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命記簡介

申命記的希伯來文卷名Haddebharim,是“話”的意思,取自第一章1節。希臘文七十士譯本作Deuteronomion,拉丁文則作DeuteronomionTouto,都是“重申律法”的意思,所以中文譯為申命記。

主旨:

一百二十歲將要離世的領袖摩西,諄諄告誡以色列人,要記得神的話,遵行而得福。

鑰節:

第六章4至5節:“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

書中的基督:

摩西預言說:“耶和華你的神要從你們弟兄中間,給你興起一位先知像我,你們要聽從他。”(一八:15)是指基督說的(一八:16-19;參徒七:37)。
摩西是基督三重職事的表像:他是先知(三四:10-12),是祭司(出三二:31-35),也是統治者,如同君王(三三:4-5)。
同於初生時被迫害,生命受威脅;同被本族所棄絕;同是拯救者,中保。摩西除了在米利巴水未尊主為聖外,為人品德無瑕疵。摩西有這樣多同基督相似的地方,是舊約聖經中基督最重要的表像。

摩西到了約但河邊,人生的路程將盡,向將進入應許之地的新生代,重申神的律法,也數算神一路的引導,人的敗壞,並神的信實和恩典。神是信實守約的神;神要兒女向祂忠心,盡心,盡性,盡意,盡力的愛祂,就可蒙福。不要因所得的恩典而心高氣傲;要世代敬畏神,住在祂的恩中。

 

  到何珥瑪

  你們要進去得這地(申一:8)

  神拯救以色列人,從埃及出來,是要領他們經過曠野,進入迦南應許之地。但是,他們竟然來到何珥瑪,遭遇到失敗,毀滅。要記得:是怎樣到了何珥瑪的。
在曠野屬肉體的以色列人,數達二三百萬,有許多各式各樣的問題;今天教會所有的問題,他們無一缺少。

  自相分爭

四百多年來,以色列人在法老的鞭子下戰慄作工,從沒有英勇反抗的記錄,連違命都不敢;但當他們發現摩西不是埃及人,不過是同族的弟兄,幾句勸導和睦的話,就使他們感覺受不了,而棄絕他。(出二:11-14)在出了埃及之後,不必再負重軛,作苦工,也沒有新的生活目標,在曠野無所事事,藉互相爭訟打發日子,管理這樣沒有紀律的自由亂民,成為極大的問題。摩西感到這是一項難擔的重擔,需要消耗他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處理那些無意義的事。(申一:12)

  要憑眼見

神應許把迦南地賜給以色列人:“已將那地擺在你面前,你要照耶和華你列祖的神所說的,上去得那地為業;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申一:19-23)但他們信不過神的話,只信自己的眼睛,要派人去觀察。

  怨言錯信

觀察的人回來了,而且帶來了迦南的出產為憑據。但他們還有問題;只相信自己對神的解釋:既然證明“神所賜給我們的是美地”,經驗過神撫養他們“如同人撫養兒子一般”,(申一:25,31)卻相信神是恨他們,這是甚麼邏輯?他們又相信敵人強大,不可能勝過;相信全體要被消滅,婦人孩子要被擄。神就照他們所願信的待他們:使那一代的人消滅在曠野,只有迦勒和約書亞,並婦孺進入迦南應許之地。(申一:25-39)

  自恃爭戰

神叫以色列人前進,他們不相信,違背神的命令。現在神不與他們同去,叫他們不要去,他們反而自恃其勇,要去爭戰了。要知道,神的兒女應當順從神的旨意,照神的方向,在神的時間,用神的方法;靠自己,就是失敗。(申一:41-46)
願以色列人的失敗,曠廢年日,作為我們行天路的警戒。

 

  三十八年曠野飄流

  到過了撒烈溪的時候,共有三十八年(申二:14)

  從何烈山經西珥山,到加底斯巴尼亞,只不過十一天的路程,起始很快;但從那裏往前,到鹽海(死海)東南的撒烈溪,其間的一段距離不遠,但以色列人竟走了三十八年。當然,這還是有好的嚮導,米甸人流珥的兒子何巴為他們的眼目,為他們引路(民一○:29-32)。他們是怎麼走的?

  要知道自己的地界

在神的旨意以外繞圈子,犯了許多的錯誤,在進到應許之地以前,可以使我們知道甚麼不是神的旨意。神要以色列人知道,西珥是神給以掃子孫為業的,亞珥是神賜羅得子孫摩押人為業的,亞捫人也有他們的地業。神的兒女不能羨慕別人,也不該妒忌別人為甚麼先得了地上的成就。(申二:4-5,9,19)

  勿以屬地福分為足

從出埃及,經曠野四十年,神都供應以色列人生活上的需要。在外邦人看來,這是很大的賜福;但對神的兒女來說,那是曠野的熬煉,是浪費了的年月,是違背神的懲罰。神實在養活了他們,他們所帶的牛羊,也滋生繁多;不過,得了普通的福,而倒斃曠野。屬神的人不應該以地上的福分為足,應在屬靈上求進。(申二:7)

  可從外邦人學功課

以掃是雅各的哥哥,摩押和亞捫的先祖,是亞伯拉罕姪兒羅得的後裔,都不是當地的原住民。以掃的子孫除滅了住西珥的何利人;摩押人除滅了原住的以米人;亞捫人除滅了散送冥人(利乏音人)。這三族的原住民,都像迦南地的亞衲人一樣,屬於偉人的體型;但都不是不能勝過的理由。神的子民豈不更當如此?哪能畏縮不前,沒有出息?(申二:10-12,20-23)

  體驗耶和華的大能

神子民有神的同在;神所賜的是剛強的靈,只要靠主奮勇前往,必然得勝。希實本王西宏,不容以色列人前進,就被完全除滅,“沒有一座城高得使我們不能攻取的”,真是得勝有餘;惟有神命定以外的,不能妄取。(申二:24-37)
聖經告訴我們:“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林前一○:13)神量過我們的信心,不會叫我們面對不能勝過的仇敵。信靠祂,不枉費年日,去得主應許之地。

 

  登毘斯迦山

  你且上毘斯迦山頂去,向東西南北舉目觀望(申三:27)

  四十年辛勞盡忠,現在眼見大功將成,神卻要摩西離開世界。姐姐米利暗死了,以色列的會眾,再也聽不到那位女先知音樂家的手鼓聲音;哥哥亞倫,在會眾眼前上了何珥山,最後一次永遠脫卸下大祭司華美的聖衣。
現在,碩果僅存第一代出埃及的領袖摩西,站在約但河岸邊,望著金黃色落日的餘暉,照在流水上。這一切是那麼的美好!如果,他的腳能踏在河那邊的土地上,該有多麼好!即使是短暫的時間也好啊!大祭司亞倫離開世界的時候,是一百二十三歲;摩西雖然已是一百二十歲的高齡,但眼沒有花,耳沒有聾,精神也沒有衰敗,為甚麼不能再留他三年在世上,繼續領導以色列人前進?
但神有祂一定的旨意。而且當摩西繼續祈求的時候,神不但不應允他,還向他發怒。(申三:26)這是多麼重要的教訓!如果你明白神的旨意了,還堅持自己的意思,並不是甚麼“恆切禱告”,而是頑梗悖逆。在摩西身上,我們看見在事奉開始的時候,他清楚知道,神差遣他往埃及去見法老,領以色列人出來,並且應許與他同在;摩西卻畏難推辭,一再表示自己不行。這看來似乎謙卑,卻是悖逆,神向他發怒(出四:14)。這次是在他世上事奉將結束的時候,他又不想離開,要再往前多走一段,因此又惹神發怒。可見在事奉神上面,順服是多麼重要的事。有誰向神剛硬而得亨通呢?耶和華說:

“罷了!你不要向我再提這事。你且上毘斯迦山頂去,向東西南北舉目觀望,因為你必不能過這約但河。你卻要囑咐約書亞,勉勵他,使他膽壯,因為他必在這百姓前面過去,使他們承受你所要觀看之地。”(申三:26-28)

神使用摩西到此為止,他的腳步也到此為止,約但河是他生命的界限。但神還要他作栽培約書亞的工作。不要以為事功必須由我手而成;不要存私心,以為肥水不入外人田,讓不成器的自己人接手。要聽從神的安排。
在毘斯迦的高處,可以看得更遠。神叫他看見應許之地的全景,比腳踏在那地上看得更為美好,而且看得到將來必遇的事,在以色列承受那地之前,就預先告訴他們。摩西在更高的地方,甚至可看到基督要如何成就救恩。何等的福分!

