。在很多城市裏,都可以看見,空下的教堂作了觀光的地方,或作了別的用途,不能再為主發光作見證了。

以弗所的教會,有很好的根基。使徒保羅為主工作一生,在那裏住得最久,前後有三年多的時間(徒二○:25-35)。

以弗所是羅馬帝國在小亞西亞的首府,是繁盛的海港,人口眾多,且有大規模的猶太社區。保羅在將結束第二次布道旅程的時候,到了以弗所;把同工百基拉和亞居拉夫婦二人留在了那裏,自己上耶路撒冷去。在這段時間,最能講解聖經的亞波羅到了那裏,傳講了徹底悔改的信息。到保羅再來的時候,給門徒受聖靈的經歷,並且繼續栽培及布道;“主的名從此就尊大了…主的道大大興旺而且得勝”(徒一八:25至一九:20)。

這樣好的教會,也必須警醒。

主耶穌稱讚以弗所教會的“行為,勞碌,忍耐,也知道你不能容忍惡人…你也能忍耐,曾為我的名勞苦,並不乏倦。”但也有責備:“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就是你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啟二:2-6)

愛與恨,是兩種強烈的情感,可以決定人的品格;不過二者必須適當的平衡。以弗所教會恨惡惡人,“恨惡尼哥拉一黨的人”,知道分別為聖,也遵守保羅的警勸,防備了“兇暴的豺狼”(徒二○:29);但也犧牲了“起初的愛心”,沒有遵行主的新命令,忘記了使徒約翰的吩咐,沒有愛主並愛主內的肢體。愛心冷淡,就失去了工作的動力,燈台被挪去,不能再為主發光作見證。主吩咐他們從心裏悔改,才可行起初所行的。

 

愛的管教

凡我所疼愛的,我就責備管教他(啟三:19)

對於不長進的孩子,很容易放棄希望,算是不堪造就,丟進垃圾堆,任他去。但孩子的父母,可就不是這樣想。

看老底嘉教會,教會的主所給的評價是這樣:

“你既如溫水,也不冷,也不熱,所以我必從我口中把你吐出去。你說:‘我是富足,已經發了財,一樣都不缺’;卻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可憐,貧窮,瞎眼,赤身的。…”(啟三:16-17)

“老底嘉教會”,在今天信徒慣用的詞語中,成為可恥的表號,許多人認為足夠被丟棄的資格;想來當世的人,有更多如此相信的理由。但我們該看看主如何說。我們的主卻有不同的意見:“凡我所疼愛的,我就責備管教他;所以你要發熱心,也要悔改!”(啟三:19)

可希奇的是,主沒有準備放棄;更希奇的是,主稱之為:“所疼愛的”!多少時候,你我也是這樣不成器;主仍然是忍耐。祂不看我們可憐的情形,祂看得到遠處,祂在最軟弱的孩子身上,仍然存著希望,祂仍然疼愛。所以,今天,或將來,人在垃圾堆裏尋不著我們,祂把我們遷到榮耀的國度裏。

祂仍然是教會的主,祂仍然在工作。

教會或個人信徒,在蒙恩一段時間之後,特別是在地上發達之後,心靈容易陷入麻木,造成自我滿足的錯覺,以為是自我的成就:長進了,發財了,富足了,甚麼都不缺,再沒有追求的必要,再沒有長進的餘地,由無所作為,而陷入昏睡。那正是老底嘉教會的狀況,最危險的狀況。其實,“不知道”,並不等於無所缺,只是缺而無所知,不自覺其困苦,可憐,貧窮,瞎眼,赤身的情景。

教會的主愛祂的兒女,要刺激使他們醒覺。主“不要激動愛情,等它自發”(歌三:5);不過,對於昏睡麻木的人,所需要的卻是責備管教。疼痛的感覺,對於使人恢復清醒極有速效。責打不是苦待,正是愛的表現。

清醒的信徒,可以省察,檢討自己的道路,從錯誤的地步回轉,向主敞開關閉的心門,悔改發熱心;再一次燃起向主積極火熱的愛。想想看,如果沒有愛,而即使與主一同坐席,是何等難堪!

 

天上的寶座

見有一個寶座安置在天上,又有一位坐在寶座上(啟四:2)

今天的世界,好像愈來愈深陷入混亂,公理顛倒,社會失序,人不禁要問:公義的神在哪裏?

如果誰會這樣問,使徒約翰更應該有發問的理由:他受命宣揚福音,他相信神的主權,基督的國度;但福音沒有傳到地極,他的生命,卻似乎到了盡頭:現在,哪還有脫困的希望?“為神的道,並為給耶穌作的見證,在那名叫拔摩的海島上”。為甚到了那裏?是被當權的羅馬政府放逐在那裏。(啟一:9)

你還相信神的主權嗎?主還給他說:士每拿教會,是那麼忠心,無可指摘,卻遭患難,受貧窮,魔鬼更要叫他們“被試煉,受患難十日”(啟二:10)。這豈是忠心當得的報賞?

在拔摩孤島上,只有怪石與海鳥為伍,所聽到的是驚濤拍岸,狂風呼號。對於年老的約翰,真是情何以堪!但

見天上有門開了…見有一個寶座安置在天上,又有一位坐在寶座上。(啟四:1-2)

神安慰祂的僕人,哪還有比這更需要安慰的時候?神顯示給祂的僕人,神仍然在掌權。天門開了,神也讓約翰的眼睛開了,使他能看見天廷,神的旨意行在天上,和一切尊榮威嚴,並且有四活物不停的頌讚:“聖哉!聖哉!聖哉!主神,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啟四:8)他們宣告的,是以賽亞在幾百年前,異象中的信息(賽六:3),是摩西在何烈山,荊棘火所聽到的信息:神是不改變的,祂永遠長存。君王會更換,國度會衰亡,環境會變遷,但在火焰的痛苦中,有主的同在,就不被焚毀,因為主是永在的全能者。

這是何等的保證,何等的安慰。復活的主,不但是在教會中間行走的主,祂更是坐在寶座上的主。“耶和華在天上立定寶座,祂的權柄統管萬有,聽從祂命令,成全祂旨意,有大能的天使。”(詩一○三:19-20)

約翰看到了這天上的景象,荒島就變成了樂園。

他更珍愛孤單,好讓四圍充滿天使的歌聲,享受與主同在的甘美。他的心跟寶座前的二十四位長老一同頌讚,主是“配得榮耀,尊貴,權柄的”(啟四:11)。我們的灰心,悲痛,都將隨著海風而逝去,抬起頭來仰望:看,掌管萬有的主,仍然坐在至高的寶座上。

