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記箋記

B.02.SmashTablesofLaw

B.02

出埃及記簡介

出埃及記的希臘文卷名Exodus,是“出來”,“離開”的意思。希伯來文的卷名We’elleh Shemoth,為“這是他們的名字”,取自書之首句,表明是與創世記相連的。

主旨:

“救贖”與“啟示”,是人與神交通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以色列人過紅海,是被救贖;在西乃山,領受神賜的律法,是神給屬祂的人啟示。

鑰節:

第十九章1節。“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六:6,一九:5-6。

書中的基督:

  • 摩西預表基督(參申一八:15);
  • 逾越節的羔羊(參約一:29,36;林前五:7);
  • 嗎哪與靈水(約六:31-35;林前一○:3-4);
  • 神人相交的會幕;
  • 神與人中間的大祭司(參來四:14-16,九章)。

約瑟臨終,藉信心為自己的骸骨留下遺命,顯然知道其根不在埃及,“葉落歸根”,葬在應許之地(創五○:24-26)。

信徒當知道,神的旨意是要我們“出來”,才可以承受應許。分別才可以蒙福。分別才可以事奉。分別才可以有神的同在,同住,同行。我們行的是曠野道路,但要心在天上;不但從埃及出來,還要把埃及從心中除去,遵主的引導,而彼此聯絡配搭,向著應許邁進。

 

敬畏神

但是收生婆敬畏神(出一:17)

埃及是當世最強大,最文明的國家,舉世莫敵;行絕對君權制,埃及王的話就是法律。違背王的命令,就是與王為敵。

四個世紀過去了。再沒有人到約瑟的府門前求糧救飢。歷史的灰塵,掩埋了人對約瑟的記憶。尼羅河的流水,帶來了新的財富,也帶著無數個昨天逝去。“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王朝的新貴,並不知道約瑟,更不敬畏賜智慧給約瑟的神。

約瑟的親族,從迦南移來歌珊地定居,已經發展成以色列民族。作他們倚靠的約瑟逝去了。舊王朝逝去了。新王把他們降為一群奴隸。他們提供勞動力,建造積貨城比東和蘭塞;城內積存的貨財,卻屬於埃及法老王。(出一:7-14)

被統治的以色列人勞苦作工,安逸的統治者卻是愁煩。他們想,那些活的工具,一天天繁殖增多,如果有一天,他們能夠思想起來,竟聯合仇敵造反,攻擊我們,或離開埃及,豈不是極大的損害?他們終於尋思出一個根治的方法。

埃及王召了兩名收生婆來,對他們說:“你們為希伯來婦人收生,看他們臨盆的時候,若是男孩,就把他殺了;若是女孩,就留他存活。”這樣,以色列人“不重生男重生女”,下一代就沒有戰士,沒有領袖,更沒有拯救者。(出一:16)在王的權勢之下,收生婆如何選擇?一邊是權威蓋世的國王,一邊是被凌虐的奴隸群,自然應該識時順命,照著王的旨意去作。“但是,收生婆敬畏神,不照埃及王的吩咐行,竟存留男孩的性命。”(出一:17)顯然的,墮胎殺嬰是出於魔鬼的詭計。

這個“但是”,是把自己的性命,投下沒有希望的賭注,是以卵擊石;但他們有正義感,站在神一邊。這出乎人意料之外,他們真是女性的光輝,不肯趨炎附勢,竟然敢違背地面上最有權威的人!他們不怕王,這是因為他們更懼怕神。

他們與有信心的人同說:

有耶和華幫助我,我必不懼怕,
人能把我怎麼樣呢?…
投靠耶和華,強似倚賴王子。(詩一一八:6-9)

聖經記念敬畏神的收生婆的名字,卻完全忽略了偉大的法老!神記念信靠祂的人。他們不至羞愧。他們不懼怕人,是因為更懼怕神。他們作生命的使者,神就賜福家室興盛。你呢?

 

  誰立的首領

因我把他從水裏拉出來(出二:10)

人只看見人的權威,承認地上人所立的領袖。

生活在法老王統治下的埃及,有一雙以色列夫婦,屬利未家族,生了一個兒子。雖然埃及王有令,不准以色列的男孩子存活,“他的父母見他是個俊美的孩子,就因著信,把他藏了三個月,並不怕王命。”(來一一:23)

孩子漸漸長大,人的辦法終於到了盡頭。“後來,不能再藏”。不過,信心不是走回頭路,向權勢投降,把孩子交給人殺死;而是交出去給神:“就取了一個蒲草箱,抹上石漆和石油,將孩子放在裏頭,把箱子擱在河邊的蘆荻中。”孩子的姐姐米利暗,因為有信心,到任何地步,都不肯承認已是窮途絕路,她仍然不放棄希望,站在一個距離之外,要看神下一步如何運作。(出二:1-4)。

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神的道路高過人的道路。當人不能再違法隱藏那男嬰的時候,神為他預備了意想不到的安全隱藏的地方:河邊的棄嬰,被法老的女兒救進宮中收養,作了她的兒子;又叫了孩子的母親來作乳母,而且有工價。神的安排何等奇妙!(出二:5-10)神好像是故意在諷刺敵擋祂的人。

法老的女兒,還給孩子起名叫“摩西”,意思說:“因我把他從水中拉出來。”以後,摩西的母親一定教導他這名字的來源,他深深的體會人溺己溺的意義,救許多人脫離死亡,竟成了以色列的拯救者。法老女兒起的名,竟成為預言。

法老的宮廷,是神特別預備的領袖訓練所,給摩西在那裏受最理想的造就,實習軍事,政治,直到他顯明給以色列人。

神為以色列人預備了拯救者,但他們卻不曉得。

在埃及的以色列弟兄,有深厚的奴性,被埃及人打,他有甘心忍受的雅量;與同族的人爭鬥,就十分勇敢。但摩西愛同胞,打死那凌虐以色列人的埃及人,藏在沙裏;到他為同族人勸和的時候,竟然被要脅。他們不承認摩西是拯救的領袖。

神立的領袖,要在神的時候。神立的領袖,必需有信心,才可以有效的領導。摩西的信心還未成熟,先“左右觀看,見沒有人”才下手打死埃及人;後來又自己懼怕,以為被人發覺了,就遠逃米甸(出二:12-15)。掌管歷史的神,親自揀選,預備,造就領袖,時候到了,要成就祂的旨意。

 

火中荊棘:異象與信念

這荊棘為何沒有燒壞呢?(出三:3)

在西乃沙石遍布的乾旱曠野裏,很少巨大的喬木,卻常生矮小的灌木荊棘叢。有時由於烈日炙曬,或牧童,走獸經過,引起野火,一陣急響輕煙過後,只留下焦黑的土地和灰燼。

摩西年輕時滿腔熱血,要拯救同族以色列人,卻被棄絕,逃亡米甸地。在那裏,娶妻生子,不免兒女情長,英雄氣短。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救同族的熱情日漸消沉。有一天,摩西照常領著岳父的羊群去牧放,到了巍峨的何烈峰下。看到荊棘叢燒著了。不過,火焰雖然大,荊棘卻沒有燒毀。(出三:1-3)

摩西為這奇異的景象所吸引。他雖然年紀已經大了,好奇心卻未減,遇到不尋常的事,總是要走近去仔細觀察究竟,尋求答案:“我要過去看這大異象,這荊棘為何沒有燒壞呢?”

荊棘是尋常的真荊棘,火焰是炙熱的烈焰;火焰擁抱著荊棘,卻沒有燒毀,豈不是奇異的事?就當他舉步行近的時候,從荊棘火焰中,神的聲音呼叫:“摩西,摩西!”…神說:

“不要近前來,當把你腳上的鞋脫下來,因為你所站之地是聖地!”又說:“我是你父親的神,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出三:4-6)

顯然的,空野無人,荊棘中的聲音,表明神在那裏:有神的同在,火焰雖烈,荊棘卻不被燒毀!

神所在的地方,雖在西乃的曠野,就是聖地。全能的神拯救的神,必須不受空間的限制,必須不因時間而改變:祂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祂是摩西的神,今天,祂仍然是我們的神。不論環境如何惡劣,有神的同在,我們微賤的荊棘就不被燒毀。正如但以理的三個朋友,被丟在烈火窯中,神子卻與他們同在,就不被燒毀。(參但三:26-29)

在歷史中,神的兒女經過多少苦難,多少烈火的試煉,迫害,卻總是不被燒毀,而且越加增多。這不是由於人天然的品質好,而在於神:祂說:“我是自有永有的”(出三:14)。

祂不需要借助於外力,沒有缺少,也永不會改變;神經得考驗,神是超越時間的神。有這樣一位神同在,不會有被毀滅的可能。神也是信實守約施慈愛的神;祂所應許的必然成就。

神關心祂兒女受苦,揀選差遣人拯救他們。祂知道,祂保守,祂足能拯救。求主使我們看見這異象,參與這事工。

 

就你所有的

你手裏是甚麼?(出四:2)

奇妙的,神使用的常是你已經有的,不必另外尋求;因為神是全知的神,祂在造作祂器皿的時候,已經定好如何使用,工作必然與所有的功能相稱。

神差遣摩西回去見法老,要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祂雖然有千萬的天使可使,卻不差遣天使。祂也不往遠方尋找甚麼奇人異士,卻差遣從前逃亡的摩西,在造就訓練之後,再叫他回到埃及。

摩西捲土重來,向神要求有耶和華向他顯現的證據,好帶去說服百姓和法老。耶和華卻說:“你手裏是甚麼?”神不給他外面的憑據,而是用他手中所有的,那就是憑據;加上神權能變化,成就神的事工。

神要就地取材。神的原則:“乃是照他所有的,不是照他所無的。”(林後八:12)以利亞奉神的命令,往西頓的撒勒法一個寡婦家裏去,接受她的供養。那寡婦“罈內只有一把麵,瓶裏只有一點油”,但她肯先作一個餅給先知吃,神蹟就從她所有而肯奉獻的那一點開始。(王上一七:7-16)

一個敬畏神的先知門徒死了,給他的寡婦,留下了很多欠債,債主要強取兩個兒子抵債。她的家中別無所有,只有一瓶油。但她有信心。先知就能行神蹟,叫她從僅有的那瓶油,倒滿了許多器皿,賣油可以還債。(王下四:1-7)

摩西手中有的是尋常的牧杖。用信心照神的旨意,肯丟下去,神的大能使沒有生命的木杖,變成有生命的蛇,顯出神的僕人有神賜的權能,可以降伏蛇。(出四:1-5)

神又叫他把手放在懷裏,抽出來時有了雪白的大痲瘋;再放進懷裏,竟然又復原,顯明神潔淨的權能。(出四:6-7)

神並賜他權柄,叫河中的水變成血,本來可滋潤使草木生發的水成為咒詛,顯明神有控制改變自然的能力。(出四:9)

神選召的證據,不是外面的現象,而是已經交託在你手裏的恩賜。如果我們把持自己手中所有的,牧杖的作用不大,發生不了甚麼功能,世界上再多幾名牧人,也沒有甚麼了不起;但交在主的手裏,讓祂更新而變化,就可以從無用變成有益,使功效增加許多倍,成為改變歷史,使人得自由的器皿。

願我們把自己和所有的,恭敬交在主手裏。

 

神的拯救

主啊,你為甚麼苦待這百姓呢?(出五:22)

神設定的環境,為要叫我們得益處,成全祂的美好旨意。

不經戰爭,就沒有勝利。天空有數不盡的星在那裏,卻要到天黑的時候,星光才顯得明亮。當進到珠寶店裏,售貨員拿一顆貴重的鑽石給你看,他不拿在手裏,而是放在一塊黑絨布上面,他的目的,是要讓鑽石特別顯得晶亮耀目。

摩西,亞倫奉神的命令去見法老,說:“容我的百姓去!”