 

  記憶的重要

  所以今日你要知道,也要記在心上(申四:39)

  不論教育理論和方法如何的變化,記憶還是最基本的事。屬神的人最重要的是,知道神和記念神,就不至於作浪子,離開神,更不至於以別神代替耶和華。
拜偶像的人,是為要記念他們崇拜的對象。
主耶穌基督告訴我們說:“你的財寶在哪裏,你的心也在那裏。”(太六:21)這是說,如果你心有所繫,儘記著錯誤的東西,是危險的事。因為如果你常常思念一個東西,它也就會成為你的偶像。
人際關係出問題,常是由於在“知道”以先,就產生了感情,而時時記念,進而交託。人對偶像的崇拜,交託,也常常由於這種錯誤,逆序而行。就如人信託瑪門(錢財),對錢財委以終身,卻還不知道,不了解錢財是甚麼,錢財的功用,及其限制。這樣,就鑄成大錯。避免這種錯誤的方法,是常常記念神,不可忘記祂的一切恩惠。
摩西向以色列人,說明神教導他們的目的:

“這是顯給你看,要使你知道,惟有耶和華祂是神,除祂以外再無別神。祂從天上使你聽見祂的聲音,為要教訓你;又在地上使你看見祂的烈火,並且聽見祂從火中所說的話。…你要知道,也要記在心上:天上地下惟有耶和華祂是神,除祂以外再無別神。”(申四:35-36,39)

我們信神,知道祂,信託祂,記念祂。這是正確的教育順序。這是神的教育程序。摩西呼天喚地的作見證,是向百姓說明,神特別揀選他們,向他們啟示祂自己,都是要幫助他們的記憶,知道祂是唯一的神,惟獨對祂敬拜,惟獨向祂效忠。
神頒布誡命的開始就宣告:“我是耶和華你的神,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出二○:2-3)這是最簡單的事實,這是最基本的誡命。但是,以色列人從開始就不會記得,常常違背這誡命,豈不是最奇怪的事?
人的記憶是有選擇的。人要記得神,必須先愛神,必須時時思想祂,愛慕祂的話。所以愛神敬畏神的人,常是記得神的話的人。詩人說:“我將你的話藏在心裏,免得我得罪你。”(詩一一九:11)記憶為神的話充滿,就會留下良好的記憶。

 

  宗教與得福

  你們要聽,可以學習謹守遵行(申五:1)

  不少人說:“基督教不是宗教!”如果不信的人這樣說,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們對信徒常是歧視,毀謗,原不足怪。可是,信徒有的也這樣說,反以為唱屬靈高調,而自鳴得意,才真是奇怪的事。
實際上,神從來沒有想到,只召集一批人,或只救贖一批人,就把他們放在一邊,算是大功告成。“從前所寫的聖經,都是為教訓我們寫的。”(羅一五:4)如果你不以聖靈所啟示的聖經是多餘的,如果你相信聖經,也讀聖經,就表明你相信基督的教,而且也肯受教,就會有希望進步。
以色列的失敗,亡國,就是因為忽略了宗教教育;嚴格說來,“宗教教育”是重複語詞:因為“宗教”的意思,是宗從和教育。因此,不可能有不教育的宗教,而且受了教育,還要宗從。被擄流落異邦的猶太遺民,雖然失去了國土,卻收穫了教育;他們不僅從失敗的經驗,知道了違背神的苦果,而且在被擄到的地方,建立起會堂,成為永久的教育機構,奠立了猶太教的基礎。
摩西不單是神使用的偉大立法者,也是偉大教育者。他對會眾說:“以色列人哪!我今日曉諭你們的律例,典章,你們要聽,可以學習,謹守遵行。”(申五:1)
在這裏,摩西列舉了教育法則:聽,是教育的開始,“信是聽來的”(羅一○:17),聽了領受;學習包括默想,記憶,寫下來,研討;但不止要聽在耳朵裏,學在心中,還要謹守遵行,把所聽所學的,“實在行出來,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雅一:25)這才是完備的教育。
不過,教育不能代替生命,但教育可以引至屬靈的生命,而且有了生命,更需要教育。
受猶太教育的以色列人,如果他們能謹守遵行神的話,雖然不能得著救恩和永生,但可以得著神賜地上的福分。但肉體軟弱,不能遵行,不能成就律法的義;但律法“叫人知罪”。學習了律法的標準,卻不能遵行達到律法“善”的標準,叫保羅發現“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羅三:20,七:18)這樣,是宗教使人知道善的標準,知道自己的問題,而仰望耶穌基督的救恩。

 

  聽啊,以色列!

  耶和華我們神是獨一的主(申六:4)

  神藉著祂的僕人摩西,在這裏特地大聲宣告,這最重要的信息,要把這信息喊進人的耳朵裏,喊進人的心裏,喊醒沉睡的人,並後世的人:“聽啊!”,是要人注意,留心聽!

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申六:4-5)

這仿佛是猶太教的基本教義,被稱為Shema,希伯來文是“Sh’ma Yisra’el, Adonai Eloheinu, Adonai Ekhad.”六個字;因為以Sh’ma(“聽”的意思)“聽,以色列!”開始,所以如此稱呼。猶太人每天要念四次:兩次在早禱時,一次在晚禮拜,最後一次在入睡前。在臨終的時候,也要誦念。
主耶穌在世的時候,曾回答律法師的問難,稱這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太二二:34-40)
人如果以愛神為基本生活目標,時時“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詩一六:8),就是把全靈魂,心意,和一切所有的,都傾注在神的面前,專為愛神而生活。凡事尊主為聖,注定這一目標,不論行甚麼事,都不會差失。
當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的時候,當地的原住民,和四圍的外邦人,都有許多種類的偶像,作崇拜的對象。神是忌邪的神,所以嚴囑祂的子民,不可效法他們的行為,單要記念神的恩典,事奉祂。從那時到現在,不但有許多看得見的偶像,還有各樣看不見的東西,會佔我們的思想,要我們效忠,使我們愛它;這就成為偶像,代替神當有的位置,這些都是神所恨惡的。因此,神的子民必須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申六:5),專一愛祂。
使徒保羅告訴哥林多的教會說:“我為你們起的憤恨,原是神那樣的憤恨;因為我曾把你們許配一個丈夫,要把你們如同貞潔的童女,獻給基督。我只怕你們的心或偏於邪,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純一清潔的心,就像蛇用詭詐誘惑了夏娃一樣。”這表明屬主的人,應當專心愛祂(林後一一:2-3;詩九一:14),不能在主以外別有所愛。如果常存專一愛主的心,不論作甚麼事,都不會違背祂,不會把別的代替耶和華。

神是忌邪的神,看別有所愛的人是“淫婦”(雅四:4),這是何等絕對的要求!求主使我們記得,是專屬祂的。

愛與恨

可憎的物,你不可帶進家去(申七:26)

愛與恨是兩種強烈的情感。神向我們所要的,是純潔不雜的愛,不容許攙有任何別的東西。
神對於我們的愛,也是純全的。“耶和華專愛你們…只因耶和華愛你們”(申七:7-8)。
我們生活的世界,沒有甚麼是純的,必然帶有一些雜質。人與人的關係,也是如此,多少總有彼此利用的成分,或附帶有甚麼條件。因此,人間的關係,很少持久不變的。但神愛我們不是這樣,完全是為了我們的好處。
人不專一信靠祂,所以不能了解神的心意,以為神的要求是過分的。
神吩咐他們,征服了應許之地以後,要持守聖潔,甚麼都不要沾染。人的理性會說:“物質的東西是中性的,所以是無罪的,用之於惡則為惡,用之於善則為善。不拿來利用,豈不是可惜?”擄掠了當地人所造的偶像,以為是人手所造的,誰都知道它不是真神,又有藝術價值,何不保存起來,作裝飾的用途?起初或者沒有問題,但久而久之,會變成崇拜的對象。因此,神警誡祂的子民:“可憎的物你不可帶進家去;不然,你就成了當毀滅的與那物一樣。你要十分厭惡,十分憎嫌,因為這是當毀滅的物”(申七:26)。
不可帶進家去,是要完全分別,不可給魔鬼留地步。神不必說:“不可向仇敵投降!”那是誰都知道的事;但是把當毀滅的物帶進家去,慢慢就會帶進心裏,成為網羅,使人陷在其中,終於違背神,而惹神的忿怒。
神要祂的子民,與迦南地的人民分別,是因為愛他們;不願他們跟從迦南人崇拜偶像,以至滅亡。信徒不加警惕,留下罪的根源,就必要受害。
屬神的人,最大的福分,是神的同在,所以能得勝仇敵。神曾應許亞伯拉罕說:“我是你的盾牌,是你極大的賞賜。”(創一五:1)那是因為亞伯拉罕拒絕了所多瑪王的引誘,不跟他建立關係,不接受他的財物。如果他接受了,就是不分別為聖,看來是非常有利的,卻必然失去了神的保守和賜福,反而成為當毀滅的,是最大的損失。
金銀要厭惡,財物要憎嫌,只愛神,存心討祂喜悅。