 

屬天的新歌

你配拿書卷,配揭開七印;因為你曾被殺(啟五:9)

教會普遍的注重音樂,特別是人數較多的城市教會,往往羅致專業音樂家,參加唱詩班;他們的唱詩班,也培育出專業的音樂人才。有人稱讚美好的音樂為“天使的歌聲”,用意也許是至高的稱讚。其實,那是貶抑的話。因為天使雖然有許多特長,有很高的位分,但在神眼中,歌頌讚美卻不是他們的特長。在天廷事奉的班列中,首先唱新歌的,是二十四位長老,並不是天使。因為長老們的歌聲更美好。

二十四位長老,是蒙救贖之人的代表,正如在新耶路撒冷的城門和根基上,有十二支派和十二使徒的名字,表明被救贖的群眾。不是有天才的人就能唱歌;只有被救贖的人,就是有新生命的人,才可以唱出新歌;因為這樣的人,是經歷神救恩的人。天使沒有經歷救贖,不能唱出同樣的新歌(來二:16)。只有主“從禍坑裏拉上來”的人,才可以說:“祂使我口唱新歌,就是讚美我們神的話。”因為這是新生命的經歷。感謝讚美主。(詩四○:2-3)所以一般的詩班,可以作美妙的演奏,唱天使的歌聲;惟有得救的人,能夠唱出頌讚的新歌,是主把新歌放在我們的口中。這新歌是:

你配拿書卷,配揭開七印;因為你曾被殺,用自己的血,從各族,各方,各民,各國中買了人來,叫他們歸於神,又叫他們成為國民,作祭司,歸於神,在地上執掌王權。(啟五:9-10)

這裏有的譯本作:“叫我們歸於神,又叫我們成為君王和祭司”。我們本來是該死該滅亡的,是神的真羔羊耶穌基督,為我們被殺,流出寶血,成了救贖(彼前一:19),使我們能得作王作祭司。所以不論在地在天,惟有救主耶穌基督是永遠配得讚美頌揚的。只有祂,配拿那書卷;因為那是祂流血所立的新約,那也是得基業的應許和契據(詩二:8)。

得救稱義的罪人,要記得自己是該死該滅亡的,不配蒙恩而蒙恩,要時時思念主,認識祂更多,就愛祂更多。要知道並承認主是“配”,是敬拜的本源。世人不認識主,或以為主只是好人典範,是道德的教師,或先知中的一位;他們未經主寶血的救贖,不能真敬拜祂。被救贖的群眾,當惟以主為敬拜的對象,把一切榮耀歸給祂。阿們。

 

羔羊發怒

忿怒的大日到了(啟六:17)

羔羊是柔和謙卑的象徵,人以為祂可以欺凌,可以褻玩,敵擋,而沒有甚麼嚴重的後果。神的僕人似乎沒有甚麼威嚴,無權無勇,世人“定了義人的罪,把他殺害,他也不抵擋〔他〕們。”(雅五:6)但在神所定的時候,神的審判要臨到地上的人。神長久忍耐,“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願意人悔改得救(彼後三:9)。但世人頑強硬心,為自己積蓄忿怒,罪惡滿盈,就是羔羊發怒的日子,神的審判終必臨到。

羔羊捨命流血,為人成就救贖;但是,人以為是平常;直到羔羊發怒的時候,就再沒有贖罪的祭了。地上的君王,或依附君王,自己作王的人,都以為能支配別人的命運,至少也能決定自己的命運,因此拒絕神設立的救法,不肯悔改;“忽略這麼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來二:3)不接受恩典,就是選擇刑罰。沒有主寶血的遮蓋,而尋求大山小山的遮蓋;不藏在主磐石的穴中,可憐再沒有藏身之處!(啟六:15-17)

在神的烈怒之下,誰能站得住呢?

羔羊從寶座上的神手中,取了書卷,然後逐一揭開七印;每揭開一印世人要經歷一次苦難,也是聖徒更接近得基業福分的一步,正如婦人要經歷生產之難的陣痛,才有生下孩子的喜樂。同樣的,要進入新天新地,新的時代和新的文化,也必須經歷痛苦。這就是主耶穌再臨之前,地上的災難。

先是有四騎士的出現:開第一印的時候,有白馬出來,是代表“野獸”,就是敗壞人的信仰。保羅說,他“在以弗所同野獸戰鬥”(林前一五:32);以弗所是羅馬帝國在小亞西亞的首城,是發達的海港城市,沒有叢林的野獸,但有“兇暴的豺狼”(徒二○:29),率獸食人,影響人得救的信心,以至永遠滅亡。主再來之前,也必先有背道的事。然後有刀劍(紅馬),饑荒(黑馬),瘟疫死亡(灰馬),縱橫遍地,為害慘烈。“有權柄賜給他們〔四騎士〕,可以用刀劍,饑荒,瘟疫,野獸,殺害地上四分之一的人。”(啟六:8)

雖然如此,這裏說:“有權柄賜給他們”,表明不是失卻控制,神仍然掌管一切。羔羊的忿怒在最後的大災難中發盡,基督和神的國度,就臨到地上。感謝主,祂預定我們信的人,同祂進入永遠榮耀。

 

受印覆庇

等我們印了我們神眾僕人的額(啟七:3)

蒙恩得救的人,是主的羊群,還需要主的保守。

主知道我們的軟弱,不能保守自己,正如我們誰都無法救自己,更不能救別人。但慈愛信實全能的主,足能夠保守分別歸於祂的人。聖經說:“神堅固的根基立住了;上面有這印記說:‘主認識誰是祂的人’。”(提後二:19)

受主印記的,是屬基督的。受獸印記的,是屬那惡者撒但的。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的手下;只有屬主的人,主必保守,那惡者也無法害他。屬那惡者的人,雖然昌盛發達於一時,到最後,要與那惡者一同受永遠的痛苦。

末世的災難雖然嚴重,但神在萬有之上,永遠掌權。這位全能的神,向地上的人施行公義的審判,卻對祂的子民施慈愛憐憫;而且祂是信實的,必定照祂的約,永遠保守到底。因此,主顧念屬祂的人,差遣祂的天使,向降災的使者大聲喊著說:“地與海並樹木,你們不可傷害,等我們印了我們神眾僕人的額。”(啟七:3)這數目,是喻意的數字。