但那埃及王,像壯士看守自己的擄物,不輕易放棄。他不敬畏耶和華,不聽從神的話,反倒更加緊控制,要百姓照常數交磚,卻不再給草,讓他們自己去撿草作磚。“把更重的工夫加在這些人身上叫他們勞碌,不聽虛謊的言語。”(出五:9)不能如數交工的,鞭子就臨到他們身上。(出五:15-18)

你可以抱怨,環境不好。你可以怨天尤人,抗議這是不合理的。誠然,顯然可見是不合理。但這一切事,是要驅使你到神的面前,不要苟且偷安,滿足於暫時埃及的蔥,蒜,韭菜,免費的肉和魚。神要你的眼睛遠遠看見迦南應許美地。

以色列人埋怨摩西,摩西就把問題帶到神面前:

“主啊,你為甚麼苦待這百姓呢?為甚麼打發我去呢?自從我去見法老,奉你的名說話,他就苦待這百姓,你一點也沒有拯救他們。”(出五:22-23)

在將服事完那一世人的時候,在神全家盡忠的摩西,回顧神奇妙的引導,作了一篇歌,教導以色列全會眾;這歌展望將來,預告必發生的事,也追憶過去,神在他們身上的恩典。其中說到神的作為,藉著環境的攪擾,使神的百姓學習起飛的功課:祂“如鷹攪動巢窩,在雛鷹以上兩翅搧展,接取雛鷹背在兩翼之上。”(申三二:10-11)

在舒適的環境裏,雛鷹戀於溫暖的安樂窩,飲食不缺哪會想到高飛遠颺!屬天的應許,藍天的召喚,白雲的追逐,對他們沒有多大的吸引力。但神為他們安排有更遠大的前途。神有必要容許苦難臨到。“苦待百姓”的是法老王;他使人勞苦,忘記屬天的應許。但神使巢窩被攪動,要祂的兒女經歷苦難,不再眷戀埃及,向迦南進發。

也許,你正經歷著“攪動”,環境的改變,內心的煩擾,都可能指向是你該離巢的時候了。

 

懷疑自己

我是拙口笨舌的人(出六:30)

摩西本來相信自己的才能。他有充分的理由自信。他生在當時科技最發達的文明古國埃及,在王宮受了最良好的教育,“學了埃及人一切的學問,說話行事都有才能。”(徒七:22)猶太史家約瑟弗說,摩西曾任埃及的統帥。依照古時領袖的資格,常需要具有馳騁疆場的將才,更需有折衝政壇的辯才。

現在,摩西卻向耶和華申訴說:“以色列人尚且不聽我的話,法老怎肯聽我這拙口笨舌的人呢?…看哪,我是拙口笨舌的人,法老怎肯聽我呢?”(出六:12,30)

這不是摩西的謙,也不是他的虛。許久前以色列人的拒絕他,在他心靈上留下極深的傷痕。四十年曠野的生活,使他對自己另作評估。在四十歲的時候,他仿佛是拔山蓋世,自以為可以把地球扛在肩上,只是不曾考慮自己的立點。寄居在米甸的日子,他娶妻生子,牧放羊群,沒有一隻羊會跟他講話,盡多靜思的機會;摩西不是兒女情長,卻不免英雄氣短:回想在埃及,他曾想到可以在同族中工作:為了護庇同胞,打死一個埃及人。“他以為弟兄必明白神是藉他的手搭救他們,他們卻不明白。”(徒七:25)沒有人認識這位民族英雄,沒有人接受自命的領袖。那次失敗使他化裝遠逃,不僅羞恥,更拆毀了他的自負自信:原來以色列人只接受埃及人的領導。

懷疑自我是對的,但不要忘記神。

摩西把神的信息,傳給以色列人聽了。但以色列人沒有反應,使他失望。神並不准他放棄;而且不退反進,竟要他去見法老,要法老讓以色列人出埃及。這豈不是與虎謀皮?
摩西再也沒有興趣,嘗試另一次的失敗,逃亡。他寧可認輸,免得麻煩;但神有祂的時候,祂的旨意必要成就。神說:

“我要以你們為我的百姓,我也要作你們的神;你們要知道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是救你們脫離埃及人之重擔的。我起誓應許給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那地,我要把你們領進去將那地賜給你們為業。我是耶和華。”(出六:7-8)

神叫摩西把注意力轉向神,不要只衡量自己;要把神放在自己這一邊,天平所顯示的分量,就不一樣了。我不能,神能。相信神的救贖和引領,神既說了,祂的旨意必然成就。

我們有理由懷疑自己,卻不要懷疑神,要相信神。

 

剛硬的心

我要使法老的心剛硬(出七:2)

如果你去作一次旅行,當然對路程要有相當的了解,才可以計畫,進行。但有的時候,我們寧願不要知道太多的路上困難細節;因為聽得太多了,會叫人喪失勇氣,根本連去都不想去了,放棄了整個的旅程。

耶和華差遣摩西,亞倫去工作,是作一項偉大的劃時代的工作,也是不容易的工作。神更告訴他們,所要面臨的對手,是心地剛硬的法老,埃及的王。

很多人願意求王的恩,總希望遇見一位仁慈的王:“王的臉光使人有生命;王的恩典好像春雲時雨。”(箴一六:15)是多麼安慰順意的事!有誰願意去跟心地剛硬乖愎的王打交道?因為誰都不願見“王的威嚇如同獅子吼叫;惹動他怒的是自害己命”(箴二○:2)。避之惟恐不及,誰願惹他?

但是,神預先告訴摩西,他要去作的工作,就是要惹那剛硬的王!而且說:“我使你在法老面前代替神”(出七:1)!

不是去在王面前搖尾乞憐,不是去趨炎附勢。作神僕人的是神的使者,神的代表,必須不能失去神的尊嚴,要高舉神的旌旗。雖然是眾人的僕人,卻也是尊貴的王子。神更囑咐摩西說:“凡我所吩咐你的你都要說;你的哥哥亞倫要對法老說,容以色列人出他的地。我要使法老的心剛硬…”(出七:2-3)

神的僕人怎會有骨頭,不軟下來?

因為他知道自己在神面前的價值,遠比區區君王更高。他是神“貴重的器皿”,是“早預備得榮耀的器皿”。而地面上最有權威的埃及王,卻是“卑賤的器皿”,是“可怒預備遭毀滅的器皿”(羅九:20-24)。神的兒女們,要知道你的價值和位分,持守你的尊嚴,為了神的緣故,不向世上的權威低頭!

神的僕人知道,神不是空言恫嚇,祂的大能作為,與祂的名相稱,祂說:“我要重重的刑罰埃及”;就必要如此成就。
神的僕人不是看眼前的效果,神告訴他知道,最終的結果如何。神說:祂要“將以色列人從他們中間領出來的時候,埃及人就要知道我是耶和華。”(出七:5)

在痛苦和困難中,神的僕人也有可以安慰的地方:神與我們同去,祂必然勝利。

你知道神,知道你是祂的僕人嗎?你是否像神的僕人呢?

 

分別與事奉

只是不要走得很遠(出八:28)

耶和華差遣摩西和亞倫,去見埃及法老王說:“容我的百姓去,好事奉我。”

但法老正如主耶穌所說的那“壯士披掛整齊,看守自己的住宅”(路一一:21),絕不肯輕易放棄他的擄物。因此,神使災難臨到埃及地。

法老在災難嚴重的時候,會有一陣鬆口;但等到“災禍鬆緩,就硬心不肯聽他們。”(出八:15,19,32)必到不得已的時候才讓步說:“我容你們去在曠野祭祀耶和華你們的神,只是不要走得很遠。”(出八:28)

不信的人永遠難以了解,神要祂的百姓事奉祂,不只是宗教禮儀,而是與行動相關:先出去,才可以事奉。神不要祂的兒女,跟世界混在一起。當祂呼召亞伯拉罕的時候先說:“你要離開本地。”(創一二:1)神也對祂的子民說:“你們離開吧,離開吧!從巴比倫出來,不要沾不潔淨的物,要從其中出來;你們扛抬耶和華器皿的人哪,務要自潔。”(賽五二:11)聖潔的神的旨意是,離開不潔,才可以事奉聖潔的神。

又說:“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與他們分別,不要沾不潔淨的物,我就收納你們。我要作你們的父,你們要作我的兒女。這是全能的主說的。”(林後六:14-18)

撒但不太計較人的宗教傾向,宗教儀式;但它最不願見分別為聖的基督徒。“出到營外,就了主去”(來一三:13),是公然宣告不屬這個世界,是屬另外一個國度。分別的聖徒,是有見證,有能力的聖徒。羅得在所多瑪城,發生不了見證的作用;亞伯拉罕希伯崙的帳棚,才是見證,才是能力的泉源。

今天,這世界的王仍然對你說:“你不妨有宗教信仰,尋求心靈的安慰,但不要走得太遠,不要走向極端,不要自以為義,與別人分別。真理如果叫你孤立,不如隨俗妥協。”

但神仍然說:“容我的百姓去,好事奉我。”先要出去,才可以事奉。

不要怕人譏笑你,說你走得太遠了。不要逃避孤單的十架道路。人不能用自己的方法,隨自己的意思事奉神,事奉是以神為中心,以神的旨意為中心。

求主使我們明白事奉的意義。

 

分別的好處

惟獨以色列人所住的歌珊地沒有冰雹(出九:26)

以色列人住在屬農業區的歌珊地,與埃及人有一段距離。他們遠離王城,沒有繁華的商業,沒有高軒寶車訪問,沒有現代設備和社交生活;與埃及人比較,他們可以列舉出許多的“沒有”,可能有人為這個對比失望。現在,另外的一項“沒有”:“以色列人所住的歌珊地沒有冰雹”,而埃及全地都被冰雹摧毀了。如何?想來沒有以色列人會再羨妒埃及人了。

人有不喜孤獨的傾向,常喜歡與別人交通,喜歡跟別人一樣。一般說來,這不會有甚麼問題;但譬如:遇到傳染疫病在社區流行的時候,就是另一回事,顯出分別獨居的智慧了。

神特別選定祂的兒女,作為屬祂“獨居的民,不列在萬民中”(民二三:9)。神說:“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使你們與萬民有分別…使你們作我的民。”(利二○:24,26)因此,正如主耶穌所說的:“你們若屬世界,世界必愛屬自己的;只因你們不屬世界,乃是我從世界中揀選了你們,所以世界就恨你們。”(約一五:19)

人類對“外人”,傳統的缺乏好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凡牧羊的,都被埃及人所厭惡”(創四六:34),不僅是文化上的差距,更影響了日常的生計。但另一個選擇是住在他們中間,學習他們的生活方式,與他們認同,被他們同化,就失去了自己。

以色列人不願求取妥協,使他們必須跟埃及人分開生活。

使徒約翰聽見了天上的聲音,呼召神的兒女:

“我的民哪!你們要從那城出來,
免得與她一同有罪,
受她所受的災殃。”(啟一八:4)

這裏說到一個公平的選擇。一條路是:出來,與世俗分別了,生活上不有分於他們的罪惡,就免受審判被定罪的苦;另一條路是:與世俗同流,有分於他們的罪行,也就要一同被定罪,一同受災殃。

神不是一定要我們離群索居,像沙漠的修道士一樣。但祂要我們敢於和別人不同,當遇到道德上考量的時候,堅持是非之分,義利之別,寧肯忍受物質的損失,不犧牲真理。

求神使我們會分別。分別才有見證。

 

神的教材

顯我這些神蹟…好叫你們知道我是耶和華(出一○:1-2)

在現實生活上,有許多事需要用對比,才可以使我們有清楚的了解。在藝術作品上,常需要用光暗的對比,以顯明所表現的主題。

神創造萬有,宇宙間滿了祂神蹟的記號。自然界恆常不變的規律,就是最大的神蹟;空氣,日光,水,恆常而適度的供應,並且適合人的需用,就是顯明神的偉大和真實。但人不肯從這些“平常”的規律認識神,把自然當作是自動的;神只有使不平常的事臨到,那些反常的現象,就是災變了。

埃及法老王經歷了神降的災難,心卻仍然剛硬,不肯在神面前自卑。這是人最大的問題。神必須用苦難作教材,以達到教訓的目的,成就祂的旨意。

神施教的時候,常不得不反復作;並不是神喜歡重複,而是人不肯醒悟悔改。神降冰雹打壞了埃及地的莊稼,還剩下了一部分,法老以為還可以維持,或許可以捲土重來,再圖積極生產。雖然臣僕勸他放手,讓以色列人去;但王者的尊嚴,使他堅持表現倔強。