 

  比民食更重要的

  使你知道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申八:3)

  作兒女的,常不能體會父母的心意,不以管為教,甚至以為是恨他們。以色列人在四十年曠野的功課,也不曾使他們明白神的愛;他們不止一次的發怨言說:“耶和華因為恨我們,所以將我們從埃及地領出來。”(申一:27)這顯示人的心何等愚昧,難以明白神。
以色列人在曠野四十年,他們沒有田地,也不曾耕作,不曾收成;神從天降嗎哪,供應他們的需要。這是何等的愛,何等大而持久的神蹟!神的僕人摩西,追述這一切事蹟,特地向他們講解神的心意:

耶和華你的神在曠野引導你,這四十年,是要苦煉你,試驗你,要知道你心內如何,肯守祂的誡命不肯。祂苦煉你,任你飢餓,將你和你列祖所不認識的嗎哪賜給你吃,使你知道,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裏所出的一切話。(申八:2-3)

原來神用嗎哪養活他們的身體,是要顯明他們的心!
嗎哪是新的食物。神作一件新事,從天降下嗎哪,是他們列祖所不認識的,超越人的經歷。有些人以為凡自己不知道的就是不對的。只有當他們飢餓的時候,才肯感恩接受就得到充飢和好的營養。正如主耶穌是從天降下生命的糧,賜生命給世界的;世人因為不認識,是與他們傳統經驗不同的,就不接受祂。惟有飢渴慕義的人,才可得著恩典。
嗎哪是不勞而獲的。不是誰去勞力耕種,栽植的結果。正如神的恩典,不在乎人的努力,只在乎施恩典的神;人單純相信神的話,早晨出到帳棚的外面,就可以收取。這樣,沒有人可以在祂面前自誇。
嗎哪是每天供應的。以色列人要聽神的話,每天去收取嗎哪。如果沒有信心,以為今天沒有嗎哪可以收取,就坐在帳棚裏,結果就失去今天的糧食。如果擔心明天不知如何,今天盡量多取,所積存的就變壞了。神叫他們在第六日收取加倍的嗎哪,第七日安息;那天出去找嗎哪,必然空手回來。所以嗎哪雖然是從天降下,卻不是沒有控制的,都在神完全的管理下。這就是義人因信活著的生活。
曠野嗎哪的經驗,是要我們看見神,信靠祂,順從祂。

 

  醫治自義

  你進去得他們的地,並不是因你的義(申九:5)

  自以為義是靈命的重病絕症,必須徹底治療。如果任其滋長,就生出驕傲,敵擋神。在領以色列人進入迦南之前,知道人心的神,先向他們說明:

“你心裏不可說:‘耶和華將我領進來得這地,是因我的義。’其實耶和華將他們從你面前趕出去,是因他們的惡。你進去得他們的地,並不是因你的義,也不是因你心裏正直…”(申九:4-5)

人的罪得神赦免以後,還有時會想起來。這並不是神又反悔了,也不是主耶穌救贖的功效失去了,而是神允許聖徒記得自己的敗壞軟弱。
神對以色列人說:“你當記念不忘,你在曠野怎樣惹耶和華你神發怒。”(申九:7)記憶的功能,是記得神的恩典;同時也記得自己的敗壞。
常話說:赦免也忘記。不錯,神赦免我們的罪,就不再記老帳,向人追討。但我們的經歷,常是記得先前所犯的罪。有時,這樣的記憶,是非常不愉快的事,會使我們一段時間情緒低落,恨惡自己。但神也允許這樣的事發生,是叫我們學習不可驕傲自義,以為是自己配得的,是好行為的工價。如果那樣失去感恩的心,就是遠離神的開始。浪子離家的開始,是在他心中起念:“我配得”(路一五:12),從此就走下坡路了。
彼得記得在聖山見過主的威榮(彼後一:14-18),當然也記得他自己如何錯誤。保羅在寫給教會和同工的書信中,幾乎每次都記得提自己的軟弱(林後一一:30-33;提前一:13)。這樣他才可以說:“我從前逼迫神的教會;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林前一五:9-10)
保羅被主重用,為主受了許多的迫害,“比眾使徒格外勞苦”,建立了許多教會,打了美好的仗,跑了當跑的路,至今仍然是影響世界,改變世界的重要人物。他真可以自誇,可以說我是“何等人”,可以自我崇拜,也受人崇拜了。但是他記得自己的敗壞,而得神赦免,都是蒙神的恩典,就可以時常謙卑,在主的面前俯伏。
記得自己的本相,可以保守在主恩典中,使我們知道,離了主不能作甚麼,也就不敢離主去作浪子了。

 

  潔心愛主

  耶和華你神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申一○:12)

  我們有時送禮物給人,會弄錯了時間,對象。盛夏送人重裘,嚴冬送人羅扇,多半不會有人欣賞;有時男女老少送的混亂了,還會使受者以為是有意的侮辱。
人的錯誤是常以為自己能給神甚麼,卻沒有先弄清楚神所要的是甚麼。這不是好笑的事,是嚴重的問題。
摩西在將行完人生道路的時候,向他所領導的群眾說:

“以色列啊!現在耶和華你神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敬畏耶和華你的神,遵行祂的道,愛祂,盡心盡性事奉祂…為要叫你得福。”(申一○:12-13)

神所要的是聽命遵行。神叫摩西鑿出兩塊石版,神親自用指頭寫上了十條誡命律法,該是何等神聖的。但是,當摩西從何烈山下來,看見以色列人在開拜金牛犢大會,就發烈怒,把法版摔碎。(出三二:19;申一○:2-3)若不肯聽從神的話,空有法版何用?神並沒有責罰摩西,只吩咐他另造法版,神自己重新寫過,要祂的子民遵行。
神所要的是真實事奉。“耶和華將利未支派分別出來,抬耶和華的約櫃,又侍立在耶和華面前事奉祂,奉祂的名祝福”(申一○:8)。真實的事奉,是以耶和華為產業,為最愛的。
神所要的是完全信靠。神不是在地上尋找好人,看人有甚麼長處,如果那樣,祂必然失望。神知道人的情形;但祂“喜悅你的列祖,愛他們,從萬民中揀選他們的後裔,就是你們,像今日一樣。”(申一○:15)
神所要的是清潔的心。“你們要將心裏的污穢除掉,不可再硬著頸項。”(申一○:16)人的問題是心裏污穢,神不能住在裏面;必須清心,才可以見神。
神所要的是專愛事奉。人的問題是愛在神以外尋求倚靠;但神要我們專愛祂,專靠祂,事奉祂。因為惟有祂是可靠的,惟有神能賜福,祂所要的是祂的子民得福。(申一○:20)人不能給神甚麼,因為我們所有的都是從祂而來,祂是萬福之源。
幾百年之後,神再藉先知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六:8)只有專愛神的人,才可以與神同行,遵行神的旨意,在地上過公義的生活。

 

  神的眷顧

  從歲首到年終,耶和華你神的眼目時常看顧(申一一:12)

  人的努力與神的看顧,是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
神即將引祂的子民,進入應許之地。展望將來,卻要他們思想過去在埃及地的生活:

你要進去得為業的那地,本不像你出來的埃及地;你在那裏撒種,用腳澆灌,像澆灌菜園一樣。你們要過去得為業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潤之地,是耶和華你神所眷顧的,從歲首,到年終,耶和華你神的眼目時常看顧那地。(申一一:10-12)

神在這裏,告訴祂的子民,過到約但河的那邊,將要踏進新的地界,要準備過另一種生活方式。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驗是非常重要的。不過,固守陳舊的經驗,會成為我們進步的攔阻;舊的經驗,不足以應付新的形式。在屬靈方面,更是如此。
神告訴他們,在埃及尼羅河三角洲的平原上,是生活在傳統的農業文化裏,像其他人本文化一樣,要靠人的努力,用腳踏桔槔,汲水澆灌,種作才有收成。在那裏,菜園出產以色列人不能忘懷的黃瓜,西瓜,韭菜,蔥,蒜(民一一:5)。不過這是很辛苦的工作經驗。進入應許之地,情形就不一樣了。當時巴勒斯坦的灌溉系統,並不發達,那裏是看天時耕作。
在播種前後,需要降下秋雨,才可以生長;在春天收成之前,需要有春雨,才可以使麥子秀穗結實。但如果久旱不雨,地就不出土產。因此,神吩咐他們,要聽從神的誡命,盡心盡性事奉祂;“我必按時降秋雨,春雨,在你們的地上,使你們可以收藏五榖,新酒,和油,也必使你吃得飽足,並使田野為你的牲畜長草。”(申一一:13-15)這是說,他們的生計,是跟敬拜神相連的,真是靠天吃飯,順從神而得存活。如果違背神,神的賜福就止住了,“使覆你們的天如鐵,載你們的地如銅”(利二六:19),不降下雨來。
以後,以色列的惡王亞哈,崇拜假神巴力和亞斯他錄,以至神使遍地乾旱三年六個月,直到先知以利亞責備亞哈,向巴力假先知挑戰,顯明耶和華是神,天就降下雨來,地也生出土產。(王上一八:16-45;雅五:17-18)
願我們學習過敬畏主,愛主,仰望主的信心生活。