神不僅保守屬祂的人,而且顧念周至。神發命令,讓地上的植物存留,等到神僕人受了印記。為甚麼呢?因為神的僕人在地上的日子,有肉身的需要,必須有食物養生,有植物調節保持環境,以適於生活。雖然,因為世人犯了罪,連累受造之物陷於敗壞的轄制之下,“一切受造之物,一同歎息勞苦,直到如今。”(羅八:19-22)要等候神兒女得著自由的榮耀,那就是“神的眾子顯出來”的時候,才可以完全更新:神仍然使自然界維持相當的秩序和條件,使祂的僕人在等候時期,生存不至於太惡劣。我們應該感恩,趁著今日,善盡保護的責任。

時候到了,各代各地被救贖的群眾,穿著白衣,一同聚集在神和羔羊的寶座周圍。屬神的人所歌頌的,不再是地上的人和物,不是人擁有的甚麼,或作的甚麼,而是惟歌頌拯救他出死入生的羔羊。如果沒有基督,誰也不能得潔淨,誰也無法進到神面前,更不用說“晝夜在祂殿中事奉祂”了。

感謝救贖我們的主,祂是永遠配得稱頌的。當世人受災難的時候,“坐寶座的要用帳幕覆庇他們”(啟七:9-15)。在那裏,不但有豐盛的平安不受災害,而且有主為慈愛的牧者,豐富供應,永無缺乏,永有喜樂。

 

天使與金香爐

另有一位天使拿著金香爐來站在祭壇旁邊(啟八:3)

天使是服役的靈,在神的統治下,為要成就祂的旨意。

這“另一位天使”,卻是與眾不同,是服事祭壇,又管理金香壇的。雖然未提到其祭司的禮服,但在在顯示,那是“為使者,為大祭司的耶穌”(來三:1)。使者與天使為同一字。

摩西在何烈曠野,“耶和華的使者從荊棘裏火焰中向摩西顯現”;但在晚年他為以色列祝福的時候,摩西說:“住荊棘中上主”(出三:2,4;徒七:35;申三三:16)。希伯來書說:亞伯拉罕“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來一三:2);但那是引述創世記:“耶和華…向亞伯拉罕顯現出來”(創一八:1)。因為在舊約時代,主以使者的身分和形像,向人顯現。

因此,作大祭司的耶穌,也是顯現的使者,

拿著金香爐,來站在祭壇旁邊,有許多香賜給他,要和眾聖徒的祈禱一同獻在寶座前的金壇上。那香的煙和眾聖徒的祈禱,從天使的手中一同升到神面前。(啟八:3-4)

天使的位分,不論其如何高,聖經從來沒有說到他們能作中保,因為“在神和人中間,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提前二:5)。拿金香爐,把聖徒的祈禱獻在施恩座前的金香壇上,是大祭司的職任。

大祭司在贖罪日的時候,為全民在銅祭壇上獻祭,潔淨國人的罪孽;再進入至聖所獻香,然後出來為百姓祝福。聖徒的祈禱,並不是那特製的香;聖徒的祈禱,不能單獨達到神的面前,必須與香同獻。所以香代表聖靈的禱告(羅八:26)。不過聖徒的祈禱,確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推動主的工作。

主耶穌就是那使者,是大祭司,也有向世界降災的權柄:“拿著香爐,盛滿了壇上的火,倒在地上,隨有雷轟,大聲,閃電,地震。”(啟八:5)不接受主的人,得不到祂的賜福,主向他們是可畏的審判者,世人要受主公義大怒的審判。

人在永世裏的情形,在於他與主耶穌基督的關係,到了時候必要證明出來。人非信靠神的兒子主耶穌基督,不能得神的喜悅。從主耶穌降世,到祂再來的時間,是恩典時代,是悅納的時候,拯救的日子。如果現在沒有得到羔羊寶血潔淨稱義的人,將來必須承受羔羊的忿怒。在那可畏的大日,誰能站得住呢?

 

生死之間

願意死,死卻遠避他們(啟九:6)

人不能免死,只好想辦法拉長與死亡的距離;凡是有助於達到這目的的事業,總是可以獲利。於是有人聲稱有不死藥,騙了許多有權勢的聰明人;市面上更有各種各類的慢死藥,可以延年益壽,也就是想延遲與死的約會。這些人之所以能夠發財,只有一個原因,就是認為生活在世上,是值得留戀的。有人說,二十一世紀,是生物化學的世紀。這似乎是實現成分頗高的預言。

人之所以怕死,是因為犯罪的結果。聖經說:人是“怕死而為奴僕”(來二:15),作魔鬼的奴僕,服在它的權勢之下,是這世界上普遍的現象。神的兒子主耶穌基督到世上來;祂本來是神,不能死的,成了血肉之體,就是為了要替罪人受死,卻是藉著死,敗壞那掌死權的魔鬼。祂又復活了,升上高天,叫信祂的人,得以稱義,得著永生。他們在世的年日完了,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開始,要進入榮耀,與天父永遠同在。至於不信的人,仍然受死的轄制。

聖經說,有一天,相反的生意會大為興隆。在末日,當第五位天使吹號的時候,隨著無底坑上升的煙,有蝗蟲出來,像蝎子能螫人;使凡額上沒有神印記的人,要被螫受極深而長久的痛苦。“在那些日子,人要求死,決不得死;願意死,死卻遠避他們。”(啟九:6)在那些日子,最多的廣告賣的是“必死藥”,卻都是無效的假藥。因為在痛苦中,人都求能速死,卻成了求死無路。可見那時世上人的境況,有多麼悲慘!

不過,對不信的人來說,即使求死能得,也不是甚麼解脫之道,因為“死後且有審判”(來九:27),要永遠沉淪滅亡。所以必須趁著還有“今日”,悔改相信耶穌基督,不能遲延。

到過了神預定的時間,越過那隱藏的線,神就任憑他的心剛硬。那些在痛苦中的人,雖然未曾被災難所殺,卻“仍舊不悔改自己手所作的,還是去拜鬼魔和…偶像,又不悔改他們那些兇殺,邪術,姦淫,偷竊的事”(啟九:20-21)。原來犯罪也像惡嗜好;世人雖然不能解釋罪惡的原因,但知道嗜殺,嗜偷,好貨,好淫,那些不正當行為現象,似乎有癮,不能夠自制,確是不錯的。應當及時悔改,接受基督為救主,得新生命,順從聖靈而行,而有生命平安。(羅八:6)

 

小書卷

我從天使手中把小書卷接過來吃盡了(啟一○:10)