結果,招致神降蝗蟲之災,“來吃地上一切的菜蔬,就是冰雹〔擊打毀壞〕所剩的”,把青綠從埃及地消除了。當法老表示後悔的時候,神知道他的心仍然剛硬,卻藉著祂僕人摩西的禱告,再使災禍鬆緩。

神向埃及人顯出祂的權能,使他們知道,祂清楚的是管轄宇宙萬有的神,更使人知道,神是眾光之源,不是他們所崇奉的甚麼太陽神。“摩西向天伸杖,埃及遍地就烏黑了三天…惟有以色列人家中都有亮光。”(出一○:22-23)這顯明了神把屬祂的人分別出來。

這一切的神蹟,不是要教導法老,因為他已經是神命定毀滅的器皿;而是要教導祂的兒女,知道祂的慈愛和嚴厲。

神的兒女也就知道,這“世界的王”如何轄制他們,不肯輕易放棄。到了最後關頭,他還討價還價的說:“你們去事奉耶和華,只是你們的牛群羊群要留下,你們的婦人孩子可以和你們同去。”(出一○:24)牛群羊群是所有的財物,他最後要扣留為質的,是你所有的財物,不讓你為事奉主而用。必須要堅持,不讓步。他的算盤是只要留下財物,就留下你的心。

 

轉變

他容你們去的時候,總要催逼你們(出一一:1)

神總不會對人的剛硬讓步。當反對的人知道,羈留神兒女是致命的高價,是要命的負擔,他們就可以衡量,再大的利益到失去性命的時候,也是不值得的。

埃及人承認以色列人存在的價值,承認他們所作的貢獻,只是吞沒他們勞力的代價。四百年積欠的工價,在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要作公平的總結算。公義的神,絕不忽略受虧欠被壓制的人;“那收割之人的冤聲,已經入了萬軍之主的耳了。”(雅五::4)

現在,埃及人受了災難的教訓,不但肯讓他們的奴隸離開他們的地,並且希望他們盡快出去。現在他們要付代價,不是買他們服務,而是買他們離開。神吩咐摩西:“你要傳於百姓的耳中,叫他們男女各人向鄰舍要金器銀器。”(出一一:2)

神知道,他們會不再忽略神的感動,而且肯付代價,這是過去多年的不義代價。這是意外的事。只有當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人才會覺悟自己的不義。

是甚麼使他們改變主意的呢?摩西向法老說:

耶和華這樣說:“約到半夜,我必出去巡行埃及遍地,凡在埃及地,從坐寶座的法老,直到磨子後的婢女,所有的長子,以及一切頭生的牲畜,都必死…好叫你們知道,耶和華是將埃及人和以色列人分別出來。”(出一一:4-8)

法老有過足夠的跟摩西打交道的經驗,該知道神的僕人有神的同在,言出必隨,絕不是空言恫嚇。但“耶和華使法老的心剛硬,不容以色列人出離他的地。”(出一一:10)他向著毀滅的路上直奔。

人如果心是柔軟的,像窯匠手中的泥土,可以任意造作,還有復新的希望,會因主的責備管教而悔改,免禍得福。如果堅不悔改,決定自己不配得恩典,像剛硬的瓦器,沒有再造的可能,就必被主的鐵杖打得粉碎。神是嚴厲的,沒有誰向祂剛硬而得亨通。

人在神面前,最可怕的情形是,“故意不認識神”,神就“任憑”他們,走向滅亡(羅一:24,26,28)。沒有人知道那分界線在哪裏。但總有一個不能轉變的點,越此再無希望。

 

逾越節

我一見這血,就越過你們去(出一二:13)

門裏和門外,是生與死的分別。

神決定使最後一樣災難臨到埃及,那決定法老會讓以色列人出去。

神吩咐以色列人,在正月十四日黃昏的時候,各家宰殺一隻羊羔,把血抹在門楣上,和左右門框上。這是神所設定的第一個逾越節:

“因為那夜我要巡行埃及地,把埃及一切頭生的,無論是人是牲畜,都擊殺了;又要敗壞埃及一切的神。我是耶和華。這血要在你們所住的房屋上作記號,我一見這血,就越過你們去。我擊殺埃及地頭生的時候,災殃必不臨到你們身上滅你們。”(出一二:12-13)

摩西“因著信,就守逾越節,行灑血的禮,免得那滅長子的臨近以色列人。”(來一一:28)埃及人家的房屋上,沒有羔羊的血,沒有一家頭生的不被殺滅。

埃及人家的長子,可能外貌英俊,才慧聰明,甚至品學兼優,是人中麟鳳,可以作將來的好領袖;他家頭生的馬,可能是千里駒,騏驥良足,只是門上沒有血,就被滅命的天使無憐憫的擊殺了。那夜,喜樂從埃及地消失,沒有一家不哀哭的。

埃及人知道,那災難臨到他們是甚麼緣故。“埃及人催促百姓,打發他們快快出離那地”(出一二:33),他們甘願學習過沒有奴隸的生活,而不願有奴隸而沒有生活。

“百姓就拿著沒有酵的生麵,把摶麵盆包在衣服中,扛在肩頭上。”(出一二:34)這樣,匆匆忙忙的出了埃及。因此,神規定他們,守逾越節的時候,從正月十四日晚上,直到二十一日晚上,要吃無酵餅。

使徒保羅寫信給哥林多的教會這樣說:“你們既是無酵的麵,應當把舊酵除盡,好使你們成為新團,因為我們逾越節的羔羊基督,已經被殺獻祭了。”(林前五:7)逾越節跟除酵節是一個節期。這是說,我們得救贖,不是靠自己的工作,人的努力都是被咒詛的,必須信靠“基督的寶血”(彼前一:19),但也必須除去罪惡舊酵,正如以色列人,在逾越節中,凡吃有酵之物的,“必從以色列的會中剪除”(出一二:19)。

蒙主寶血所救贖的兒女,都當過除酵的聖潔生活。

 

神不領錯路

非利士地的道路雖近,神卻不領他們從那裏走(出一三:17)

兩點之間,直線最近。但神似乎忽略這一簡單事實。

從埃及,經迦南,到敘利亞,是一條交通的古道。亞伯拉罕,以撒,在飄流的時代,都曾從迦南下過埃及;雅各帶著全家老幼,從迦南下到埃及定居,還不過是四百多年前的事。人事會改變,地理總不改變。

不過,地理上的距離,並不等於心理上的距離。強悍的非利士人,侵據了沿海地區。如果以色列人的心沒有預備好,就不能應付所必須打的仗,也就不能夠進入神應許之地。

神是得勝的神。祂不願意見到祂的兒女失敗,更不願他們再走回埃及的路。一個孩子,雖然將來會作戰士,但絕不能在他還不會走路的時候,就叫他擔當執干戈以衛社稷的重任;必須經過成長的過程,受許多梯次的訓練,才可以負起責任。

神似乎故意把最好的東西,放在難以達到的地方。最美麗的風景,最寶貴的礦藏,都不是在人口密集的社區,或是車馬輻湊的大路旁邊。只有肯經歷困苦,長途跋涉,才可以達到那些地方。但總不會有一條路直達山的頂峰,常是迂迴轉折,才到目的地。

神訓練人,造就祂的器皿,都有一定的過程。大衛受膏以後,並沒有立即登上王位。他要有十三年的時間,先是在掃羅左右,後在曠野飄流;還要在希伯崙作猶大王七年半,才作統治以色列全國的王。(撒下五:4-5)
神並不著急。連保羅祂特別揀選的器皿,也要經過三年亞拉伯曠野的生活,才開始他的事奉(加一:17-18)。

約瑟是聖經中最近於完全的人物。他走上首相的位,達到神啟示的異夢應驗,也少不了曲折。從父親的愛子,到埃及的奴隸,到作監獄中的囚犯,“人用腳鐐傷他的腳,他被鐵鏈捆拘”(詩一○五:17-18),使他不能跑自己的路。那是艱苦遙遠的路,漫長的十三年!

但我們絕不能否認,這都是出於神的智慧。

神引導人行迂遠的路,我們難以同意,我們不能了解。只有相信,不能埋怨。神的道路高過人的道路,神的意念非同人的意念。到經過以後,會結出甜美的果子,一切的艱難,都要變成讚美。

 

看耶和華:看,為,靠

看耶和華今天向你們所要施行的救恩(出一四:13)

“看”耶和華爭戰,和“為”耶和華爭戰,同是信徒生命中所必遇見的事,同是應當學習的功課。

以色列人在埃及,身為奴隸,沒有作戰士的資格,所以缺乏爭戰的經驗。初出埃及的時候,還沒有經過訓練,沒有爭戰的經驗,遇戰必敗,所以要看耶和華為他們施行救恩。前臨紅海水深浪大,後有埃及的追兵,既不能戰,又不能守,又不能走,真是無路無望,所以要看耶和華為他們施行救恩。這是看耶和華為他們爭戰。人是在完全無望的地步,我們不能以善行換取得救,只能仰望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成就救恩。

但經過訓練,在磨難中長成的信徒,神期望他們能使用信心,能為耶和華爭戰。因此“懶惰為耶和華行事的必受咒詛;禁止刀劍不經血的必受咒詛。”(耶四八:10)。神不希望祂的兒女成為軟性人,而是要作真理的戰士,“穿戴神所賜的全副軍裝,與…惡魔爭戰”(弗六:10-12)。

可是,不僅救恩是必須神作成的,我們完全幫不上忙,一切榮耀都應該歸給神;而且我們該知道,人自己的力量實在非常微小,有許多事,都超過我們力所能及,要認識自己,交託給神。

人常犯的毛病,是當神使用他,為神作一點工作的時候,雖然是極微小,在他自己眼裏,卻擴大了許多倍,幻想成巍巍然的大山,成為他的組織,成為他的紀功碑。這樣,不但在神面前不蒙記念,反要被拆毀。因此,我們要把心安正,知道一切是為神作的,也是靠神作的;自己只不過是無用的僕人。

主的使徒保羅說過:“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四:13)這絕不是保羅誇口他甚麼都能作。其實,重點在於“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就是靠神的力量。保羅所說的,正是說他必須時時作連在葡萄樹上的枝子,離了主甚麼都不能作(約一五:5);還不必談甚麼建大功,立大業,而是能忍得苦難,享得富裕,連過正常的生活,都要靠神的力量!

  • 求主使我們學習倚靠神。有單純的信心,看主爭戰;
  • 有行動的信心,為主爭戰;
  • 有交託的信心,靠主爭戰。
  • 祂是永遠得勝的主。願榮耀都歸給祂,阿們。

 

耶和華拉法(Jehovah-rapha)

我耶和華是醫治你的(出一五:26)

以色列人過了紅海,看見神使海水分開,引導他們安然經過,又使紅海復合,把埃及人埋葬在海中。這樣偉大的神蹟,使人畢生難忘。摩西和以色列人向耶和華唱歌:

我要向耶和華歌唱,
因祂大大戰勝,將馬和騎馬的投在海中。
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我的詩歌,也成了我的拯救。
這是我的神,我要讚美祂;
是我父親的神,我要尊崇祂。(出一五:1-2)

但那只是得救的開始,還有漫長的曠野道路要走,還有許多敵人要征服,還有許多的城要攻取,才能承受應許之地。擺在眼前的,是大而可畏的曠野!

有人說:神使紅海分開,誠然是大神蹟;但比起在曠野四十年,供應二三百萬人的起居飲食,相形之下,就是更大得多的神蹟了。

在乾旱的曠野,再沒有甚麼比水源更重要的了。過了紅海的以色列人,數目那麼多,如果沒有水可喝,還能再糟嗎?

以色列人在書珥的曠野,走了三天找不著水;他們的忍耐力到了極限。後來到了瑪拉,水是有了,卻是空歡喜一場,因為苦得不能喝。百姓自然的反應,是向摩西發怨言:“我們喝甚麼呢?”