 

  神的選擇

  奉到耶和華你們神所選擇要立為祂名的居所(申一二:11)

  人常有各自的意見,意見不同的時候,至少是有的不對;意見相合的時候,也可能都不對。
摩西奉神的命,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在曠野四十年,經驗了以色列人太多的悖逆敗壞,在他們將要渡過約但河的時候,特地警誡他們:

今日在這裏所行的,是各人行自己眼中看為正的事,你們將來不可這樣行…那時,要將我所吩咐你們的燔祭,平安祭,十分取一之物,和手中的舉祭,並向耶和華許願獻的一切美祭,都奉到耶和華你們神所選擇要立為祂名的居所。(申一二:8,11)

人在許多的事情上,都很會聽別人的意見,有時是尊重專家的知識,有時是為了怕負後果的責任,出了事可以往別人身上推。當然,也有人愚而自用,永不肯承認自己有不懂的事。不過,比較起來,這些都是微小的事。但在最大的事,宗教上面,就很容易以為自己的意見都是對的,或盲目的跟著別人跑,雖然他們都不知道當行的路。如果身體有了毛病,要很慎重的找可靠的醫生診治,被找的人也不敢輕易亂動手;但對於靈魂永遠的大事,卻又非常草率從事。
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耶和華的帳幕,有好一段時間是在示羅;以後,神選擇耶路撒冷,建立聖殿,作為祂立名的居所。不過,無論是聖殿建成以前或以後,人都有自己敬拜的意見: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在山林高處設立“丘壇”,在那些地方獻祭燒香,理由可能是為地區的方便,或簡單的不必理由,就是我以為這裏更好。到王國分立的時期,為了政治利益,耶羅波安在伯特利設了對立的宗教機構。以至更晚的時候,撒瑪利亞人為了種族成見,還以為該在基利心山上拜神。加上有些宗教人,以為是圖利的途徑,作起職業神棍,吸引人參加容易的組織。可見人對於宗教的事,多麼容易盲目熱心,又多麼堅持自己的意見。只是這些人敢於這樣作,是因為根本就不認識主,主也不認識他們,瞎子領瞎子,終於一同落在坑裏。
神的兒女要謹慎分辨,到神立名的居所敬拜,奉獻;就是信仰合於真理,分別為聖,有主同在,顯出榮耀的地方。在那裏,才可蒙神賜福。

 

  神的試驗

  這是耶和華你們的神試驗你們(申一三:3)

  神揀選祂的子民,不是因為他們有甚麼好;相反的,神深知他們的敗壞,知道他們容易被引誘走偏入迷,離開真神。既然如此,為了保護他們,就該把他們放在深山密林,免得有被誘騙的危險,豈不是安全穩妥?
相反的,神允許祂的子民中間,有先知,或作夢的起來,不僅編造謊言,還能顯神蹟奇事,要看他們的反應如何:會不會分辨,要不要跟從。為甚麼神會這樣作?

因為這是耶和華你們的神試驗你們,要知道你們是盡心盡性愛耶和華你們的神不是。(申一三:1-3)

人生活在現實裏,對於明天沒有把握,甚至連下一分鐘發生甚麼事,都無法知道。因此,極想知道未來的事。只要能得到一個答案,甚至不在乎其是否正確,都感到滿意,似乎就可以定下了心;很奇妙的,他們不一定作甚麼去改變將來,只是想抓住一點點希望,或是為失敗找好借口。這種趨向,只能解釋為人的奇怪性格;那是由於離開神以後,就活在不確定中。
人有需求,所以就有供應。這支配市場的基本供求律,不但在物質方面,在屬靈方面也是如此。於是,預言未來,是最早的行業之一,這類的書,也充斥市場。還有一種現象:在各不同文化中,都流行觀星象,不求搞好近在眼前的自己,而去看遠在天際的星兒,豈不是很可怪的事?
還有受鬼魔役使的假先知,像亞哈的宮廷先知西底家等,他們的“太監神學”,以討王喜悅為原則,怕人不怕神,說假預言,自然不能成就(王上二二:11-12)。先知耶利米對哈拿尼雅說:“先知預言的平安,到話語成就的時候,人便知道他真是耶和華所差來的。”(耶二八:7-11)哈拿尼雅只看人民的意向,討人歡喜,說假預言,所以不能成就。
但是,跟魔鬼合作,有時所說的也有應驗的可能。以色列的王掃羅,在神不指示他前途的時候,去找隱多珥的女巫;魔鬼假託撒母耳,指示他戰爭必敗,而且他就要被交在非利士人手裏,在陣上崩逝。(撒上二八:19)結果正如此成就。但那仍然是交鬼,顯然違背神的話。
所以不管魔鬼弄甚麼奇事,不管它的差役如何滿足人的好奇心,總要堅持神的話,以神的忌邪為心,棄絕一切邪惡。

 

  學習敬畏神

  這樣你可以學習時常敬畏耶和華你的神(申一四:23)

  信仰與生活,是不可分開的。有的信徒把敬拜生活和社交生活分開,甚至互相矛盾,是不健全的現象。
神的子民蒙揀選,因信而得到救恩,這存在的關係是永久的;但還要在生活上學習敬畏神。簡單說,就是神所吩咐不要作的,要禁絕不作;所當作的,要盡力去作。
現代的人都承認,摩西是偉大的立法者,但沒有人以為他是科學家。不過,看他所吩咐以色列人,可吃與不可吃之物的條例,綱列目張,條理分明,比亞理斯多德卻早了約一千年,顯明神的創造是“各從其類”。照我們今天的理解,是為了衛生的理由,是為了叫神的子民分別為聖;但對當時的以色列人,誡命就是為要知道,接受,遵行。(申一四:1-21;利一一章)這是敬畏必須有的表現,不容許少於這些。接下去又說:

你要把你撒種所產的,就是你田地每年所出的,十分取一分;又要把你的五榖,新酒,和油的十分之一,並牛群羊群中頭生的,吃在耶和華你神面前,就是祂所選擇要立為祂名的居所。這樣,你可以學習時常敬畏耶和華你的神。(申一四:22-23)

這是聖經中記載獻十分之一的吩咐。其特別的意義是說:這不僅是神的命令,字句後面的原因,是為了叫人在這上面學習功課,知道如何敬畏神。神並不看重物質,而是看重人敬畏祂的心。在舊約時代,是要獻祭的;但神看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
當收取了各樣的土產,帶到耶和華面前獻上,同時獻上的是自己的心:“因為得貨財的力量是祂給你的”(申八:18),所以要將從主而得的獻給主,而且要獻最好的,最先奉獻。
這敬畏神的心,比所獻的財物更要緊。人可以沒有敬畏的心而奉獻;但奉獻可以使人學習敬畏神,這才是神所要的。
可惜,當以色列人遠離神的時候,他們把有殘疾的,不好的給神,再下去就不肯奉獻了;以至利未人的生活,無人供應他們。民眾不顧神的殿,利未人只好離開事奉的崗位,各顧自己的生活了,聖殿因此不能不荒涼!
今天,教會的情形也是如此。信徒應該藉順從神的命令,學習敬畏神,教會才可以興盛。

 

  愛心與鬆手

  總要向你地上困苦窮乏的弟兄鬆開手(申一五:11)

  神願祂的兒女,經濟機會均平。神的兒女“愛你的鄰舍如同自己”,也必然使經濟機會均平。使徒保羅寫信給哥林多教會,論到供應缺乏的聖徒說:

你們的富餘現在可以補他們的不足;使他們的富餘將來也可以補你們的不足,這就是均平了。如經上所記:“多收的也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林後八:14-15)