使徒約翰得到主的啟示,知道將來的奧秘,是極重要的,是可以誇耀的。但神的旨意絕不是叫他持以驕人,衒耀自己有甚麼了不起,而是要他把信息傳給人,聽而遵守就可蒙福。

傳主的信息,是奧秘事的管家,必須有主的託付,有主的呼召。人不能憑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才智,見證主的話。“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萬軍之耶和華〕的靈方能成事。”(亞四:6)約翰絕不是自己要取得甚麼啟示,也不是自己有野心,要得甚麼書卷;正像沒有任何意圖,要侵越地界一樣,而是有天上來的信息,要他把天使的書卷取過來。

我就走到天使那裏,對他說:“請你把小書卷給我。”他對我說:“你拿著吃盡了,便叫你肚子發苦,然而在你口中要甜如蜜。”我從天使手中把小書卷接過來,吃盡了;在我口中果然甜如蜜,吃了以後,肚子覺得發苦了。(啟一○:9-10)

使徒約翰的經歷,正如舊約時代先知以西結一樣:吃下書卷主的話,覺得其甜如蜜;但主的話有主的靈同在,是為了人的罪哀號,嘆息,悲痛的話,使傳主信息的人,靈裏痛苦,忿激,這正是聖靈的感受。(結二:9至三:15)

主所揀選差遣的人,要吃下書卷,經歷主的話,就是主的靈的感受,才真正明白主的話的滋味。滋味是經歷的,不是聽來的。惟有這樣的先知,是與主同心同行的先知。

順從主,要經歷艱難。神的僕人不是說討人喜悅的話,必須忠於主的託付,主叫我說甚麼就說甚麼。因此,“你必指著多民,多國,多方,多王再說預言”,就如同先知耶利米的工作(耶一:17-18),是注定遭遇反對的,是不討好的工作。必須要蒙神呼召,被神的愛激勵,像保羅一樣,像約翰一樣,才可以站立得住。約翰行到了人生的盡頭,到了地的盡頭,主還要他再說預言,還要用他最後的一口氣,為主發出預言!

噢,多少人是只肯在平順的路上與主同行,當道路變為崎嶇,走到各各他的山徑,越來越窄的時候,就對書卷的苦味沒有興趣,像底馬一樣,不甘於孤單,要轉向世界去了。但書卷是甜的,是神給人得基業的應許,要為忠心到底的人成就。有誰像忠心愛主的約翰,到了拔摩孤島,還要為主再說預言?

 

量殿和人

將神的殿和祭壇並在殿中禮拜的人都量一量(啟一一:1)

全能全知的神,作甚麼都是大手筆。祂造的宇宙萬物,真是無邊無際,無數無量。但有的時候,神好像是非常精細,斤斤計較。想想看,祂命令摩西造會幕的時候,所指示的規格制度,一絲不苟,極為詳盡。在啟示錄,約翰有類似的記載:

有一根葦子賜給我,當作量度的杖。且有話說:“起來將神的殿和祭壇,並在殿中禮拜的人,都量一量。只是殿外的院子,要留下不用量,因為這是給了外邦人的,他們要踐踏聖城四十二個月。…”(啟一一:1-2)

聖殿是建築物,可以用量杖來量的;不過,其中禮拜的人該如何量法?是不是度量人的高低?當然不是,神不會以體型的高低取人。因為祂不僅不把偉人歌利亞當一回事,祂也看不中身材高大的以利押,而揀選他的小弟弟大衛;人看掃羅高過眾民一頭,果然是英挺出群,但還是因為違背神的命被神厭棄廢去(撒上一○:23,一六:7,12)。可見所量的不是身材如何,而是看他屬靈的品質。

神叫約翰度量的方法,是把殿中禮拜的人,並殿連在一起計算。一般說來,是應該數算人數,度量聖殿的尺寸,兩者不能混在一起計算。

神把敬拜的人,看為殿的一部分。神看的不是物質的聖殿建築;神早就見識過了,也因為以色列人犯罪,而任外邦人拆毀到地。在新約時代,神所看的,是得救成聖的人。使徒保羅所說的“工程”,是指重生的聖徒:“豈不知你們是神的殿,神的靈住在你們裏頭嗎?”(林前三:16)這是說,神的聖靈住在屬祂的人中間,不是住在建築物裏。你關鎖了教堂的門,既不能把神鎖在裏面,也不能把神關在外面。

在主內的人,是重生得救的人,是“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彼前二:5),是建造在基督寶貴的磐石上面。聖經說:“神堅固的根基立住了;上面有這印記說:‘主認識誰是祂的人’,又說:‘凡稱呼主名的人,總要離開不義’。”(提後二:19)我們既是聖殿,也是殿中禮拜的人,是用心靈和誠實敬拜祂的(約四:24),都是神所量過的,是蒙神保守的人。所以不論外面的信息如何可怕,敵人的引誘如何可愛,總不要動心。要完全交託祂,因為你是主量過在內的人。

 

用鐵杖牧萬國

婦人生了一個男孩子…用鐵杖牧萬國(啟一二:5)

撒但一貫的敵擋神,恨惡屬神的人。它曾引誘始祖犯罪墜落;它與神的選民以色列作對;它持續的迫害教會。

約翰看見天上的異象,顯明歷史的奧秘:

有一個婦人身披日頭,腳踏月亮,頭戴十二星的冠冕。她懷了孕,在生產的艱難中疼痛呼叫…婦人生了一個男孩子,是將來要用鐵杖轄管萬國的;她的孩子被提到神寶座那裏去了。(啟一二:1)

明顯的,這不是一個實際的人,我們絕不可能在街頭遇見這樣的人,而且如果是真實的,她該有多高多大!

這個婦人是代表以色列,十二星是十二支派,仿佛是約瑟的夢象(創三七:9)。婦人能夠生育,所以可以代表國家。

那婦人“懷了孕,在生產的艱難中疼痛呼叫…婦人生了一個男孩子,是將來用鐵杖牧萬國的;她的孩子被提到神寶座那裏去了。”(啟一二:2,5)婦人生產,必須經過產難的痛苦代價。在古代,生產常有死亡的可能,所以得平安生產,是從產難中得救。不過,生產以後,就見到新的一代出現在地上。這樣,產難是進入新世代的途徑。

這生產的奧秘,是靈界的奧秘,是神救恩的計畫,要藉著基督拯救世人。不過,撒但是敵對神的,所以它從開始就蓄意破壞神的計畫。保羅指出了一個靈界的原則:“那按著血氣生的,逼迫了那按著聖靈生的,現在也是這樣。”(加四:29)