困苦是神對祂兒女的考驗,看他們是否倚靠祂。可惜,他們的感覺勝過了信心,只知道水苦,忘記了仰望神。

摩西呼求耶和華,耶和華指示他一棵樹,他把樹丟在水裏,水就變甜了。…又說:“你若留意聽耶和華你神的話,又行我眼中看為正的事,留心聽我的誡命,守我一切的律例,我就不將所加與埃及人的疾病加在你身上。因為我耶和華是醫治你的。”(出一五:25-26)

神是統管萬有的神。祂管理環境,不但能醫治人的心靈和身體,也能醫治環境。由於人違背神,環境變壞了,疾病因而叢生。那棵樹代表十字架;主被掛在樹上,擔當了我們的罪,我們信靠祂,藉著祂十字架的大能,使我們困苦的境遇變為甜美,不但能以消極的忍受,更能成為止渴的水源。

感謝主,祂是我們的醫治。

 

供應與信賴

我要將糧食從天降給你們(出一六:4)

神的應許,一下子就把人的理智推到盡頭。

勞力從地裏得糧食,是人的經驗。以色列人在埃及,雖然說有沃土,有尼羅河的水源,還是要耕作澆灌,才可以得糧食收成,更不要說還必須過奴隸生活了。從天上降糧食,人不但沒有類似的經驗,更從來沒聽人說過的,簡直超過人的理智和想像力,這就必須用信心接受。

脫離埃及的重軛僅僅一個月,他們的記憶就失效了。他們忘記了受埃及人的欺壓,忘記了向耶和華所發的哀聲祈求。

以色列全會眾在曠野向摩西,亞倫發怨言說:“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耶和華的手下!那時我們坐在肉鍋旁邊,吃得飽足;你們將我們領出來到這曠野,是要叫這全會眾都餓死啊!”(出一六:2-3)

他們的肚皮哲學,似乎是只求吃肉,不要自由,作奴隸沒有甚麼不好。他們更發明了一種理論,把耶和華當作仇敵,好像耶和華在埃及地就定意要害死他們。正是“耶和華本為善”的反面版本。

耶和華對摩西說:“我要將糧食從天降給你們,百姓可以出去,每天收每天的分,我好試驗他們遵不遵我的法度。”

神不忽略供應祂百姓的需要。祂知道人活著需要食物;只是不要人單靠食物。摩西後來回憶當時的經驗,向以色列人申述神賜嗎哪給他們的意義:

“祂苦煉你,任你飢餓,將你和你列祖所不認識的嗎哪賜給你吃,使你知道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裏所出的一切話。”(申八:3)

原來神所要他們學習的,不是研究嗎哪烹調術,而是要他們知道,嗎哪是神從天降下來的,不在乎人的努力耕作,也就不必勞心經營收藏,只要聽祂的話,天上的糧食可以長久供應不缺。可惜人只信神賜的糧食,卻不信應許繼續每天賜糧食的神。他們不遵守“每天收每天的分”的命令,連安息日也要拼命抓取。不信靠神,是神所不喜悅的。

主耶穌是“天上來的真糧…就是那從天上降下來賜生命給世界的。”(約六:32-36)當用信心接受這“生命的糧”,並且因信而生活,直到經過今世的曠野,進入應許之地。

 

耶和華尼西(Jehovah-nissi)

摩西築了一座壇,起名叫耶和華尼西(出一七:15)

世界上的領袖,打了勝仗,是建銅像,立紀功碑,稱頌自己的偉大,好永垂後世,以為紀念。摩西打了勝仗,卻去築了一座壇,向神獻祭,紀念神的能力和恩典。

以色列人出了埃及,在曠野經歷到最大的艱難,就是得不到水喝,沒有別的可以滿足內心的枯渴。摩西向神呼求,神指示他,在會眾面前,用杖擊打磐石,就有水流出來,使百姓可以喝。(出一七:1-7)那所喝的“靈水…是出於隨著他們的靈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林前一○:4)

在埃及為奴,沒有資格作戰士,所以沒有爭戰。只有吃了靈食,喝了靈水,才可以與亞瑪力人爭戰。這是屬靈的生命與肉體的爭戰。摩西吩咐他的助手約書亞:

“你為我們選出人來,出去和亞瑪力人爭戰。明天我手裏要拿著神的杖,站在山頂上。”…摩西何時舉手,以色列人就得勝;何時垂手,亞瑪力人就得勝。但摩西的手發沉,他們就搬石頭來,放在他以下,他就坐在上面;亞倫與戶珥扶著他的手,一個在這邊,一個在那邊。他的手就穩住,直到日落的時候。(出一七:9-12)

約書亞作以色列軍隊的領袖,在前線上出生入死,衝鋒陷陣,顯然是重要的工作,也顯著的受人注意。但在山頂有三個長老,共同作看不見的工作。戰場上的以色列人,雖然一直奮勇攻敵,但像潮水一樣,有進有退。

山頂上的摩西,起初可能並不曾留意,但戰場上的情形,使他們經驗到一項定例:甚麼時候摩西舉起手中神的杖,以色列人就湧向前去,追奔逐北;甚麼時候他的手垂下來,亞瑪力人就勇氣百倍,輪到以色列人敗退。戰爭相持甚久,年老的摩西總不能長久不休息,亞倫和戶珥就協助他,搬石頭來,讓摩西坐在上面,二人一左一右扶持著他。這樣,直到黃昏日落,以色列人大獲全勝。這是靠禱告得勝仇敵的經歷。

摩西知道,得勝的關鍵,不在於將士用命,不在於人運籌帷幄,而全在於神的能力。因此,沒有人爭功,沒有人邀賞,他不歸功於人,而築壇紀念神的大能,起名“耶和華尼西”,就是“耶和華是我旌旗”的意思。(出一七:15)
祂永遠是得勝的主,要奉我們神的命豎立旌旗。

 

事奉的安排

從百姓中揀選有才能的人…同當此任(出一八:21-22)

人多是欣賞自己的表現,不願意別人的光耀掩蓋自己。作領袖如果患上此種病,需要緊急治療;否則會迅速敗壞,以為非我不可,發展成“獨夫”,以至無藥可治。

但有的人起初並非如此。神的僕人摩西,“在神的全家盡忠”(來三:2),他綜攬庶務,是為不願神家受虧損,絕不是要作獨裁者,更不是嫉賢妒能。只是初在埃及的時候,統治者不准以色列人有組織,以免形成反對勢力,只要他們作奴隸;所以在初出埃及的時候,雖然也有各族的長老,但在遇到需要審理判決的事務,他們只認識唯一的忠心牧者摩西。

“摩西的岳父葉忒羅,帶著摩西的妻子和兩個兒子,來到神的山,就是摩西在曠野安營的地方”。在見到了摩西之後,發現他變成了一個日理萬機,百姓整天排隊求見他;他獨自坐在那裏處分事務,忙得連飯都顧不得吃。現在妻與子都來了,還能顧得家庭生活嗎?葉忒羅立即看出,這樣權責集於一身的情形,是不正常的,於是向摩西建議:

“你這作的不好…你獨自一人辦理不了…要從百姓中揀選有才能的人,就是敬畏神,誠實無妄,恨不義之財的人,派他們作千夫長,百夫長,五十夫長,十夫長管理百姓;叫他們隨時審判百姓,大事都要呈到你這裏,小事他們自己可以審判。這樣,你就輕省些,他們也可以同當此任。”(出一八:17-22)

摩西心地廣大,知這合於神揀選七十長老分任的原則(民一一:16-17),採納肢體同工的方法(林前一二:4-30)。所選的人,必須是“從百姓中”,重生得救的,不是外人;不僅要聰明伶俐,更需要敬畏神,有品德;安排要有等次;權責有限制;而且是分工各有自己的職事,卻有同一目標,為要服事建立神的子民,教訓引導他們,進入神應許之地。

神的僕人無論如何忠心,仍然是人。人有人的限制:不能同時在不同的地方,不能生命無限的延長。因此,一人忠心獨任萬事,即使不出毛病,也是不難速死。但神家的工作,不能停止;領袖服事當世的人,必須顧及以後如何繼續。

神是有次序的神。祂願祂的兒女們,健全有次序,同心運作,成就祂的旨意,在摩西過去之後,神家繼續行進。

 

聖潔的國民

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出一九:5)

雖然全地都是神的,神以祂自己完全的主權,揀選以色列民,將他們從埃及帶出來,作屬祂的子民,特別歸於祂。這不是偏愛,是神的特選。

神告訴他們說:“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出一九:6)

神差祂的兒子基督耶穌降世,用祂的寶血從罪惡中救贖將滅亡的人,不止是要叫我們現在快樂,永遠享福,而是有祂更高的目的。

“歸我”是超越其他屬於神的擁有,意思是神所特別寶貴的,引以為傲的珍品。聖經說:“祂並不救拔天使,乃是救拔亞伯拉罕的後裔。”(來二:16)神竟然看需要拯救的罪人,比犯了罪的天使還寶貴,值得用祂兒子生命來代替,這是何等奇異的恩典!不但如此,又說:神“要將祂極豐富的恩典,就是祂在耶穌基督裏向我們所施的恩慈,顯明給後來的世代看…我們原是祂的〔傑〕作,在基督耶穌裏造成的。”(弗二:7,10)奇妙啊,神要把在我們這些敗壞罪人身上所作的,所成就的重生更新的工作,當作可誇耀的展示!

“祭司的國度”是說被救贖的人,是要為親近事奉神。一般的人不能到神面前,親近事奉神,只有被揀選的祭司,有這特權。而且不只是國度中有祭司,那是相當普遍的;而是全為祭司的國度。這也不是由祭司階級統治的國度;而是全體都事奉神,讓神在國中掌王權,祂的旨意通行。

“聖潔的國民”是說到國民的品性。“聖潔”的意思,是分別出來,與Taboo(衍用的美拉尼西亞島語)意思類似。因為我們是歸於神的,必須奉獻與神,從世俗的系統分別出來,由歸屬和身分的不同,而有觀念的不同,行動的不同。一個人的父親是國王,他就是王子,因此,他看各地方都是他國土的一部分,也就持守他的身分,行動與身分相稱。人的弱點是要求被接納,跟世俗認同,就與神遠離。違背神聖潔原則的認同,只是出賣自己的卑賤行為。

神一再宣示,祂的兒女是“聖潔的種類”(拉九:2)。這是積極的“種族歧視”:不是歧視別人,而是歧視自己,知道自己屬天尊貴的身分,是成聖生活的根本。

 

當與不可

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出二○:2)

神對被救贖的會眾,有更高的期望,也有特別的要求。神既然領他們出來,就不願祂的選民有埃及文化的印記,因此頒給他們律法,要他們奉行,使他們有分別為聖的生活。

所以神的律法,不是加給他們的枷鎖,而是頭上的華冠榮冕(箴一:9)。在將行完人生道路的時候,摩西在約但河東岸向以色列人講律法說:“哪一大國有這樣公義的律例,典章,像我今日在你們面前所陳明的這一切律法呢?”(申四:8)

有律法的人民,比沒有律法的優越。良好的律法,勝於惡劣的律法。神藉摩西所頒布的十條誡命,使以色列人有建立良好社會的規範,更成為後代至現今文明國家立法的基本。

在一切的律法,甚至一切的語言中,不可缺少的字,也是賦予意義的字:“當”與“不可”。“當”,是叫人有作為的義務,不去作的就有罪;“不可”是說人有不作為的義務,如果作了,就是犯罪。十誡也是如此。(出二○:1-17)

十誡有八“不可”,二“當”:

不可有別的神       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
不可造作或拜偶像     當孝敬父母
不可妄稱耶和華的名
不可殺人
不可姦淫
不可偷盜
不可作假見證
不可貪婪

顯然的,這道德律是所有社會應當共守的,看來只是正常生活的規則;但實行起來,卻是沒有人可以達到的要求。並不需要破壞一切律法才是合格的罪人,“因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條上跌倒,他就是犯了眾條。”(雅二:10)律法戳破了人虛驕的面具,“律法本是叫人知罪”(羅三:20),謙卑到十字架前,仰望耶穌基督的救恩,信祂而得白白的稱義。

信主的人,有聖靈住在心中引導,使人結出聖靈的果子。快接受主的呼召,不要背那負不起的重擔,負主耶穌輕省容易的軛,遵行主愛人如己的新命令,完成全備使人自由的律法,作主順命的兒女。

 