這裏所引的經文,是以色列人出埃及在曠野的路上,神降嗎哪供應他們每天的需要,是教導他們信靠神,不可貪心。
神又吩咐以色列人:“你弟兄中若有一個窮人,你不可忍著心,揝著手,不幫補你窮乏的弟兄。”(申一五:7)信仰是各人心裏的事,但信仰的表現是在手上。
有愛心,必須表現於行動,有張開的手。正像每第七天是安息日,不必收取嗎哪,神也定每七年的末一年,是豁免年,要豁免弟兄所欠的債,鬆開手不再追討。神是良善的神,祂是愛,祂也願祂的兒女彼此以愛相待。
同樣美好的一個條例,也表現出愛。如果一個貧窮的希伯來男人或女人,被賣給你作奴僕,在服事六年之後,第七年要任他自由出去,這是律法;但在律法之外,還要表現愛心,不讓他空手出去,送給他豐厚的物品,因為神已經賜給了你豐富的恩典。愛必有愛的感應。愛的吸引,會使人作自由的選擇,不要自由,而甘願永遠服事主人,不願意離開;“你就要拿錐子,將他的耳朵在門上刺透,他便永為你的奴僕了。你待婢女也要這樣。”(申一五:12-18)如果他要離去,就任他自由。這是多麼美好的愛的圖畫!窄心吝手的人,總不會使人受感動而不願自由。
但人的本性是敗壞的。蒙了神豐厚的恩典,赦免我們一切的虧欠,以至千萬銀子那麼多,卻為別人欠我們區區的十兩銀子,而掐住人的喉嚨,不肯放手寬容(太一八:21-35)。這是神所不喜悅的。
求主使我們明白“神的恩慈和嚴厲”(羅一一:22)。既然蒙神的愛,就當向人顯出愛心,肯鬆開手。基督徒的畫像,不應該有自私的色彩;因為“知道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看祂在十字架張開的手,就沒法過與祂相反的生活。

 

  築壇與栽樹

  為耶和華你的神築壇,不可在壇旁栽甚麼樹木(申一六:21)

  我們看神律法的規定,有時感到奇怪,甚至以為煩瑣;因為詳細注意到細微末節,似乎不給人甚麼自由。那正是如此。因為神比人更知道人的敗壞,如果給人去自己裁奪,自由極容易成為放縱情慾的機會,以至陷於犯罪墮落。
看看這一條律法:

你為耶和華你的神築壇,不可在壇旁栽甚麼樹木,作為木偶;也不可為自己設立柱像,這是耶和華你神所恨惡的。(申一六:21-22)

築壇敬拜耶和華,當然是好的事。亞當敬虔的後裔,塞特的兒子以挪士開始,“人才求告耶和華的名”(創四:26)。
到洪水過去了,潔淨後的大地上,只有挪亞一家。“挪亞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拿各類潔淨的牲畜,飛鳥,獻在壇上為燔祭。”(創八:20)這不是神所要求的,全出於人感恩的心。
神呼召亞伯蘭,從拜偶像之地出來,往神應許之地去。在示劍地向他顯現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亞伯蘭就在那裏為向他顯現的耶和華築了一座壇。(創一二:7)這不是出於神的命令,而是出於人感恩的心。
以後,神給亞伯蘭改名為亞伯拉罕,因信在老年的時候,生了應許的兒子以撒,也是築壇求告神。以撒的兒子雅各,就是以色列,照樣是築壇求告神的人。
以色列和全家下了埃及,在那裏過了四百三十年,又在曠野路上飄流四十年,差不多五百年的時間過去了,一切有了很大的改變。巴勒斯坦的原住民,更趨向異教偶像崇拜。神特地囑咐祂的子民,在過約但河以後,要謹慎與他們分別,不可在信仰上跟他們混合,以至隨從外邦人行邪淫。
異教的崇拜偶像,常是在樹叢中築一座壇,用樹幹雕刻成亞斯他錄的偶像,用石頭作成巴力的柱像;他們向偶像獻祭狂歡的儀式,是與行淫分不開的。
以色列築壇敬拜的耶和華,是聖潔忌邪的神,不容許祂的子民在壇旁栽植樹木,或立石柱;縱然起初是只是形式上的相同,久之必然趨邪,發展成混合宗教,惹神的忿怒。
今天神的教會,同樣的應該以神的忌邪為心,不容異教文化,或人的意念思想,滲入混合,務必持守信仰的純潔。

 

  領袖學

  你總要立耶和華你神所揀選的人為王(申一七:15)

  領袖學不只是在上的統御的方法,也是被領導的人所應當知道的。在這裏,神吩咐祂的子民,包括作領袖的和被領導的人民,都應當謹慎遵守:

你總要耶和華你神所揀選的人為王;必從你弟兄中立一人,不可立你弟兄以外的人為王。只是王不可為自己…他登了國位,就要將祭司利未人面前的這律法書為自己抄錄一本…(申一七:14-20)

神的子民與外邦人不同,所立的王也有不同的標準;這是說,揀選領袖須要照神的心意。外邦人立王是講究王家血統,看出身,看才幹;有時須要在本國以外,才可以尋找得到比較“傑出”的人才。但是神的標準,是要:
1. 出於神的旨意,2. 屬於本國的人。
雖然人看為好,如果不是出於神的旨意,神說:“他們立君王卻不由我,他們立首領我卻不認。”(何八:4)這樣的領袖,是照著自己的意願作事,膽量越壯,越任意妄為;才能越大,為害也越大。這樣的領袖,自然不是國家之福。如果不是屬於本國的人,不僅不會真心尋求本國的利益,更不知道甚麼是真實的利益;因為其信仰不同,不會真正尋求真神,結果必然將人民領到罪中。在以色列歷史中,進口外邦王后,總是帶來邪惡的異教風俗,敗壞神子民的信仰,以致受神咒詛。
今天神的教會中,也必須堅持這原則:所有的領袖,必須照神的旨意,不是照人的標準;必須有屬靈的生命,不是隨便叫屬世的人來領導教會,把教會帶入敗壞的境地。
至於作領袖的人,所要避免的是“為自己”。為了自己的榮耀,君王會要人民回埃及去,買進高頭大馬,威風十足;為了自己,滿足情慾,就增加後宮佳麗,嬪妃多起來;為了自己貪婪,就積聚金銀,愛地上的豐富。神知道人的不可信賴,連最好的領袖,也需要神的話作指引;因此吩咐君王登位第一要緊的事,是抄錄一份律法書,以作為行事判斷的標準,遵守不可偏離。同時要知道君王的責任,是服事當世的人,不是要奴役人民。羅波安王就是因為心高氣傲,沒有“服事”的心志,弄得國家分裂(王上一二:7,14)。
願我們照神的心意,學習領袖學。

 

  那先知

  從你們弟兄中間給你們興起一位先知像我(申一八:15)

  施洗的約翰被希律王下在監獄裏,真似是日暮塗窮;但他還存著盼望,差人去問主耶穌說:“那將要來的是你嗎?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路七:19)
當眾人聽了耶穌的講道,見祂所行的神蹟,有人說:“這真是那先知。”(約七:40)
他們這樣的想法,是反映在一千多年前,神對以色列人的應許,一直沉留在他們的記憶裏。
在各不同的古老文化中,先知都有特殊的地位。不過神藉摩西曉諭祂的子民,不可仰望那些宣稱“預知未來”的人,而是應許要賜給他們一位先知,這位先知是從神來的:

“耶和華就對我說:‘…我必在他們弟兄中間,給他們興起一位先知像你,我要將當說的話傳給他,他要將我一切所吩咐的,都傳給他們;誰不聽他奉我名所說的話,我必討誰的罪。’”(申一八:17-19)

耶和華所應許的,這位像摩西一樣的“先知”,
是神所興起的,不是人所設立的。後來猶太教墮落到一種程度,不必再講甚麼選召,先知變成了一種低賤的口舌行業,“若有人心存虛假,用謊言說:‘我要向你們預言得清酒和濃酒!’那人就必作這民的先知。”(彌二:11)但神的應許沒有改變。
是在“他們弟兄中間”興起的,也就是說:“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約四:22)。所以不要隨便聽信,甚麼撒瑪利亞彌賽亞,東方彌賽亞,另一種文化的舊約,都是鬼魔濫言。
神將當說的話傳給他。“神所差來的,就說神的話”;而且只有主耶穌能說:“我沒有憑著自己講;惟有差我來的父,已經給我命令,叫我說甚麼,講甚麼,我也知道祂的命令就是永生。”(約一二:49-50)
人必須聽信他奉神的名所傳的信息。主耶穌說過:“棄絕我,不領受我話的人,有審判他的,就是我所講的道,在末日要審判他。”(約一二:48)
因此,摩西所預言的,神所興起的那一位“先知”,惟有神的兒子主耶穌基督才合格;祂是彌賽亞,是世界的救主,信從祂才可以得著永生。願我們接受祂,惟獨傳揚高舉祂。

 

  不可挪移地界

  不可挪移你鄰舍的地界,那是先人所定的(申一九:14)