按照神救贖的計畫,祂揀選亞伯拉罕,從他的後裔生出了彌賽亞,而救恩是從猶大出來的。撒但卻一直在想法破壞神的計畫:它藉著人的軟弱,使亞伯拉罕懼怕說謊言,以致撒拉被埃及法老奪取(創一二:10-20);以色列人求立王,王權看來要落於便雅憫支派(撒上一○:1-25);及至猶大國違背神,而亡國被擄,王統斷絕,亞哈隨魯王朝的惡人哈曼,更使猶大面臨消滅的危險,彌賽亞也就無由誕生(斯三:8-15)。但神是全知全能的,祂一一敗壞撒但的詭計。到主耶穌降生,從肉身說來,是大衛的後裔;希律王又用詭詐要殺滅“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嬰孩(太二:1-23)。但神保守祂的旨意成就。

我們不能希望撒但改善它對教會的態度,卻應該準備,為主忍受苦難,站立得穩,絕不妥協,直到主再臨。

 

羔羊生命冊

名字…沒有記在被殺之羔羊生命冊上的人(啟一三:8)

人很容易把世界上的人,分為兩個陣營:我的與非我的;屬我的人都是好人,不屬我的都是不好的。這種對分的觀念,使他難以同別人相處;理由很簡單,絕大多數的人,不是我們的敵人,也說不上是我們的朋友。

主耶穌在世的時候,也曾說過相似的話:世界上有兩種不同的人;“不與我相合的,就是敵我的;不同我收聚的,就是分散的。”(太一二:30)在屬靈方面,這是真確的事實。因為不信主的人,就是屬那世界之王的,“在其中行事為人,隨從今世的風俗,順服空中掌權者的首領,就是現今在悖逆之子心中運行的邪靈。”(弗二:2)但信主之後,就成為屬於神的子民,不僅是生命和生活的轉變,也是歸屬的轉移,“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但權下歸向神”(徒二六:18)。

這不同的國度,是光與暗的差別,是十分顯明的。在迫害的時候,要指控“基督徒”,總不會缺乏定罪的證據。但最激烈的信仰爭戰,是在末世出現。那時,國度的區分極為顯明:獸的國度與羔羊的國度,壁壘分明:

獸就開口向神說褻瀆的話,褻瀆神的名並祂的帳幕,以及那些住在天上的;又任憑它與聖徒爭戰,並且得勝;也把權柄賜給它,制伏各族,各民,各方,各國。凡住在地上,名字從創世以來沒有記在被殺之羔羊生命冊上的人,都要拜它。(啟一三:6-8)

在那時候,拜獸成為最普遍流行的事,可稱為不是宗教的宗教,因為是最實利的。在那時候,必須在右手上或是額上,受獸的印記;手要作獸所命令他作的,頭腦思想獸所規定他思想的,否則就“不得作買賣”(啟一三:16-17),不能有交易行為,不能買,也不能賣。這是說,不願與獸教同流的,就被限於市場生活之外,與社會絕緣。這不僅是不便,而是艱難。

在這樣的環境之下,真實的信仰就顯出來了。信仰不是口頭上的事,不是言詞的辯論,而是發源於生命。主耶穌是神的羔羊,祂被殺而使信的人得生命,名列在生命冊上,祂的血是聖徒得勝的保證;相信祂的,不拜獸,惟屬主,忠貞至死。

求主幫助我們,立定心志,行事為人與所蒙的恩相稱,或生或死總是主的人。

 

跟隨羔羊

羔羊無論往哪裏去,他們都跟隨祂(啟一四:4)

在傳授知識沒有成為專業以前,學習的唯一方法,就是跟授業師在一起,跟隨在後面,亦步亦趨。這樣,不但學得了技藝,也認識其為人,可以觀察效法。

以利沙作先知的事奉,不是課堂裏學來的;他出身是趕牛耕田的農夫,唯一的資格是“服事以利亞的”(王下三:11);他堅定的跟隨,直到師傅被接升天,“感動以利亞的靈感動以利沙”(王下二:15)。

跟隨必須兩方情願,不能勉強的,也不能有不純的動機。路得跟隨婆婆拿俄米,是被愛的吸引;雖然明白前途茫茫,沒有財富利益,確定的只是犧牲,還是志不改,心不移,一直跟隨到底。結果,看似無家,終於有家。(得一:16-18)

跟隨的目標是效法。耶穌基督的使徒,雖然“原是沒有學問的小民”,但可以“認明他們是跟過耶穌的”(徒四:13);不只是因為有加利利北方鄉下口音,也是因他們有權能,更有耶穌一樣為真理絕不含糊的態度。因此,到新耶路撒冷城牆的根基上,也有“羔羊十二使徒的名字”(啟二一:14)。

跟隨羔羊的十四萬四千人,最後要同祂站在錫安山上,並在寶座前唱新歌。

這些人未曾沾染婦女,他們原是童身。羔羊無論往哪裏去,他們都跟隨祂。他們是從人間買來的,作初熟的果子歸於神和羔羊。(啟一四:1-5)

這些跟隨羔羊的人,是純潔的,在信仰上絕不混雜,在生活上絕不妥協。他們的口中沒有謊言,不聽從虛謊的話,只持守神誠實的真理;他們沒有邪淫的行為,作主貞潔的新婦,因為是主用寶血的重價所買來的,是屬主的,不能在主以外別有所愛。世上口中愛主的很多,但實在得救屬主的,是跟隨祂的人;他們行主所行的,愛主所愛的,惡主所惡的,主在哪裏,跟隨的人也在那裏。救恩是主白白賜下的,是免費的恩典。但跟隨主作門徒,必須付代價。主耶穌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太一六:24)

雖然獸權當道,橫行一時,遵守主道的要準備受苦;但最後歡樂的是跟隨主的人,他們要同主喝福杯。拜獸和受獸印記的,要喝忿怒的杯。

 

海的頌歌

唱神僕人摩西的歌和羔羊的歌(啟一五:3)

在世界的末了,屬神的人在玻璃海上歌唱,他們的頌歌,是古老的紅海岸邊的迴聲。

當年以色列人在埃及,受奴役的痛苦。神聽到他們哀求的聲音,差祂的僕人摩西,領他們出埃及。埃及的法老王,硬著心不肯給他所奴役的人出去。神降十大災難刑罰他們,最後的災難,是殺埃及人頭生的兒子和牲畜;但神先吩咐以色列人,各家宰殺羔羊,把羔羊的血抹在門楣上和門框上。滅命的天使看見門上的血,就越過那家,得保守不被殺。於是,法老讓以色列人出離埃及;但不久又後悔了,發特選的車兵和馬兵追趕他們。在紅海邊就追上了。神叫摩西向海伸出手中的杖,海水就分開,在兩邊立起成壘,以色列人在海中行乾地過去;埃及人試著也要過去,就被海水吞滅,埋葬在海底。