愛與服事

愛…不願意自由…永遠服事主人(出二一:5-6)

沒有不願意自由的人,只有不願付自由代價的人。

但卻有人,律法規定他可以選擇自由,他明明知道,卻寧願選擇不自由:

你若買希伯來人作奴僕,他必服事你六年,第七年他可以自由,白白的出去…倘或奴僕明說:“我愛我的主人和我的妻子兒女,不願意自由出去。”他的主人就要帶他到審判官那裏,又要帶他到門前,靠著門框,用錐子穿他的耳朵,他就永遠服事主人。(出二一:1-6)

在冰冷的律法中,我們發現一個溫暖的“愛”字。

照以色列的律法,希伯來人在貧窮的時候,不可賣身給外族人,只可賣給同族的人家為奴僕;既然是同為弟兄,是神所贖出來的,不可以永遠賣為奴僕。因此,在為主人工作了六年之後,應該得到機會,不用付贖價,就可出去作自由人。

不過,依照律法,他雖然可以自由,但他不能有工價,原來不屬於他的,在離開時也沒有權利帶走。他若是同著妻子來的,那沒有問題,可以同時自由離去。但如果他來時單身,主人給了他妻子,生了兒女,他出去的時候,都不能帶走,要留下歸給主人。這家庭愛的維繫就斷絕了。

愛是超越律法的。這時,他可以作一個選擇:如果他愛主人,可以留在主人家裏,永遠成為那家的一部分;如果他愛主人所給他的妻子,所生的兒女,也可以全家作同樣的選擇。

從那天起,他與主人家的關係,有一個新的開始。主人帶他到審判官那裏公證,又帶他到門框旁,用錐子穿他的耳朵。這表明他今後永遠屬於這家,不再自由出入,必須聽從主人的命令,作主人所喜悅的事。

這是我們基督徒的圖畫。主所救贖的人,從律法下得以自由,卻因為愛主而甘願永遠服事祂。“你們蒙召是要得自由,只是不可將你們的自由當作放縱情慾的機會”(加五:13)。我們既是屬主的人,就要聽從祂,從心裏順服祂。中文的“聞”字很有意思。心思不屬的時候,會聽而不聞,沒有專注順從;只有心歸神屬,才可聞命而行。這就是耳朵被錐子穿過門框的表現。不是迫於律法,不得不為;不是陽奉陰違,只在眼前事奉;是因愛而順服。

 

不要“過火”

點火焚燒荊棘…必要賠還(出二二:6)

神要我們持守“中道”。適中是品德的標準,過猶不及。勇敢是適中的品德;過分是鹵莽,不及是怯懦。慷慨是適中的品德;過分是浪費,不及是吝嗇。聖經告訴我們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羅一二:3)

人若在田間,或在葡萄園裏,放牲畜,任憑牲畜上別人的田裏去吃,就必拿自己田間上好的,和葡萄園上好的賠還。若點火焚燒荊棘,以致將別人堆積的禾捆,站著的禾稼,或是田園,都燒盡了,那點火的,必要賠還。(出二二:5-6)

人出去牧放牲畜,應當知道負責任。但他沒有盡到當盡的責任,而任牲畜亂走,“任憑”牲畜如何,而不加照顧,顯然有當為而不為的過失。

好些人在處事上也是如此。他們以放縱為愛心,父母不善盡所應負的責任,對家庭的子女不加管束;牧者為討信徒的歡心,對信仰上的問題不加注意,形同民主,實則放任。結果任其照自己各人私欲而行,糟蹋別人的莊稼,或則破壞主的葡萄園,使主的工作蒙受虧損。公義的神,也是莊稼的主,有一天必要他負責償還。

另一種現象,是過分的嚴厲無恩。自以為熱心,除惡,卻是為除稗子,連麥子也毀掉。自以為是“亮光”,發展成為忌邪的火,最後卻是野火。荊棘本來是受咒詛的東西,人人皆曰當除;他自命為了真理,要除惡務盡,燒盡荊棘,放起火來;也許,起初的動機未可厚非,但任性行而不予控制,結果把人家已成熟收割的禾稼,或種作的田園,都燒盡了。本來該是效法保羅持守真理,“若傳福音給你們,與我們所傳給你們的不同,他就應當被咒詛”(加一:8);到了他身上,變成了“凡與我意見不同的就被咒詛”。自己號稱嚴緊,實在是狹窄而好戰,暢己心所欲為。火放了,不負責任,讓它盡情的燒去,盡興了,還誇口是工作有效果,別人卻大受虧損。教會受這種肉體熱心的損害,實在難以估計有多大。

這兩種極端,一是當為而不為,放任不盡責任;一是任性妄為,不顧傷及別人,是教會問題所在,求主禁止。

 

要管敵人瓦上霜

若遇見你仇敵的牛或驢失迷了路(出二三:4)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是頗能代表華人人生哲學的成語。但美國人的生活態度,卻是“莫僅各掃門前雪,也管他人瓦上霜。”

在美國,每年降雪的季節,老年人出入感到不便;總有些有愛心的人,去幫助別人掃雪,剷雪。這自然是本分以外的工作,沒有任何地方,有法律規定你非作不可。但神的律法說:

若遇見你仇敵的牛或驢失迷了路,總要牽回來交給他。若看見恨你人的驢壓臥在重馱之下,不可走開,務要和驢主一同抬開重馱。(出二三:4-5)

有話說:“惡僧及笠,愛屋及烏”;意思說,人愛惡的情感,總是跟有關的主體連在一起。這種情感的轉移,實在全沒有道理。

神的教導,剛好相反。你愛不愛那人是一回事,你對那陷在困苦中無辜的牲畜,總要愛護。這種愛的義務,是由人推及牲畜。人與人儘管意見可以不同,屬於那人的牛和驢,卻沒有得罪你,絕不應該把敵對心理移到牲畜身上。神的慈愛寶貴,“人民牲畜祂都救護”。人犯罪的結果,也連帶使“受造之物服在虛空之下”;但到神的救贖計畫完全實現,神兒女身體得贖,得享“自由的榮耀”的時候,受造之物就同得免於敗壞的轄制。(羅八:18-23)

因此,不問你愛不愛那人,要愛他所有的牲畜。

神律法的功能,可以提醒人,由愛護牲畜,會想到對人更應該相愛。有的人長齋茹素,說甚麼不殺生,不用獸的皮毛為衣物,卻恨同樣心性體貌的人,甚至欲食其肉而寢其皮,把人類社會,變成最可怕的同類相殘,是何等的矛盾,簡直可說是最低的假冒為善。

不過,這是特別對於神的子民說的。為了同族情誼,終於要同居,就要以愛相待。有話說:“不能愛基督裏的弟兄,也當愛弟兄裏的基督。”如果能真正的愛基督了,很少會有不能愛弟兄的理由。不僅管他人瓦上霜,還要管敵人瓦上霜。

聖經說:“凡事都不可虧欠人,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因為愛人的就完全了律法。”(羅一三:8)恨人而不及於畜,更由幫助牲畜而愛人,成為美好的愛的河流。

 

立約的血

摩西將〔立約的〕血灑在百姓身上(出二四:8)

以色列人,是神所特別揀選的,作祂立約的子民。我們信主耶穌,藉著祂的血進到神面前的人,也是有同樣的位分。

他們是神從埃及救贖出來的。神將埃及人頭生的男丁,都殺滅了,惟獨各家門上塗羔羊血的,滅命的天使才越過他們,讓他們存活。神又將那些分別屬祂的人,引出埃及。

他們是蒙神所教導的人。“摩西下山,將耶和華的命令,典章,都述說與百姓聽…將耶和華的命令都寫上…又將約書念給百姓聽。”(出二四:3-4,7)百姓當知道他們所信的是誰,所當守的是甚麼。神從來不將愚昧當作屬靈。愚昧只能使人滅亡,絕沒有因愚昧而得救蒙恩的事。

他們是蒙主血所灑的人。“摩西將〔祭牲的〕血一半盛在盆中,一半灑在壇上…將血灑在百姓身上。”(出二四:6,8)這血成為神與祂子民立約的憑據(來九:13-14,18-25)。在新約的教會,是“照父神的先見被揀選,藉著聖靈得成聖潔,以致順服耶穌基督,又蒙祂血所灑的人。”(彼前一:2)所以我們凡信主的人,在神眼中,各人身上都帶著祂兒子基督耶穌的血,就是立約的血,是屬祂的印記(提後二:19),就是永不滅亡的保證。所以我們總要離開不義。

以色列人接受了神的約,他們齊聲回答說:“耶和華所吩咐的,我們都必遵行。”(出二四:3,7)這真是很勇敢的承諾,而且沒有猶豫,沒有考量,看自己能不能遵行,或試著遵行。無論如何,可以相信他們是誠意,是真心,只以後才發現自己“肉體軟弱,有所不能行的,神就差遣自己的兒子,成為罪身的形狀,作了贖罪祭,在肉體中定了罪案,使律法的義成就在我們這不隨從肉體,只隨從聖靈的人身上。”(羅八:3-4)這是說,在律法下的人,總難免經驗了“我所願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倒去作”(羅七:19)的苦境,而相信必須仰賴主的恩典,才得稱義。

不過,在此之先,那“善”與“惡”的知識,“願”與“不願”的意志,是從哪裏來的呢?還是由於律法的教導!所以保羅稱律法的功能,是“訓蒙的師傅,引我們到基督那裏,使我們因信稱義”(加三:24),真是神啟示的真理。
願我們惟獨仰賴耶穌基督立約的寶血,而親近神。

 

神住在人中間

為我造聖所,使我可以住在他們中間(出二五:8)

創造萬有全能的神,祂的心意,是要住在人中間。這真是最奇妙的事。

聖經箴言書,說到極高貴的“智慧”,並不高出物外,喜歡遺世獨立;卻“喜悅住在世人之間”(箴八:31)。

人犯罪的結果,被逐出伊甸園;神“又在伊甸園的東邊,安設基路伯,和四面轉動發火焰的劍,把守生命樹的道路。”(創三:24)。人從此與神隔絕。如果要進到生命樹,除非經過死,此外再無別路。

神選召以色列人出埃及,到了曠野。神吩咐摩西說:

“你告訴以色列人,當為我送禮物來,凡甘心樂意的,你們就可以收下歸我…又當為我造聖所,使我可以住在他們中間。製造帳幕和其中的一切器具,都要照我所指示你的樣式。”(出二五:1-9)

這表示神願意與人會面,和人同住;但必須照神的條件。因為起初破壞神與人和諧關係的,是由於人的犯罪背約。現在神願意赦免人,給人回到神面前的機會。

重建和諧關係的要素是愛。神不是像法老王,利用奴工為他造積貨城,那裏的一磚一石,都混合著眼淚和哀聲;神是吩咐得救出埃及的人,為祂造會幕。所用的材料,不是強徵收來的,不是勉強派捐,從金銀寶石,到一根線之微,都必須是甘心樂意獻給神的禮物,完全由於愛;非由愛的感動不必參與。

會幕的建造,必須照神的樣式,不是用人的設計,不在於人的奇思妙想。神對建造會幕的指示,是先從最裏面說起,然後才說到外面。(出二五:10-22)

最先是約櫃。約櫃是用皂莢木作的,外面包上精金,裏面放著神賜的法版(神的話)。這表明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祂是真理,藉著耶穌,人才可以與神相會,神照著祂的話而施恩。

桌子上面,擺著酒和陳設餅。酒是用葡萄,經過壓榨而製成,表明主為我們流血;餅是由於麥子落在地裏死了,結出許多子粒,磨碎成為細麵,烘烤成餅,表明主為我們破碎受苦。

又有精金作成的燈台,其中有清橄欖油,燃點發光。表明聖靈的光照引導,使我們行在祂的光中,與神相交。
感謝神,祂使我們藉耶穌基督,得與神同住。

 

神的帳幕

要照著在山上指示你的樣式,立起帳幕(出二六:30)

以色列人在曠野行進四十年,如果今天的新聞界,逐日報道他們的行程,必然很為奇特。但最特別的,是他們所到處相伴的帳幕。那個大帳幕,比任何私人家庭的帳幕都大,而且在全民的中間;有許多人圍繞著,謹慎的搬移,敬畏的事奉。