  人常喜歡侵越別人的地界,擴張自己,叫別人吃虧。挪移地界而縮減自己疆域的事,恐怕從來未曾有過。

  挪移地界是設定新界

“你先祖所立的地界,你不可挪移。”(箴二二:28)先祖設定的地界,是出於共同的協議,有承續遵守的義務。承受地業的後人,也承受先人所設定的義務。有的後人起來爭議,就挪移原有的界限,而另行單獨設定新的界標,這是不合真理的行動,必須禁止。
聖經的真理,是神早就立定,吩咐先聖遵守的。因此,聖經常提到神與亞伯拉罕立約,與大衛立約,表明神是信實守約施慈愛的神。聖徒必須“為從前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竭力的爭辯”(猶:3),就是神要我們堅守地界,不容假道異端來侵入,另立新的界說,吸引人跟從他們,以至走背道滅亡的路。

  挪移地界是欺凌弱小

聖經說:“不可挪移古時的地界,也不可侵入孤兒的田地;因他們的救贖主大有能力,祂必向你為他們辨屈。”(箴二三:10-11)侵越地界,欺凌弱小,不僅是錯誤的行動,而且是得罪神的事,不敬畏為孤兒伸冤的神。這是極沒有愛心的,是不敬虔的事。聖經說:“在神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雅一:27)所以聖徒應當有愛心,不可逾越界限,佔人的便宜;也要保守界限,不染世俗的罪惡。

  挪移地界是貪心強取

約伯是正直公義的人,他見到不義就氣憤不平:“有人挪移地界,搶奪群畜而牧養”(伯二四:2),他認為是神該刑罰的罪惡。人應當以已有的為足,因為那是有主權的神所賜給我們,交託我們的。“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六:6-10)貪欲擴張挪移地界,就是離了原來真道的界限,自以為得利,卻不知陷入罪中,將有無盡的悔恨。
最重要的是,神所設定的,人不可隨意更改。願我們敬虔知足,會常常感恩說:神“用繩量給我的地界…實在美好。”(詩一六:6)在界限內,不挪移古時設立的地界。

 

  宣而後戰

  你們今日將要與仇敵爭戰(申二○:3)

  神教導祂的兒女,要作爭戰的準備。
在爭戰以前,應有正確的認識。爭戰當然要面對仇敵,但要記得,你是站在神一邊:“你出去與仇敵爭戰的時候,看見馬匹,車輛,並有比你多的人民,不要怕他們;因為領你出埃及地的耶和華你神與你同在。”(申二○:1)
神兒女的裝備並不比敵人優良,物質條件並不比敵人好。敵人有高大的戰馬,以色列人只有迦南地出產矮小力弱的驢,和用於農作的牛;敵人有鐵的戰車,以色列人沒有。在面臨強敵的時候,只有希望造成人數上的優勢,還可以得勝。
但神全然不是以算術為戰術。神不怕人少,反怕人太多;當人的數目越少的時候,神的大能越更彰顯。因此,我們不僅要看有多少人參與了神的軍隊,更要看有多少人不被接受參與神的軍隊,和他們被拒絕的原因是甚麼。
有三種人“可以回家去”,不必參與戰爭,就是新建造房屋尚未奉獻,新栽種葡萄園尚未享用,新聘定了妻尚未迎娶的人,可見神允許人享受快樂,那是自然的,並不違反神所定的旨意,而允許他們作為合法免從軍出戰的理由。不過,如果他們甘心犧牲自己,志願出戰,不要免役的自由,並不是絕不可以出戰的。(申二○:5-7)
只是有一種人,不可出戰的,顯然他也不會志願出戰。聖經說:“官長又要對百姓宣告說:‘誰懼怕膽怯,他可以回家去,恐怕他弟兄的心消化和他一樣。’”(申二○:8)
人遇到危險,會產生懼怕的心,是極為自然的反應,並不是錯;反過來說,如果有人甚麼都不怕,那才是可怕的事。不過,要知道自己有當盡的責任,責任心勝過懼怕。要知道,我不涉危險誰涉危險?如果人人都自求多福,避免危險,保衛家國的事誰管?但是膽怯自私的惡性,是會感染別人的,所以這種人不配參與聖戰的軍中。
聖徒是和平之子,但必須面對爭戰。不過,“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弗六:12)神的兒女要作甘心犧牲自己的真以色列人,“拼命敢死”(士五:9,18),不可貪求安逸。有主的同在,至終必得勝,得榮,得賞。

 

  被掛在木頭上

  被掛〔在木頭上〕的人是在神面前受咒詛的(申二一:23)

  迦南地樹木很多,照律法被處死的人,要掛在樹上示眾。
在許多不同文化中,都對死者表示相當的尊敬,對遺體予以處理,然後埋葬,所謂“葬之以禮”。一般以為暴露屍體是羞辱,是刑罰,至少是不敬的表示。以色列的律法規定:

人若犯該死的罪,被治死了,你將他掛在木頭上,他的屍首不可留在木頭上過夜,必要當日將他葬埋,免得玷污了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為業之地;因為被掛的人是在神面前受咒詛的。(申二一:22-23)

人是神照著祂自己的形像造的,只有依照律法,對神對人犯了當死的罪,才可以處以死刑。正因為事情這樣嚴重,處死的人要掛在樹上,使所有的人民看見處罰的榜樣以後,知所儆戒,不敢再犯同樣的罪。所以這樣作,在現代人看來是野蠻,殘忍的舉動,會引起抗議,要求禁止;但對罪殘忍,實在是對社群的仁慈,基本上是公義的事,適合公眾利益。
雖然如此,神禁止人在處刑上過分,所以掛在樹上,只能到日落以前,不可到另外一天。因為猶太曆是從日落算起,作為第二天的開始。
神對罪極為重視;犯罪不能不罰;不過,罰之過當也一樣是罪,是神所不喜悅的。神的公義要求對付罪;神的慈愛要求將受刑而死的人葬埋,不再看見,不再記念。
世人都犯了罪,公義的神不能不罰人的罪;但因為祂的慈愛,為我們預備了救恩,差祂的兒子基督耶穌到世上來,被當作嚴重的罪犯,釘在十字架上,代替我們的罪,滿足律法的要求。聖經說:

基督既為我們受了咒詛,就贖出我們脫離律法的咒詛;因為經上記著:“凡掛在木頭上都是被咒詛的”。這便叫亞伯拉罕的福,因基督耶穌可以臨到外邦人,使我們因信得著所應許的聖靈。(加三:13-14)

那被掛在木頭上的,不是一個罪犯,而是沒有罪的神子,為我們受咒詛,使我們因信祂所成就的救恩,而免於咒詛。我們雖然是“外邦人”,從肉身說,不是以色列人;卻因信神的兒子的代死贖罪,而得著聖靈住在我們裏面,成為亞伯拉罕屬靈的後裔,作神的兒子,有分於應許的基業,和永遠的榮耀。

 

  純而能潔

  不可並用牛驢耕地(申二二:10)

  聖經中有些律法,似乎是迂闊不合實際的。在今天看來,頗不容易了解。其中有這樣奇異的禁止規定:

不可把兩樣種子種在你的葡萄園裏,免得你撒種所結的和葡萄園的果子,都要充公。不可並用牛驢耕地。不可穿羊毛細麻兩樣攙雜料作的衣服。(申二二:9-11)

我們遠離農牧社會的人,更覺得莫名其妙:為甚麼要禁止園地間種,豈不是可以增加產量?為甚麼不許牛驢並耕,豈不是畜力的有效使用?為甚麼不能毛麻混織,豈不是更加穿著適體?今天的社會,大部分已經用機械耕作,教會有這樣規定,應該不是問題;但如果禁止穿混紡布料的衣服,準會被人以為神干涉私生活。
神正是要人注意生活;不過,祂不是故意要不給人方便。神如此詳細規定,是要祂的兒女順命,留意祂的法則,並體會祂的心意:神要人純正不二。

  信仰

葡萄有很多種,品質有所差別。如果混合種在同一塊土地上,會影響品種的純正。
聖經說:“萬軍之耶和華的葡萄園,就是以色列家。”也就是今天的教會。(賽五:7)這表示神要祂的子民,持守信仰的純正,不可混合。今天的趨向,是把不同的信仰混在一起,在神的啟示與人的智慧之間,尋求妥協,這是神所不喜悅的。

  工作

牛是潔淨的牲畜,驢是不潔淨的牲畜(申一四:4-8),不可同負一軛(林後六:14)。因為牛和驢體型不同,功用性向不同,強放在一起工作,必然沒有好的效果。
教會在工作上,須要分別為聖,因為教會是“神所耕種的田地”(林前三:9),不容有不同一的生命,不和協的工作。

  生活

麻是直的,毛是彎曲的,而且品質不同;混織在一起,經水的脹縮也不同,必沒有好的結果。
神要祂的兒女作純潔的人(申七:6),生活行為正直清潔。在外衣四圍作繸子,以神的話保守我們,提醒我們,有分別為聖的生活(申二二:12;民一五:38-40)。