過了紅海的以色列人,是得救,得自由的人民。在埃及為奴的人,只有哀歎;惟有過紅海的人,才可歌唱讚美神。

末後神得勝的兒女,站在玻璃海上,

拿著神的琴,唱神僕人摩西的歌和羔羊的歌說:“主神,全能者啊,你的作為大哉,奇哉!萬世之王啊,你的道途義哉,誠哉!”(啟一五:2-4)

神僕人摩西,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把神的律法賜給他們;不過,是神藉羔羊的血,贖他們免於死亡。律法是要神的子民遵守,在好的行為上,顯出他們是分別出來的人,得神喜悅。羔羊的血,使他們分別出來,不在於人的行為,全在於神的恩典。主耶穌基督是神逾越節的真羔羊(林前五:7),為了人類的罪,被殺流血,拯救信祂的人出離死亡。

被救贖的群眾,站在玻璃海上,看見不敬畏神的人,受各樣的災難。正如被救贖的以色列人,看見埃及人被傾覆在紅海中。他們知道,這一切的奇事,是耶和華“施行的救恩,因為你們今天所看見的埃及人,必永遠不再看見了。耶和華必為你們爭戰。”(出一四:13-14)這全不是自己的能力,不是自己的行為,使他們與世人有所不同;也不是自己的品德,使他們得勝,誇口;全是靠賴主耶穌基督的寶血,使他們稱義,得勝。

多美好的永遠福樂,多美好的歌唱!但那些都是出埃及,不屬世界,只屬主的人。現在要作正確的選擇。

 

儆醒看守衣服

那儆醒,看守衣服,免得赤身而行…的有福了(啟一六:15)

主所預定“將來必成的事”,時候到了必然成就。主使災難臨到地上的人,從來沒有誰可以阻止,也無法改善。主預先定了哈米吉多頓的日子,人也不能使天上的時鐘逆轉。但主已經應許:“念這書上預言的,和那些聽見又遵守其中所記載的,都是有福的,因為日期近了。”(啟一:3)

聽見遵守,是信徒的責任,也是得福的關鍵。耶穌在世的時候,講道大有能力。一個婦人聽了,深感到“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度聞”,就大聲稱讚祂說:“懷你胎的和乳養你的有福了。”耶穌說:“是,卻還不如聽神之道而遵守的人有福。”(路一一:27-28)

主吩咐使徒約翰,在年老的時候,用殘餘的精力和時間,來寫啟示錄,絕不是為滿足人的好奇心;其目的就是為要叫人得福。主所應許得福的途徑,是要遵守書上的話。在第一世紀的環境,教育不普及,識字的人不多;而且那時的書籍要用手傳抄,難以普遍流行,所以要有特定的人,在聚會中宣讀給大家聽,以便會眾聽了遵行蒙福。

儆醒謹守是主的命令。有人不注重聖經真理,只以為能行奇事是了不起的權能,就崇拜跟隨。不過,鬼魔的靈並不是不能行奇事,而且是以此號召,吸引人跟從它,只是沒有真理。所以聖徒要明白主的話,知道如何防備,才可以儆醒防備。這就如守望的人,必須知道分辨誰是仇敵,誰是友人,他們的行動,和前來的方向,才可以決定如何給城內的人報告,以便作適當的防備,或知道如何反應。如果守望的人懶惰,求肉體的安適,不盡本分,那是極嚴重的失職;因為他疏忽了所託付他的責任,把全體的安全當作兒戲。

衣服代表行為。相信主的再來,不是把解預言來當消遣,而是殷切盼望,必然認真準備,有聖潔的生活,“像主潔淨一樣”(約壹三:3)。這樣的人,必然得著賞賜,而不至於赤身蒙羞。這裏是啟示錄“七福”中的第三福,是給那盼望並預備主再來的人。

主說:“看哪,我來像賊一樣!那儆醒,看守衣服,免得赤身而行,叫人見他羞恥的,有福了。”(啟一六:15)儆醒過聖潔生活,是對人最有力的見證,蒙主的賜福。主必快來!

 

羔羊與大淫婦

同著羔羊的,就是蒙召被選有忠心的(啟一七:14)

世上的人,有他們的喜愛,有他們的崇拜,他們完全忽略信仰和道德的標準,只求自己的利益。他們看見大淫婦坐在眾水上,“就是多民,多人,多國,多方”(啟一七:1,15)的擁戴,真是擅一時之盛場,多麼榮耀!她有物質的豐富與裝飾,她坐在七座山的極峰,何等顯赫!跟隨羔羊的,卻是走窄路,受困苦,處在卑微的地步,甚至是世上的渣滓和污穢。

大淫婦周旋於權貴之間,出入君王的宮廷,穿著朱紅的衣服,也是炙手可熱。她褻瀆神,侮慢信主的人,甚至“喝醉了聖徒的血,和為耶穌作見證之人的血”(啟一七:6)。信主的
人卻喝盡了苦杯,為了跟隨羔羊,必須要“受窮乏,患難,苦害,在曠野,山嶺,山洞,地穴,飄流無定,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來一一:37-38)。信心使他們甘於與主同受苦。

明顯的,同著羔羊的,在所有的觀念上,都與大淫婦有所不同。這就是“世俗之城”和“上帝之城”的差別。這差別終於引到最後的決戰,十王和獸與羔羊的決戰:

他們與羔羊爭戰,羔羊必勝過他們,因為羔羊是萬主之主,萬王之王。同著羔羊的,就是蒙召被選有忠心的,也必得勝。(啟一七:14)

跟隨羔羊,不是逃難恐後,赴義不前的投機分子,也不是看到潮轉勢移,臨時改換陣營。他們必須是被主的大愛所激勵的,“想一人既替眾人死,眾人就都死了,並且祂替眾人死,是叫那些活著的人,不再為自己活,乃是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活。”(林後五:14-15)既然是蒙召,必須是蒙主的呼召,不是隨感情的衝動;且是主所特選的精兵,臨危授命;還要對主絕對忠心,經得起試驗,不會中途變節。他們知道,主“有永生之道”,雖群眾漸漸消失,也不會跟從別人。(約六:68)他們真是基督的新婦,有忌邪的心,永遠忠於基督。