如果看帳幕的製作過程,就必然會更感覺奇怪。製作的工人和藝術家雖然很多,但沒有一個可以隨便發揮他們的想像力和才能,卻要全民的領袖,事必躬親的來視察,督導;連總工程師也要隨時請示他,每一細節都不馬虎。他們共同信守的一個法則,是:“照著在山上指示的樣式”(來八:5)。

一般的建築物,都是求外觀華美,式樣新穎,可以吸引人的注意。但這會幕的建造,卻全然沒有那個意思。

帳幕不但形式單調,而且用海狗皮作頂蓋,粗糙而欠缺美觀;又裏面是染紅的公羊皮作的罩棚的蓋,表明主耶穌捨身流血,成就救恩。(出二六:14)

帳幕是用木板圍成,簡單不過;但每塊豎板的下面,有榫與帶卯的銀座。銀是表明救恩,作教會的根基,不直接立在地上,是與世界分別,不沾染世俗罪污。顯然的,如果帳幕沒有豎板,幔子是軟的,會隨風飄搖,站立不穩;同樣的,教會沒有真理的根基,也難以立穩。所以教會不在於外表華美,不在於規模和組織,在於建立在真理的根基上。(出二六:15-30)

進入帳幕裏面,是用藍色,紫色,朱紅色線和撚的細麻,織成的幔子,並用巧工繡上基路伯。法櫃和施恩座,並所有的器具,更是用精金作成的,是十分華美的。誰能想得到,外面粗陋平常的帳幕,會有這樣美好!世人常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神的帳幕卻是粗陋其外,精金其中。這正是神與人不同的地方。(出二六:31-35)

神差祂的兒子主耶穌基督到世上來,“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或譯“在我們中間支搭帳棚”(約一:14)。祂並沒有顯出赫赫威嚴,祂也並沒有表露外在神聖的榮光;“祂在耶和華面前生長如嫩芽,像根出於乾地;祂無佳形美容,我們看見祂的時候,也無美貌使我們羨慕祂。”(賽五三:2)

但是,祂是神與人相會的唯一的道路,人藉基督,才可以親近神。感謝主!

 

點著的燈

要在耶和華面前經理這燈(出二七:21)

耶和華的會幕,並沒有窗戶,因此沒有天然的光透入,必須有常常點著的燈。

這燈能發光的原因,是用清橄欖油注入,不能用別的油來代替。這表明從聖靈來的智慧和啟示,是光的源頭。有的人以天然的理智來代替,或以為他自己有“特別的亮光”,實在只不過是游燐野火(ignis fatuus),引人進入迷誤,結果是永遠的滅亡。

在所羅巴伯的時代,猶大人剛由被擄之地歸回,正是百廢待舉。神特別啟示先知撒迦利亞,“一個純金的燈台,頂上有燈盞…旁邊有兩棵橄欖樹”(亞四:2-6),把金色的油流注入燈盞內,使燈能夠繼續發光。這是說,教會必須要倚靠聖靈的能力,才可以發光。

聖經明說:“誡命是燈,法則是光,訓誨的責備,是生命的道。”(箴六:23)又說:“你〔神〕的話是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詩一一九:105)惟有神的話能引導我們當行的路,引導迷失的時代。

祭司是神奧秘事的管家,其重要的職任,是“在耶和華面前經理這燈”。當士師以利的時候,神殿的事工荒涼,“神的燈在耶和華殿內的約櫃那裏,還沒有熄滅。”(撒上三:3)燈殘油盡的形象,也正是神的言語稀少,道德低落的情形。

主耶穌說到聖徒的責任:“你們是世上的光…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太五:14-16)

但照我們敗壞的人性,從裏面到外面,是烏黑一團,哪能為主發光呢!因此,必須有從神來的光,就是神的話。但神的話雖然可能直接臨到每一個人,並不常是那樣;多半要經過教導的渠道,由神按時分糧的管家,傳播神的話,建立教會。這就是說,神所特別設立的人,要儆醒盡忠於他的本分,經理神的燈。燈既常常點著,就需要燃燒,才可以發光。因此,不論甚麼光,都須要經過燃燒的痛苦。發光有時需要添橄欖油,免得油盡燈殘;有時積久結了燈花,需要剪除清理,就像人工作久而生惰,需要鼓勵;這都是經理的責任。

求主興起忠心的祭司,使殿裏的燈常明。

 

大祭司的聖衣

你要給你哥哥亞倫作聖衣,為榮耀,為華美(出二八:2)

人看見特定的衣冠,就對穿著的人,有某種期望。當你看見人穿警察的制服,就以為他是執法者;穿法官長袍,代表的是公義。因此,衣冠代表權威和理想。雖然,有時裏面的人,跟外面的衣冠不盡相同。

神從以色列的利未支派中,揀選大祭司,在祂面前事奉,也吩咐為他作聖衣(出二八:6-30)。這不僅是為了禮儀,更有特別的涵義。

祭司聖衣的以弗得,有兩塊紅瑪瑙作的肩牌,刻有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名字。胸前有一個決斷的胸牌,在金槽中鑲嵌著十二塊寶石,上面刻著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名字。這是多麼美好尊貴的形象!他的肩上不是擔著罪擔,不是擔負生活的擔子;他的心胸不是狹窄,只想到自己的利益;他兩肩之力,是擔當神子民的軟弱,他全胸之愛,是想到神的子民的需要,他決斷的胸牌,是為神的子民在神面前求問,引導他們當行的道路,不至於失迷。他全心全力,都是為了神的子民。胸牌肩牌上面的名字,不是寫在表面上的,而是深刻著,不能塗抹。這表明我們的救恩,是確定的,是永遠可靠的。主“將我放在你心上如印記,帶在你臂上如戳記。”(歌八:6)我們儘可以誇勝說:“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羅八:35)

祭司的外袍顏色全是藍的,表明純淨屬天的。祭司戴的聖冠,前面用一條藍細帶子,繫著一面精金牌子,在上面刻著:“歸耶和華為聖”(出二八:36)。表明大祭司屬天的位分。

我們蒙恩得救以後,仍然在地上生活,就像在曠野行進的以色列人一樣,常有些不如理想的表現,使神的聖靈擔憂。但感謝神,我們“有一位已經升入高天尊榮的大祭司,就是神的兒子耶穌…”而且我們這樣一位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來四:14-15)。

世上的大祭司,不能長久活著,因此他們的職任不能夠長久;而且他們也不一定可靠,有時還會控告人。但復活升天的主,坐在天父右邊,不是去專控告我們,而是為我們代求,作我們的幫助。當撒但為了我們的軟弱過犯,控告我們的時候,耶穌的血發出更美的聲音,為你我說話。

感謝主,祂是我們慈悲忠信的大祭司。

 

設立祭司

使亞倫和他兒子成聖,給我供祭司的職分(出二九:1)

神選召以色列人,歸自己作聖潔的民。“我要住在他們中間,作他們的神。”(出二九:46)但神是聖潔的,有罪的人不能親近神,因此要設立居間的祭司,可以使人藉以到神面前。

祭司也是罪人,所以要先為自己獻上祭物。首先,要來到會幕門口,在那裏,用水洗身。表明要經過神的道潔淨,才可以穿戴祭司的聖服。然後,要把公牛牽到會幕前,亞倫和他兒子按手在公牛的頭上,表示那牛就代表他,為他被殺,獻為贖罪祭,燒在壇上,他的罪就不再被神記念。再把一隻公綿羊牽來,亞倫和他兒子按手在羊的頭上,宰羊獻為燔祭;把羊血灑在壇周圍,把羊切成塊子,洗淨五臟,頭和腿,全都焚燒在壇上,是表明主為我死,當潔淨自己,一切心思,意念,行動,完全奉獻歸主由主引導使用,我為主活。(出二九:1-18)

還要照樣宰另一隻公綿羊,“取點血,抹在亞倫的右耳垂上和他兒子的右耳垂上;又抹在右手的大拇指和右腳的大拇趾上;並要把血灑在壇的周圍。你要取點膏油和壇上的血,彈在亞倫和他的衣服上,並他兒子和他兒子的衣服上,他們和他們的衣服就一同成聖。”(出二九:19-21)

平安祭是團契祭,表明與主的合一。祭司要活在主的血裏面,他自己的舊人,被主的血遮蓋:耳朵垂抹了血,聽主的命令;手抹了血,所作的都是為主作的;腳抹了血,所行的都是為主行的;工作行動都全為主,不隨自己。膏油是代表聖靈;有了主的血潔淨,有聖靈的恩膏,就成為聖潔,穿上基督,生活行動可以代表主的榮美。再把無酵餅在神面前搖一搖,燒在燔祭上,表明在生活上榮耀主。(出二九:23-25)

獻平安祭的祭司,得搖祭的胸和舉祭的腿,作“從以色列人中永遠所得的分”(出二九:26-28)。搖祭的胸,是表明全胸存的愛是為主;舉祭的腿,是所有的力量和榮耀都歸於主。胸和腿也是祭牲全身中最好的肉,要歸於祭司享用。當我們奉獻歸主的時候,主也尊重服事祂的人。(約一二:26)。

今天,在恩典時代,信徒靠著主,都是有祭司的位分。我們應當持守這尊貴的位分,作祭司的工作,盡忠為人代禱,愛人,安慰人,把人的需要帶到神的面前,把神的恩典賜給人。

感謝神,因祂有說不盡的恩賜。

 

贖民

各人要為自己的生命把贖價奉給耶和華(出三○:12)

聖經中多次提到,以色列人有一個最寶貴的集體名稱,就是:“贖民”。再沒有別的名稱,比這個名稱更美好,更尊貴了。(詩一○七:2;賽三五:8-9,五一:10,六二:12)。

在出埃及之後,摩西就教導百姓向神歌唱,稱他們自己是神憑慈愛“所贖的百姓”(出一五:13)。相信他們每次唱到那裏,就想起神特別的恩典。

我們常常喜歡誇自己的地位,才能,或有甚麼;但神要我們回到根本,記得我們是甚麼,本來在甚麼景況,現在“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林前一五:10)同樣的,神要以色列人記念祂救贖的恩典。

是從甚麼景況被救贖的呢?是從為奴隸的景況。

為甚麼成了奴隸呢?古時奴隸的來源:一是買來的;一是戰爭中擄來的;一是奴隸生在家中的。以色列人是因了饑荒無糧,從迦南地下到埃及,為了得食物滿足肉體的需要;以後,他們因為沒有國家和主權,也沒有軍力,自然成了法老轄下的奴隸;因而以後各代生下來的,也就繼承了奴隸的命運。

我們也是這樣。既欠肉體的債,無力償還,“是已經賣給罪了”(羅七:14);而且傾向惡的天然律,不能順從神的律,“交戰把我擄去,叫我附從那肢體中犯罪的律”(羅七:23);並且是“在罪孽裏生的”(詩五一:5),所以是充分的奴隸。

感謝神,祂差祂的兒子基督耶穌降世,在十字架上為我們受死,救贖了我們。聖經說:“你們得贖,脫去你們祖宗所流傳虛妄的行為,不是憑著能壞的金銀等物,乃是憑著基督的寶血,如同無瑕疵,無玷污的羔羊之血。”(彼前一:18-19)

神要以色列人記念祂救贖之恩,“為贖生命將禮物奉給耶和華,富足的不可多出,貧窮的也不可少出,各人要出半舍客勒。”(出三○:15)這表明每人在神面前有同樣的價值,都是主耶穌寶血所買來的。從王子出身的摩西,到最卑下的奴僕,都是救贖出來的。半舍客勒銀子為數不多,但我們都當同樣的感念神的救贖。收取的銀子作為會幕使用,是說被救贖的人,才在神的居所有分,“被建造成為神的靈宮”(彼前二:5)。

你蒙福更多了嗎?教會增長了嗎?不是人努力的結果,是神的救贖;不可數算歸自己,要歸榮耀給神(出三○:12)。

 

智慧的同工

凡心裏有智慧的,我更使他們有智慧(出三一:6)

“既生瑜,何生亮!”這幾個簡單的字,悲劇性的改變了歷史,破壞了聯盟,結束了吳,蜀,造成了魏,晉繼統。雖然這話的正確程度有待證實,但人與人之間,嫉才妒能的情結,卻是一向廣泛存在的不幸事實。