 

  清潔誠實

  你的營理當聖潔(申二三:14)

  神願意人從內到外,清潔如一。
神願意住在屬祂的人中間,所以祂說:“耶和華你的神常在你營中行走,要救護你,將仇敵交給你,所以你的營理當聖潔,免得祂見你那裏有污穢就離開你。”(申二三:14)
在曠野旅程中所用的營帳,本來不是永久的居所,但神仍然要祂的子民,保持環境的清潔;不僅是為了衛生和保持人民健康,免除傳染疾病,更是因為神喜愛聖潔。
神不但要求外表的聖潔,更要求品德的聖潔。“娼妓所得的錢,或孌童所得的價,你不可帶入耶和華你神的殿還願,因為這兩樣都是耶和華你神所憎惡的。”(申二三:18)神不是凡錢都好;祂恨惡罪惡,也不悅納罪惡所得的工價。神的僕人在金錢上必須持守聖潔的原則;娼妓孌童的行為,是作某些事,為了得到報償,而犧牲真理,就如有的人表示善意,說人愛聽的話,作討人喜悅的事,為了要得好處,看來是對於神的工作有益的,但來源不清潔,全然不蒙神悅納。
當弟兄有需要的時候,應當愛心幫助;借財物,或糧食給他,神禁止向他取利。(申二三:19-20)這是說,不可在人需要幫助,你雖表現愛心,卻要附帶加上對於自己有利的條件,或日後得到甚麼好處為回報。主耶穌的吩咐是:“借給人不指望償還”(路六:35)。這必須發自內心裏無私的愛,才可以作得到。聖經說:“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一:5)
人對神必須內心誠實清潔:“向耶和華你的神許願,償還不可遲延;因為耶和華你的神必定向你追討,你不償還就有罪;你若不許願倒無罪。”(申二三:21-22)神不是嚴厲的討債者,緊緊跟在人的後面;但神恨惡虛謊,祂“所喜愛的,是內裏誠實”(詩五一:6)。有人存心不誠實,只是臨急要利用神;及至時已過,境已遷,就取消所許的願。
今天的教會,注重人的智慧,在方法上爭新取勝,卻忽略了追求聖潔。倒是假先知巴蘭,比光明之子更加聰明;他看出了以色列能力的根源,在於聖潔的神,失去神的同在,人甚都不能作。(彌六:5;啟二:14)應當知道分別為聖的重要,向神誠實,保守聖潔,有神的同在。

 

  愛心經濟學

  要留給寄居的與孤兒寡婦(申二四:19-21)

  社會的問題,還不是貧富不均,而在於人助長這種不均。人間的法律,是得勝的人立的,為要鞏固他們的特權,不會有真正的公義。
只有公義慈愛的神,記念困苦貧窮的人。聖經說:“神在祂的聖所,作孤兒的父,作寡婦的伸冤者。”(詩六八:5)既不是出於沽名釣譽,也不是為爭取選票。聖經又說:“在神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雅一:27)
要知道,神是我們的父,也是孤兒的父,所以不可忘記憐憫孤兒;神是寡婦的伸冤者,我們也應當看顧患難中的寡婦。因此神吩咐祂的子民:

你不可向寄居的和孤兒屈枉正直,也不可拿寡婦的衣裳作當頭。要記念你在埃及作過奴僕,耶和華你的神從那裏將你救贖,所以我吩咐你這樣行。你在田間收割莊稼若忘下一捆,不可回去再取…你打橄欖樹,枝上剩下的不可再打…你摘葡萄園所剩下的不可再摘,要留給寄居的與孤兒寡婦。(申二四:17-22)

神在這裏,不只是因為祂是神,而吩咐人這樣行,也不是因為這樣行是合乎憐憫的原則;而是說,你從前作過奴僕,該知道缺乏和受壓迫的滋味,是神的慈愛將你救贖出來,所以你要記念神的恩典和慈愛,行在需要的人身上。
神在這裏,一連三次,諄諄囑咐:“要留給寄居的與孤兒寡婦”(申二四:19-21)。糧食,橄欖油,葡萄酒,是巴勒斯坦地人民的基本需要。種植的人,收取勞作的果子,是天經地義的事,並沒有甚麼不對。只是神教導我們的經濟學,不是要搜取務盡,而是要留餘地,顧及別人的需要。如果你以為是浪費,那就錯了。愛心不是浪費,正是增加其效用價值。
擁有田園的人,無論如何不會缺少微少的食物,那點田角剩餘的禾穗,枝梢留下的果子,對他們不算甚麼;但對於缺乏的人,卻是非常重要,會為慷慨的人祝福。伯利恆富足的地主波阿斯,相信遵行神的話,顧念拾穗的孤苦寡婦路得,蒙神賜福,竟成為大衛王的曾祖,彌賽亞肉身的先祖(得四:17)。這是何等美好的史蹟,也可以成為神兒女信心的經歷。

 

  公平衡量

  當用對準公平的法碼,公平的升斗(申二五:15)

  主耶穌說:“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太七:12)
又說:“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路六:38)
可是,這麼簡單的道理,很容易明白,卻極難以實行。因為人自私的心,使他心中的天平失去了準衡,對自己跟對別人用不一樣的標準。摩西重申耶和華的吩咐:

當用對準公平的法碼,公平的升斗,這樣,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你的日子就可以長久。因為行非義之事的人,都是耶和華你神所憎惡的。(申二五:15-16)

人最普遍常犯的錯誤,是衡量自己一個法碼,衡量別人是另一個法碼,標準不同。同一件事,在別人是剛愎自用,在自己叫固守原則;在別人是麻木不仁的,到自己叫莊敬鎮靜。這就是輕看別人,重看自己,許多相處的困難,由此而生。因此聖經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羅一二:3)這“中道”就是公平的法碼。兩樣的升斗是不公平的,常以為別人對我有虧欠,不滿足,一直要把升斗放大;對別人則“小器”,想佔便宜虧欠人。因此聖經說:“凡事都不可虧欠人,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因為愛人的就完全了律法。”(羅一三:8)
神警告祂的子民,不可行非義之事。“非義”就是不公平的意思。公義的神,不喜悅不公平的事。想想看,今天活著的人,感謝神,因為他們的父母不是墮胎者,卻自己不讓嬰兒有出生的機會;沒有誰的父母是同性戀者,自己卻實行變態的性生活;凶殺的人,並不是因自己生命受威脅而殺人;自己不喜歡別人欺騙他,但卻對別人說謊;嘗過父母離婚痛苦的人,倒造成破裂家庭,讓兒女痛苦。這些都是非義的行動,卻到處有人實行這些神所憎惡的事,難怪社會滿了受傷害的人,又彼此傷害,同歸滅亡。
神也應許祂的子民,行公義公平,就可蒙福,安居應許之地,得以年長日久。公義公平的社會,是由個人作起:囊中不可有兩樣的法碼,家中不可有兩樣的升斗。信主重生得救,有基督的平安在心中作王,才可照神旨意,過公平生活。

 

  初熟土產

  現在我把你所賜給我地上初熟的土產奉了來(申二六:10)

  在新的土地上,所種的莊稼第一次有了收成。辛勤耕作,忍耐等候,終於拿到了飽滿的穗子,豐收的禾捆,該是多麼歡樂的事。聖經說到“豐收五穀新酒”(詩四:7),是可喜樂的事,確是最有報酬的經驗。
許多人達到所期望的目標,成了功之後,就以為是自己努力的結果,而欣賞自己,榮耀自己;飲水而不思源,忘記了神才是他成功的終極因。就如尼布甲尼撒王,建功立業之後,受足了臣民的諂媚奉迎,不覺趾高氣揚,在王宮空中花園頂上游行,俯視周圍,看見的是他一切的建樹,豐功偉業,得意忘形說:“這大巴比倫不是我用大能大力建為京都,要顯我威嚴的榮耀嗎?”(但四:29)話未說完,神就叫他失去理性,離開王宮,吃草如牛,與獸為伍,直到他承認神的權能,悔改自己降卑,才得恢復。
人享收穫之樂,不應該只自滿自足,更應當想到厚賜一切的神。神吩咐以色列人,在神所賜的土地上,耕作種植有了收成,要先取各樣初熟的土產,放在筐子裏,帶去耶和華立名的居所,交與祭司奉到神壇前。

  仰念神恩

從只看自己出來,仰望天空,想到陽光雨露,使田野作物生長,都是神所賜的。若不是神的恩典,你在哪裏?