大淫婦從來沒有忠貞的觀念,沒有原則;淫婦的唯一原則就是為了利益,跟從誰都可以。這種勢利的結合,沒有愛為維繫,很容易轉變成恨;連解約都用不到,“那十角,與獸,必恨這淫婦,使她冷落赤身,又要吃她的肉,用火將她燒盡。”(啟一七:16)與世界結合,落得如此下場!所以淫婦不但是不道德的,也是不智慧的;箴言稱之為“愚昧的婦人”(箴九:13)。

 

巴比倫倒了

巴比倫大城傾倒了,傾倒了(啟一八:2)

旅行的益處,是可以看到許多的勝蹟。那些偉大的建築,都是從偉大人物的偉大夢想發長出來的。現在,都成了博物館供後人憑弔。萬里長城,是地球表面上人手所造最大的建築,其目的是永固邊防;只是“受命於天,既壽永秦”的雄圖,僅傳到了秦二世就亡國了。倒是埃及的法老們,更曉得為永世打算;可惜,雄偉的金字塔,只是建造在沙土上,即使不為盜墓者的貪婪所挖空,也將為時間的流沙所掩埋。

巴比倫大淫婦,不曾想到時間是她的敵人,更不曾著意她是在積蓄神的忿怒,只顧與地上的君王同床異夢,奢華宴樂,榮耀自己。她忘記神,神卻沒有忘記她的罪惡和淫行:“她的罪惡滔天,她的不義,神已經想起來了。”(啟一八:5)這不是說,神從淡忘中尋回祂的記憶,而是說,神忍耐已久:

因她心裏說:“我坐了皇后的位,並不是寡婦,決不至於悲哀。”所以在一天之內,她的災殃要一齊來到,就是死亡,悲哀,饑荒。她又要被火燒盡了,因為審判她的主神大有能力。(啟一八:7-8)

她惟利是圖,隨意跟地上有勢有力的君王結合行淫,以為那麼多丈夫,總該會有一個可靠,不至於作寡婦。她的歡樂,是建立在聖徒的痛苦上面,喝聖徒的血,來充滿她淫亂的杯;她以為可以永遠享福。這是她的計算。卻沒有想到是誰掌管時間,竟然會有那麼“一天”:看似湊巧,所有不幸的集合,災殃“一齊”光臨,她所有,所誇的一切,都被燒光;她所倚靠所交往的君王,倚靠她藉她發財的客商,除了為她悲哀以外,甚麼都不作,也不能夠作,因為這是神作的,是神的審判。

巴比倫的歡樂止息了,永遠的止息了。屬神的人的歡樂才是開始:“天哪!眾聖徒,眾使徒,眾先知啊!你們都要因她歡喜,因為神已經在她身上伸了你們的冤。”(啟一八:20)那使屬神的人受痛苦的源頭除去了,歡樂的泉源顯出來。

看看巴比倫的交易貨品,不僅是必需品,還有那麼多的香料和奢侈品,真可說無美不備,能夠滿足人的物慾;但總不能幫助她“成為荒場”的悲慘結局。聖徒應當知所選擇,寧願跟隨耶穌的腳蹤行,到髑髏地,受痛苦,至終得著復活,戴得勝的冠冕,同主在永遠的榮耀裏。

 

聖經的中心

預言中的靈意,乃是為耶穌作見證(啟一九:10)

我們所面臨的許多問題,常是沒有弄清哪是中心。

幾年前,美國海防隊收到一個求援信號,是從太平洋水域發來的。問他的位置,回答只知在美國西海岸和日本之間,至於經緯度,他竟不知道!費了好大的力,終於找到那艘小船。問他怎樣航行的,原來他只有一張世界地圖,根本就沒有甚麼航海圖與儀表之類!

屬主的人所需要的,是以基督為中心,定準與主的關係位置,在所行的道路上,才不至失迷,也不至於失去自己。

約翰得神藉天使啟示他將來榮美的盼望,十分快樂,真有些歡喜若狂,忘其所以,竟然要拜天使。天使知道自己的地位不過是神的使者,不配受人敬拜,立即說出重要的原則:

“預言中的靈意乃是為耶穌作見證”:聖經所講的,都是以耶穌為中心。馬丁路德在其“新約序言”中,以聖經各卷中對耶穌的信息多少,作為衡量其重要性的標準;他更說:“所有的經文都指向基督。”所以不可用聖經為自我作見證,如果人別有用心,以聖經來標榜自己,或作討人歡喜的踏腳石,那是怪異的事,是偏離了中心,那就是罪。

天使還說:“我和你並你那些為耶穌作見證的弟兄,同是作僕人的。”(啟一九:10)知道了主是中心,自己就退回到旁邊僕人的地位。五旬節後的彼得,講道雖然大有能力,一次使三五千人歸主,雖然特經天使指引,聖靈分派他去哥尼流家傳信息,這些都超過任何人所作的。但他也不敢接受人的敬拜,他說:“我也是人!”(徒一○:26)保羅蒙主特選作使徒,為了主多受勞苦,用福音得了許多人,他卻說:“保羅算甚麼?”“保羅為你們釘了十字架嗎?”(林前一:13,三:5)人不是中心,只是僕人。天使不是中心,只是僕人。

得到人的推重,稱讚,自然是快意的事。基督徒該知道,得意不可忘形,要記得:一切都是恩典,都是從主來的,自己沒有可誇口的。很多人把自己的位置弄錯了,以至事奉方向錯誤,以至失敗而不自知,都是因沒有以主為中心。將來世界結束,喜樂的高潮,是“羔羊的婚筵”(啟一九:9)。總不能忘了,是這位主基督,在十字架流血救贖我們。經常謙卑,保持對主的正確關係,像航海的人認定北極星,不至於迷失自己。

 

審判的寶座

我又看見幾個寶座,也有坐在上面的(啟二○:4)

這個世界,是價值觀念混亂的地方。在本丟彼拉多的衙門裏,坐在位上行審判的,是一個沒有原則的政客,有“奴隸的靈魂,暴君的手段”;站在那裏受審的,竟是神的兒子,創造世界的主基督耶穌。還有甚麼比這更是非顛倒的?誰能相信,在這種境況下,真理能會彰明?先知指責“禍哉,那些稱惡為善,稱善為惡,以暗為光,以光為暗,以苦為甜,以甜為苦的人”(賽五:20),並不限於猶大國一時一地。

人到神魂不屬的情形,常被譏笑為“著了魔”。毫不意外的,是非顛倒的世界,真的是著魔,那是被魔鬼統治該有的自然狀態。到有一天,主的國臨到,情況就完全改觀:

我又看見幾個寶座,也有坐在上面的,並有審判的權柄賜給他們。我又看見那些因為給耶穌作見證,並為神之道被斬者的靈魂,和那些沒有拜過獸與獸像,也沒有在額上和手上受過它印記之人的靈魂,他們都復活了,與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啟二○:4-6)

神更新天地,先要更新秩序。那些曾受審判,公義被奪去的殉道者,現在與基督一同作王,坐在審判的寶座上。這就是主耶穌所應許門徒的:“我將國賜給你們,正如我父賜給我一樣,叫你們在我國裏,坐在我的席上吃喝,並且坐在寶座上,審判以色列十二個支派。”(路二二:29-30)

這撥亂反正的境況出現,是因為全能全知的神,在祂定的時候,除禍首,清亂源:“捉住那龍,就是古蛇,又叫魔鬼,也叫撒但”;它是“迷惑普天下的”(啟二○:2,一二:9),是敵擋神的。除去作亂的撒但,就恢復正常,昇平世界。

在白色的大寶座前,是信的與不信的分別。被羔羊寶血所救贖的,是在唯一生命冊上有名的(啟一三:8),曾為主受過苦,現在坐在寶座上,同主掌王權,行審判。其餘的死人,在羔羊生命冊上無名,卻在案卷中有案,“都憑著這些案卷所記載的,照他們所行的受審判”,判決是:“被扔在火湖裏”。沒有重生的,必受第二次的死(啟二○:11-15)。

現在有人抱怨,說神不公義,常常只是不信的藉口,不及時接受救恩,得神的慈愛。等到白色大寶座前,神的公義完全彰顯出來,那時後悔已遲,要受神的忿怒。

 

羔羊的新婦

新婦,就是羔羊的妻(啟二一:9)

在新天新地裏,中心是新耶路撒冷,新耶路撒冷的中心是主神全能者,和羔羊,就是主救主耶穌基督,為敬拜的中心,不是物質的聖殿。

新耶路撒冷不是建立在舊根基上。那古老的城,叛逆淫亂的城,“按著靈意叫所多瑪,又叫埃及,就是他們的主釘十字架之處”(啟一一:8),在新天新地裏沒有位置。

居在新天新地中的人,必須有新生命,新觀念。舊的敬拜方式,也隨著舊天地廢去了。

羔羊的新婦,是所有被救贖之選民的整合體,就是教會。在基督裏的教會,並不分猶太人和外邦人。在這裏,聖經並沒有說到羔羊有兩個新婦,而是只有一個新婦,一個聖城。

聖城的十二個門,寫著以色列十二個支派的名字;聖城的城牆有十二根基,寫著羔羊十二使徒的名字(啟二一:12-14)這說的是同一座城,不是猶太人的,也不是外邦人的,只是為得救贖的人。但不是普世的人,而是所有得救贖的人。

天使將使徒約翰帶到“一座高大的山,將那由神那裏從天而降的聖城耶路撒冷指示”給他(啟二一:10)。這不是人講的教會理論,不是人的計畫,組織,建造,而是神經營建造的有根基的城。

有誰看見過一座城?人只能看一街一屋,看的只是城的一部分,卻看不見全城。在谷底的人,更看不見全城。只有得著神的恩典,靈裏提升到高處,才可以看到。

看得見的人有福了。他不會只見一門一派,固執的自以為是,分門別類,而是知道只有一個新婦。這樣,他才會作忠貞新婦的一分子,以基督被殺的羔羊為中心。

既然有城,就是為要有城內城外之分。羔羊的新婦,是貞潔不混合的人。只有能分辨甚麼是污穢不潔,而從其中出來的人,才可以與聖潔的主合一,也與聖潔的群眾彼此合一。聖徒在這地上,沒有“朝聖”那回事;地上沒有甚麼“聖城”,只有建造在天上那座有根基的城,是我們的盼望。

“看哪,神的帳幕在人間。祂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祂的子民;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神。”(啟二一:3)這是我們的盼望和喜樂。

 

阿們!主耶穌啊,我願你來!(啟二二:20)

新耶路撒冷的實際,是與神同在,再也沒有缺欠。人的痛苦悲哀,都是因為缺乏甚麼。在新耶路撒冷一切都是圓滿的:

以後再沒有咒詛。在城裏有神和羔羊的寶座;祂的僕人都要事奉祂,也要見祂的面;祂的名字必寫在他們的額上。不再有黑夜;他們也不用燈光,日光,因為主神要光照他們。他們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啟二二:3-5)

我們常看見,都市更新計畫的實現:一段時間沒有去過,重訪殘破的社區,會驚奇的發現,原來的建築物不見了,在原地上,重建得煥然一新。新耶路撒冷不是舊城新建。

這經文使我們有基本的概念:有些東西,是地上有的,而新耶路撒冷沒有;有些舊的地上沒有,而新耶路撒冷卻有。

新耶路撒冷沒有咒詛。咒詛是從人犯罪來的,包括自然的病害,地生荊棘,蒺藜,惡獸不再服人轄制,人有疾病的痛苦及死亡;將來在那裏,那些不快意的事,完全沒有了。

新耶路撒冷沒有黑夜。“神就是光,在祂毫無黑暗”(約壹一:5)。在那永不止息,永不改變的光中,沒有黑夜掩蓋的不可知,危險,懼怕;也沒有黑夜掩蓋的社會病害,包括:偷竊,貪污,邪淫,虛謊等可恥罪行。在那裏的人,都在神永遠的光中,是“光明的子女”(弗五:5-14)。
新耶路撒冷有神和羔羊的寶座,有事奉工作,不是閒懶只唱歌作樂的地方;而且要見神的面,不能避免的,怕見神或不信有神的人不能到那裏;到那裏的人,有神的名字寫在他們額上,表明是屬神的,每天頭腦所思想的都是神。

新耶路撒冷失去了相對的辨證:盡是無盡的白晝,沒有黑夜的白晝;沒有時間的永恆;是事奉神的僕人,卻都要作王。既然作王,就沒有升級的餘地,沒有爭取的野心,不必爭鬥排擠,可以滿足了,不必再想盡方法向上爬。

這真是個奇妙的地方!奇妙得不可想象。我們學習新知識總是用聯想的方法;新耶路撒冷的新,是與我們的舊知識全然不同,必須放棄舊觀念。“神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二:9)惟願我們能從心裏說:“主耶穌啊,我願你來!”那時就面對面了,進入真實,一切都知道。

-- www.AboutBible.net --
.于中旻 著 by JAMES C M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