最難作的是“第二人”,有才能的人,誰肯甘居人下?最危險的也是“第二人”,領袖常怕你會想自己黃袍加身,時時要留心打壓,以防變生肘腋,取而代之。多少有用的精力,就這樣浪費了,多少英秀的同工,變成了同攻!不必要的紛爭,竟然時常發生,大有可為的事工,由大分裂成小,由小變無。

神家的事工,絕不容這樣。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後,神要他們作會幕的工。埃及的科技在這工作用不上。參與的人,是神親自揀選的:“看哪,猶大支派中戶珥的孫子,烏利的兒子比撒列,我已經提他的名召他,我也以我的靈充滿了他,使他有智慧,有聰明,有知識,能作各樣的工。”

當時隨以色列人從埃及出來的,有些閒雜人,其中不乏聰明伶俐的;但神不用他們。在聖工上用沒有屬靈生命的人,是必失敗的保證。如果選用了那些來路不明的人,可能連埃及的各種偶像,牛鬼蛇神,都當作藝術裝飾在會幕裏,那還得了!神所選的人,是生命來源清楚的人。有屬神的生命,才能夠被神的靈充滿,這比才能更重要。神也不用機器,祂使用人的思想,“能想出巧工”,又“能作各樣的工”。因此“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才有意義。

神也“分派但支派中,亞希撒抹的兒子亞何利亞伯,與他同工。”(出三一:1-11)有兩個人同心若金,攻錯如石,是非常寶貴的。因此,蒙神的特別賜福。如果二人互相鬥爭,一加一等於零;如果無計畫無章的重複,一加一還是一;但同心同工,互愛互敬,互相支援,一加一不僅等於二,而是成為十倍百倍效果:“凡心裏有智慧的,我更使他們有智慧,能作我一切所吩咐的”。真是“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傳四:9)凡神所託的事工,都順利作成。

我們祈求主,在這時代興起祂合用的工人,不但是孤軍奮戰,而更能彼此合作;不但竭誠忠心,更能彼此同心同工,興旺主的福音,建成神的會幕。阿們。

 

混合的文化

下去吧,因為你的百姓…敗壞了!(出三二:7)

四十晝夜的時間,是對於神兒女忠誠的考驗(申九:9)。摩西在他們當中的時候,他們看得見他,會仰望領袖,跟從領袖。現在,摩西遲延不下山,他們要自行設法了。

摩西在何烈山上,領受神頒的誡命,他們在山下違背誡命造偶像;神在山上諄諄告誡摩西,造各樣會幕敬拜神的物件,“都要照著山上指示的樣式”,山下的百姓,竟然照著自己的私意,在那裏發展混合的宗教,更可憐的是,摩西的哥哥亞倫縱容他們,隨他們的意思妄行!據猶太人傳統,亞倫的性情是愛和睦,與人無爭;這當然是一種品德,沒有問題。但在遇到該堅持真理原則的時候,趨向妥協,則是弱點了。

以色列人出埃及以來,過的都是緊張枯燥的生活,現在領袖不在,正可以放縱一番。而亞倫的性格又是愛和平,易於妥協,不堅持原則。他見百姓需要節慶狂歡調劑,需要一個看得見的領導象徵,又不願背離耶和華;於是提出了他的建議:要百姓把婦女的金耳環拿來,鑄成一隻牛犢。“在牛犢面前築壇,且宣告說:‘明日要向耶和華守節!’次日清早,百姓起來獻燔祭和平安祭;就坐下吃喝,起來玩耍。”真是沒有遠見,沒有目標的表現。(出三二:1-10)

被救贖的世代,看見過神在埃及降十大災難,經歷紅海分開,從水中經過,吃過神從天降的嗎哪,而且有雲柱,火柱一直隨著;親眼見過這麼多的神蹟,竟然還會墮落到這種地步!

神是忌邪的神。祂知道百姓的情況,就吩咐摩西:“下去吧!因為你的百姓,就是你從埃及領出來的,已經敗壞了。”人犯罪墮落到一個地步,使神失望,以百姓為恥,對摩西說:“你的百姓”,“你”領出來的。像父親要不承認兒子,而且要發烈怒將他們滅絕,另外給摩西更多更好的人民來領導。

摩西是有愛心的領袖,他提起神對先祖信實的應許,提起神的榮耀;懇求神赦免他們。(出三二:11-14)但摩西有神忌邪的心,看見百姓的敗壞,他發烈怒摔碎法版,懲罰百姓,並且叫對神忠貞的利未人,殺犯罪的弟兄。摩西自己則再次上山為百姓哀求神,寧願自己被從冊上除名。(出三二:19-35)

混雜的宗教,不如沒有宗教,不純淨的真理,不等於一半的真理。但願今天的領袖們,有摩西的忌邪和無私的愛心。

 

守住會幕

惟有…約書亞不離開會幕(出三三:11)

會幕支搭在營外,是神與人相會的地方。摩西在那裏為以色列人求問神,百姓到那裏聽摩西的判斷。會幕離營雖遠,卻是屬靈的中心,有雲柱立在會幕門前,在曠野的以色列人,從遠處的帳棚可以看見。

“摩西轉到營裏去,惟有他的幫手,一個少年人,嫩的兒子約書亞,不離開會幕。”(出三三:7-11)

作為一員卓越將領,約書亞能統兵出戰(出一七:8-16),而且能打勝仗。但他也知道,戰爭的得勝,不在於自己的身先士卒,馳騁疆場;不在於自己的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戰爭的勝敗,全在於耶和華;而摩西在山上的祈禱,才是勝利的真正關鍵。

因此,約書亞沒有為勝利自傲,要作英雄,成為跋扈的武夫,卻會安靜的作摩西的助手。助手不能每天拋頭露面,叱吒風雲,而是不離開會幕,作駐守的工作。相信他從摩西學習與神的靈交,知道得智慧,得力量的秘訣,他學習判斷百姓的事務之外,也必定有很多的時間祈禱,等候,預備自己,作後繼的領袖。他也肯“順服年長的…自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到了時候,〔神〕必叫你們升高。”(彼前五:5-6)

約書亞四十年作助手,但他是作摩西的助手。從“為人極其謙和,勝過世上的眾人”(民一二:3)的摩西那裏,他必然有所領受。在另一方面,作領袖的摩西,也完全信任他,不怕他造反奪權;並且訓練他,造就他。

當派人去偵察迦南地的時候,約書亞從參與密勿的助手,變成冒險犯難的尖兵,真是甘心作“過河卒子”,與其他十一名探子一同前往。但回來報告勘察結果的時候,十個人都報凶信,說是前途無望,去迦南會被巨人吃掉;只有約書亞和迦勒信心堅強,持定主的應許,說:“他們是我們的食物”,我們能吃掉他們!(民一三:1至一四:9)

我們今天需要有摩西一樣的領袖,也需要有約書亞。如果沒有後繼的約書亞,到摩西大功未成身先死,事工必將半途而廢。而在今天人人爭長的時代,吃得苦中苦,不作人上人,何等的難得!惟有在神全家盡忠的摩西,不為自己的家族,自己的事業;惟有約書亞有信心,有忠心,繼續神家的事工。

 

返照的榮光

摩西的面皮,因耶和華和他說話就發了光(出三四:29)

時間對於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但對時間的感受,卻是不一樣。四十晝夜是長還是短?那要看你在哪裏。在何烈山下的以色列人,等摩西等得不耐煩,生活沒有目的,度日如年,無聊到造偶像,狂歡,打發日子;在山上的摩西,與神靈交,甘美得無比,真是忘食忘憂,不覺四十天的時間就過去了。

在水星上,繞日一周的一年,只有地上的八十八天;但其自轉的周期,卻長達地上的一百八十天!這樣看來,時間是相對的。也給我們看見,距太陽的光越近,一年過得也越快。

摩西在神的面光之中,經過了四十天;他下山之後,有一項眾人都看得出來的改變。“摩西手裏拿著兩塊法版下西乃山的時候,不知道自己的面皮,因耶和華和他說話就發了光。”真是奇妙,許多人“顧面皮”,要別人看他比實際情況更好;但摩西用不著裝屬靈面孔,只跟神同在,用不著自己標榜,甚至全不自覺,“亞倫和以色列眾人看見摩西的面皮發光,就怕挨近他。”這是屬靈的威嚴和權柄。

當耶穌和門徒坐席的時候,馬利亞打破玉瓶,用香膏膏主耶穌,“屋裏就滿了膏的香氣”(約一二:3)。同席的彼得,約翰等門徒,衣服上也薰染著基督的馨香之氣,是與耶穌同在的結果。我們多用時間與主同在,表現也必然不同。聖經說:

主就是那靈;主的靈在哪裏那裏就得以自由。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裏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林後三:17-18)

我們自己的本相,是污穢敗壞,真是“乏善可陳”,醜陋不堪。但願我們的心,被主的愛吸引,多多尋求親近祂。

我們如果想改變自己,是絕不可能的:“古實人豈能改變皮膚呢?豹豈能改變斑點呢?”(耶一三:23)但敬畏神,得著真智慧,就誠於中而形諸外:“人的智慧使他的臉發光,並使他臉上的暴氣改變。”(傳八:1)

保羅在未皈信基督以前,“向主的門徒,口吐威嚇凶殺的話”(徒九:1);以後,他自己也曾說是:“言語粗俗,氣貌不揚”;但他有主內住,常在主面光中,就表露出主的榮美。

就近主,讓主的面光照我們吧!

 

奉獻的意義

你們中間要拿禮物獻給耶和華(出三五:5)

世人有的不知道神的存在;有些信的人,知道神的存在,卻有錯誤的觀念,以為神是很窮苦的。很少人這樣說,只是在奉獻的行動上表現出來。

耶和華藉摩西教導祂的兒女,正確的奉獻原則,這也是我們今天所應當學習的。摩西召聚以色列全會眾,對他們說:耶和華所吩咐的是這樣:“你們中間要拿禮物獻給耶和華。凡樂意獻的,可以拿耶和華的禮物來。”(出三五:4-9)

“你們中間”,是指蒙神救出埃及的人說的。神不是向外人要禮物。今天教會的原則,神只要得救重生的人奉獻。保羅勉勵教會樂捐幫助主內的肢體,對象是“照神的旨意,先把自己獻給主,又歸附了我們。”(林後八:5)可以說,奉獻是聖徒的一項權利,屬神的聖徒,才可以有資格向神奉獻;外人既不認識神,即使看人的面奉獻了,在神那裏也不蒙記念。

奉獻是“樂意獻的”,不是勉強的;你不甘心樂意拿來,沒有人向你強行收取。連在舊約律法時代,聖經也沒有記載,有誰因拒絕奉獻而懲辦下監的例子。

神所悅納的,是出於愛的奉獻。因此,必須上好的品質。奉獻的品質,表示對神是否尊敬。將污穢殘缺的獻上的,神絕不願接受;祂甚至說:“甚願你們中間有一人關上殿門,免得你們徒然在我壇上燒火。萬軍之耶和華說:‘我不喜悅你們,也不從你們手中收納供物’。”(瑪一:6-14)

以色列會眾,絕不窄心吝手,他們把最好的拿來。“凡心裏受感和甘心樂意的,都拿耶和華的禮物來,用以作會幕和其中一切的使用,又用以作聖衣。”婦女也不落人後,獻禮物之外,還獻上時間作工。(出三五:10-29)

比撒列和亞何利亞伯,獻上他們的才能,作會幕各樣的工作,並且“能教導人”,來一同參與工作。(出三五:30-35)

他們不但自己作,也肯培養教導別人。使用恩賜,恩賜就加增;教育別人,工人就繁多。

今天教會的工作,就是建造會幕的工作,不是少數人的事業,必須全體動員。凡屬神的兒女都要甘心樂意,為愛主而奉獻,各照自己所有所能的(林後八:12),獻上時間,財物,才能(Time, Treasure, Talent),共同作成主的聖工。阿們。

 

豐富的奉獻

這樣才攔住百姓,不再拿禮物來(出三六:6)

在曠野的以色列人,問題像曠野的荊棘那樣多,你所想得到的毛病他們都有。但他們沒有不肯奉獻的毛病,利未人沒有缺乏過,甚至野心分子羨慕祭司階級的待遇,想起而奪權作祭司。我們有理由相信,雖然不乏別的劣跡,至少他們還有肯奉獻的美德。

出埃及的以色列人,各人全部的財富,限於所能攜帶的,最多也不過是裝滿自己的帳棚,但他們心被恩感,對於奉獻的事,絕不落於人後。當摩西宣告神的旨意,要他們建造會幕,並所需要的物件項目,以色列人立即踴躍奉獻,“百姓每早晨還把甘心獻的禮物拿來。”(出三六:3)他們不僅甘心奉獻,而且一大早就拿來;在還沒有作別的事情之前,先想到了神的事工。“每早晨”表明是繼續的奉獻,不是一陣熱心過去了,奉獻也就停止了;也可能是奉獻的人多,一時收不了,就分別支派宗族,排長隊奉納。啊,那是多麼美好的景象!

但是,好景不常。不久,摩西傳出命令,一批負責建造的人,在全營中走來走去;不要以為他們會卑下的討債般的收奉獻,他們宣告:“無論男女,不必再為聖所拿甚麼禮物來!”奉獻截止,為聖所奉獻的機會過去了!(出三六:1-7)工程使用的材料,富富有餘。這該是任何教會領袖的理想,夢想!

假定猶大支派的亞干家,先生和夫人在討論如何奉獻:一雙金鐲吧?太重!何況還家中有女初長成…金戒指,或耳環?也不少。還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就是一把羊毛吧!議論未定,帳棚外有人喊告:“不必再拿禮物來!”機會失去了,在神面前沒有記念。而且遲延變成不獻,為自己積存更長成貪心。

被擄歸回的猶太人,雖然中間有貧窮的,但大部分生活很好,而且相當富足。可是,有一種不幸的情形:“利未人當得的分,無人供給他們,甚至供職的利未人與歌唱的,俱各奔回自己的田地去了。”(尼一三:10)先知哈該更且說:“這殿仍然荒涼,你們還住天花板的房屋嗎?”(該一:4)他們自己富足了,卻不顧神的殿。結果失去神更多的賜福。

神並不貧窮,但神的兒女不肯奉獻,會使神的事工受到虧損,間接限制了事工的擴展,實在是不幸的事。

願神的兒女心被恩感,豐富奉獻,神的事工更能擴展。

 

施恩座與約櫃

二基路伯高張翅膀遮掩施恩座(出三七:9)

在至聖所裏面,只有包金的約櫃。施恩座是約櫃的蓋子,也是用精金作成,與約櫃尺度一樣,連在一起。

用精金作施恩座,長二肘半,寬一肘半。用金子錘出兩個基路伯來,安在施恩座的兩頭。…二基路伯高張翅膀遮掩施恩座。(出三七:6-9)

約櫃裏面有神立約的法版,是石頭鑿成的;法版的兩面都寫著字,是耶和華親自用指頭寫上的十條誡命。

法版的記載是神的誡命,代表神的話,就是道。這告訴我們,要遵守神的話,才可以得到神的恩典。基路伯代表神的使者,奉差遣去成就神的話;因為神的話不是空言,絕不同於人會“空誇贈送禮物的,好像無雨的風雲。”(箴二五:14)因為“神留意保守祂的話,使得成就”(耶一:12)。

但是,人常有一種錯誤的態度,就是不願意遵行真理,甚至故意違背神的話,卻絕不反對得神的恩典,甚至真誠渴求得神的恩典。但不論他如何真誠,如何渴求,總不能得到;有些人不退而自省,就怨天尤人。其實毛病出在他身上,不能怪別人,更不能怪神;因為神是信實的,祂不能違背祂自己。

會幕內進的至聖所,並沒有天然的光,只有金燈臺,裏面有橄欖油,燃燒發光。藉著聖靈的光照,我們才可以看得清楚而認識自己,認識神。又有精金包裹的香壇,代表聖靈裏的禱告。在會幕裏面的器具,都是精金或精金包裹的,看不到木頭的;因為金是神的榮耀,人自然的品質,不能夠親近神。這都是引我們行在光中,作施恩座前的禱告。(出三七:17-29)

神差祂的兒子基督耶穌到世上來,道成肉身,給我們開了進到神面前蒙恩的道路。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律法本是藉著摩西傳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約一:14,17)

猶太人不反對祂所行的善事,只是不接受祂的教訓,就是從天父來的教訓;他們對“立志遵著祂的旨意行”,全然不感興趣。違背真理,而想得恩典,無異於緣木求魚。(約七:17)

今天,神的兒女,不可妄想自己優越,自己立規制;必須照神的旨意,靠聖靈行真理,而得神施恩。

 

職責分明

照摩西的吩咐,經祭司…以他瑪的手數點(出三八:21)

一般機構的通病,是職責不分明。他們把職責混淆當作互助,結果必然是諉過爭功;把沒有原則當作愛心,必然產生混亂敗壞。

蒙恩的以色列人,在曠野為神的會幕和一切器皿,甘心樂意奉獻,數額非常鉅大。不過,雖然慷慨的自由奉獻,卻不能自由浪費。作成了以後,由祭司以他瑪經收。

法櫃的帳幕中利未人所用物件的總數,是照摩西的吩咐經祭司亞倫的兒子以他瑪的手數點的。凡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都是猶大支派戶珥的孫子烏利的兒子比撒列作的;與他同工的,有但支派中亞希撒抹的兒子亞何利亞伯,他是雕刻匠,又是巧匠…(出三八:21-23)

這不僅是因為工作浩大,必須有體系;更是因為愛神而作的,必須作到盡善盡美,保管使用,必須健全沒有失誤。先是耶和華曉諭摩西;摩西指示戶珥設計規畫;戶珥督導亞何利亞伯率同工人作成;交在以他瑪手中,點收後保管並善為使用。器皿不論有多少,可以閒置不用,但沒有任何事物可以拿去作為己用,即使暫借都不可以,因為是專為事奉神的聖器皿。當然,那樣的事絕不會發生;耶和華的規定極為嚴格,那些聖器皿,外人連短暫一瞥的機會都沒有,違犯的必被治死。這是聖俗的分別,為要使人有敬畏的心。

我們會感覺奇怪,聖經會詳細記載奉獻的細數,不僅是金和銀,連銅也列在內。這有些像是量米而舂,數米而炊。但從神的觀點來看,卻並非如此。在神面前,不論奉獻的多寡,價格如何,只要是因愛神而作的,都蒙記念。神衡量的標準,不在獻上的多少,而在犧牲的多少。而且神是要人先把自己獻上給神,然後所獻的財物,時間,才有價值。而且從六十歲以外的成丁,每人要出半舍客勒銀子,所值並不算多;這只是證明被救贖的人,在神眼中有同樣的價值。所以人是看才能,看地位,在神的天平上,所衡量的是生命。(出三八:24-31)

聖所的材料,不但收入要核計,作甚麼用途,也要有清楚的交代。可見作神的工作,權責必要分明,神絕不容許含糊不清。作神管家的人,要準備向神交帳,神是輕慢不得的;而且對於人,也該行光明的事。(林後八:21)

 

成功的定義

凡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以色列人都照樣作了(出三九:32)

在荒漠廣袤萬里的曠野,出現穿著華美的祭司,金碧輝煌的會幕,那是多麼不協調的事!

但那是照著神的吩咐作的。拯救我們的主,是至高至榮的神,是配得敬拜的。祂的子民必須順從祂的旨意作成,不是憑自己的意向,理性的判斷,而是聽祂的話。

帳幕,就是會幕,一切的工,就這樣作完了;凡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以色列人都照樣作了…耶和華怎樣吩咐的,他們就怎樣作了。摩西看見一切的工都作成了,就給他們祝福。(出三九:32,43)

雖然,會幕的事工,不如中國萬里長城的偉大,不如埃及金字塔的巍峨耐久,也不如巴比倫的空中花園新奇;但那些建築的存在,是為了甚麼人的野心而作的?對人類歷史有甚麼貢獻?又是多少人的血汗代價?當時的獨裁者,自以為是立了萬世不朽之業,成了大功;不過,如果地面上根本沒有那些建築物,人類也不會有甚麼損失,活得更好的成分倒比較多些。至於說到在神的面前,更不過如蟲子作窩,全然沒有記念。

會幕的建造,就完全不一樣了。那是蒙救贖的群眾,為了愛神而作的,是出於神的愛為動力,不是為甚麼人的榮耀,而且全然不是勉強,更非用橫征暴斂,強迫勞工;而是照神的旨意作的,在神的面前永遠蒙記念。
工作完成了,不是為了任何人的榮耀,而是“歸耶和華為聖”,這才是真正的聖工。在那裏,看不見亞倫的名號,也沒有比撒列的旗幟,不是為頌讚亞何利亞伯的巧手妙想;特別使人注意的,是大祭司亞倫還有華美的聖衣,表示他在神面前事奉的特別地位,而全體公認的領袖摩西,卻甚麼也沒有。只是“這一切工作,都是以色列人照耶和華所吩咐摩西作的。”這是說,他是神啟示的來源,但他交代的清楚,不是出於他自己的智慧,絕不敢接受甚麼領導有方之類的稱頌。甚至耶和華親自任命他為全民領袖的時候,曾經吩咐他,亞倫要“以你當作神”(出四:16);有如此“奉天承運”的有力根據,在功成之後,他卻不要名就,更沒有自以為神。

摩西連開一個慶祝典禮都沒有。他看見工作作成了,以為是神的僕人該作的,奉耶和華的名給民祝福。這是神的僕人。

 

新的開始

第二年正月初一日,帳幕就立起來(出四○:17)

中國古時每逢新君即位,改朝換代,從那年的次一個正月初一日,另外開始元年,算是“新紀元”,稱為“改元”。

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後,第二年的正月初一日,就在西乃的曠野,照神的吩咐,立起會幕(出四○:17)。在埃及的時候,為人的奴隸,生活是為了法老;得神的救贖,從埃及出來,是新的開始。人沒有新生命的時候,是死在罪惡過犯當中,不能敬拜神;惟有得救的人,“在基督耶穌裏,靠著祂的血,已經得親近…進到父面前”(弗二:2,13-22),而且成為聖殿,不但可以敬拜,也作為聖殿的一部分,是神藉聖靈居住的所在。這樣,每天和全人的存在,就是敬拜。

立起帳幕,不止是空殼,也不是隨意安置各樣的器皿,而是一再說“照耶和華所吩咐”他的。這是開始新生活的原則。

基督徒得救以前的生活,是和別人一樣:“行事為人隨從今世的風俗,順服空中掌權者的首領,就是現今在悖逆之子心中運行的邪靈”(弗二:2);所過的生活,是違背神的規律,也就是混亂的生活。得救蒙恩以後,有了新生命,也開始新生活,“凡事都要規規矩矩的按著次序行”(林前一四:40)。從一個人的是否遵守神的規律,可以看出他生命的情形。

有了新生命,也行新道路的開始。曠野的路,是以色列人所未曾走過的,連他們的先人,出入埃及,也不是行這條路。基督徒所行的道路也是如此。我們不能從屬世的智慧,尋求行天路的指引;必須靠聖靈的引導,作我們的眼目。

每逢雲彩從帳幕收上去,以色列人就起程前往;雲彩若不收上去他們就不起程,直等到雲彩收上去。日間耶和華的雲彩是在帳幕以上;夜間雲中有火在以色列全家的眼前,在他們所行的路上都是這樣。(出四○:36-38)

我們可以想像,那榮美的景象:耶和華的會幕,在以色列全營的中央,有雲柱直達到天上,可以遠遠望見。他們無須計畫自己的行程,雲柱升上去的時候,他們就行動,雲彩在上覆蓋,蔭蔽他們,免除曠野烈日的炙曬;黑夜火柱的亮光,可以照明,可以引導,更可以使野獸不敢就近侵害。

就這樣,神的選民經過了曠野的道路,在神的引導保護之下,向著應許之地行進,行進。

-- www.AboutBible.net --
.于中旻 著 by JAMES C M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