  回想自己

以色列人回想先祖亞伯拉罕,不過是一個將亡的外邦人,蒙神的恩典,選召他出來,與他立約,從他生出眾多的子孫,領他們出埃及,進迦南;從無立錐之地的游牧家庭,賜他們地土。我們因信稱義,作亞伯拉罕的子孫,蒙聖靈引導至今,都是神的恩典,應該時時記念不忘。(申二六:5-9)

  關懷別人

想到神,再向周圍看一看,不難發現,在自己之外,有那麼多同屬主的肢體,並不是唯我一人。因此,不能不顧念服事神的利未人,和寄居的,與孤兒寡婦,必須照神的命令,和他們一同分享神所賜的恩惠。(申二六:11-15)
得了神厚賜給我們的百物,享受之後,不要只看地上,而要想到感謝神,使我們有收成;也要顧念別人的需要。

 

  過河後第一要事

  當天要…把這律法的一切話寫在石頭上(申二七:2-3)

  人將要離開世界,最後所叮囑的,總是要緊的事。神告訴摩西,他不能同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因此,摩西諄諄告誡在面前的會眾,過到約但河那邊,所當留意去作的事。當然,首要的事,要首先作。那麼,首先要作的事是甚麼呢?
照一般人的想法,應該是數算人數,清點戰利品;從戰略方面看,該是盡快佔領陣地,擴張戰果;但神的想法不同,甚至分別獻給神的財物,都沒有那麼重要。一件先作的事:

摩西和以色列的眾長老吩咐百姓說:“你們要遵守我今日所吩咐的一切誡命。你們過約但河,到了耶和華你神所賜給你的地,當天要立起幾塊大石頭,墁上石灰,把這律法的一切話寫在石頭上。…”(申二七:1-3)

等以色列人全會眾都過了河,時間該不會早了;但神規定要“當天”,在太陽落山,第二天開始之前,當務之急,是要先作建造的工作。

  是首要工作

過河後的第一件事,不是別的,是要立起石頭。如果有人看見了,會以為他們是在建造防禦工事,有人以為是建立記功碑,更會有人看到他們搬運大石頭,以為是在給領袖來營造宮室;注意屬靈事務的人,以為該建造永久性的聖殿。但他們立起石頭後,又墁上了石灰,卻另有用意。

  是文字工作

趁著黑夜未到,以色列人在新墁乍乾的石灰表面,寫起文字來。如果只是石頭,雖然可以作見證,但事過境遷,可能人言人殊,各有不同的解釋;寫上文字之後,石頭就會講話了,成為真實有效的見證,而且是永存不朽的見證。

  是教育工作

“把這律法的一切話寫在石頭上”,是明明的表示神的旨意,教導人學習遵行。文字的正確運用,不是為了歌頌自己的成就,不是為了消閒娛樂,更不能用來傳播暴力或邪惡思想;我們要盡一切力量,用以載道。這是多麼好遵行神旨的榜樣。
求主使教會知道當務之急,像以色列人善用文字。要用文字傳達神的旨意,存到永久,廣傳給當世的人,也叫後代子孫謹守遵行,這才是教會增長蒙福之道。

 

  人的意志與神的定律

  你若聽從…你若不聽從耶和華…(申二八:13-15)

  所有的法律和自然律,設定的根基,都在於律的必然性,和人的意志行為。
摩西將神的律法,陳明在以色列人面前:

“你若留意聽從耶和華你神的話,謹守遵行祂的一切誡命,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祂必使你超乎天下萬民之上。…”(申二八:1-14)

“你若不聽從耶和華你神的話,不謹守遵行祂的一切誡命律例,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這以下的咒詛都必追隨你,臨到你身上。…”(申二八:15-68)

這裏說人“若”如何如何,顯出人的不可靠,可能為善也可能為惡;神“必”如何如何,顯出神的信實可靠,絕不會改變,與人成對比。這是我們當有的基本認識。人會改變,但神總是照著祂的話,賜福或降禍,在於人的選擇。
歷史記述著人連續的失敗悲劇。出埃及的一代,在曠野路上四十年,滿了犯罪紀錄;進入迦南以後,接續著犯罪,而且加上了隨從當地和列邦的惡俗。其中雖然有些良善的人,但沒有一個是完全的;智慧的所羅門王說:“時常行善而不犯罪的義人,世上實在沒有。”(傳七:20)結果,不順從負神的軛的以色列人,要負仇敵所加的鐵軛,不願意與萬民分別,終於被分散在萬民中。(申二八:48,64)
人具有獨立人格,能自由選擇行使意願,才可以負道德和法律的責任;所以精神不健全,殘障而致行動受限制,無意或被強迫,都不能負行為責任。平常的人,都應該為其行為的後果負責。但是,犯罪墮落的人,不願也不能服神的律;律法只使人知道自己犯法。“這樣,律法是我們訓蒙的師傅,引我們到基督那裏,使我們因信稱義。”(加三:24)看律法的標準,高不可攀,沒有登天的可能;看自己的敗壞,只有灰心失望;惟有信靠祂,就可以得稱為義。(羅一○:5-10)
以巴路山與基利心山,二者相距甚遠;以色列人雖然可以聽見律法的話,宣讀在他們耳中,但誰也不能從以巴路山,一躍而過到基利心山,脫離律法的咒詛。只有基督耶穌在加略山的十字架上,流出贖罪的寶血,為我們成了救恩,使我們信靠祂,免受咒詛而得福。

 

  隱秘與顯明的事

  隱秘的事是屬耶和華我們神的…(申二九:29)

  人常想望跨越知識的邊緣,進入未知的領域。
以色列人進入的迦南地,在那裏有各式各樣的異教,宣稱可以跟死人交通,預知未來,或藉某種行動,而得到超自然的經驗。神嚴厲警告他們,不可與那些邪道來往;但人總是想知道將來的事,不是要遵行神的旨意,而是要迎合自己意願。
掃羅悖逆得罪神,在走上滅亡之路前,還是要預知未來;無奈神不指示他,轉而求神所恨惡的女巫(撒上二八:6-7),終至兵敗自殺。好奇心不能救他,反惹動忌邪的神,以致滅亡。
在新約時代的門徒,想知將來的情形未減,只是不至求於邪路。在橄欖山上,門徒不問主怎樣準備迎接祂再臨,而問甚麼時候。(太二四:3)主耶穌復活後,彼得不問主下一步有甚麼使命,如何遵行,而問約翰的將來如何。(約二一:21)
神把將來的事,預先指示祂所揀選的人,不只是讓他們預知,而是讓他們預備。祂指示約瑟,將有七個豐年,與七個荒年,是要預備藉他施行拯救。(創四一:25-36)神“將奧秘指示祂的僕人眾先知”,是要他作獅子吼,警告神的子民悔改,離開罪惡,行神的旨意,免得招致神的忿怒刑罰(摩三:7)。
主耶穌知道,要去那裏受苦受死,祂願意神的旨意成就,勇敢當先,面向耶路撒冷行去(可一○:32;路九:51)。
使徒保羅的態度是正確的。他雖“知道聖靈在各城向我指證,說有捆鎖與患難等待我,我卻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神恩惠的福音。”(徒二○:22-24)他不知道在耶路撒冷要遇見甚麼事,他不要知道,也不需知道。亞迦布是真先知,曾預言耶路撒冷將有饑荒,安提阿教會就預備款項救濟;當再次相遇,預言他將受捆綁,而且加上預演,保羅不為所動,有明顯的責任當盡,只願神旨意成就。(徒一一:28-30,二一:13)
信徒應當效法保羅的榜樣,以神的話為滿足,知道明顯的責任,遵行神的旨意,不可以好新務奇,追求神秘的經驗,代替神的話。不可像以色列人,為了媚求虛幻的“時運”和“天命”等異教神祗偶像(賽六五:11),犯罪離棄神,“因此,災罰如苦菜滋生在田間的犁溝中。”(何一○:4;申二九:18)
但遵神旨,莫問前程,是聖徒當行的路,是蒙福之道。

 

  生命之道

  你要揀選生命(申三○:19)

  我們站在歷史的這一邊,回頭看以色列人的敗壞,不難知道人的悖逆,頑梗,人的墮落,是如何的深而徹底。我們看了這情形,會替神悔恨:“早知如此…”;但這在神是不可能存在的情感,因為神實在是早知如此,而且是全知,奇妙的是祂仍然愛他們,也仍然愛我們,這就是神恩典的奇異了。
神的救恩是拯救,不是補救。
人無論如何敗壞,在神都不是意外。無論敗壞到如何不堪救藥,在神總不會絕望。神在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以前,就預先告訴他們,將要被擄,而復蒙恩歸回:

耶和華你的神必憐恤你,救回你這被擄的子民…你被趕散的人,就是在天涯的,耶和華你的神,也必從那裏將你招聚回來…耶和華你神,必將你心裏和你後裔心裏的污穢除掉,好叫你盡心,盡性愛耶和華你的神,使你可以存活。(申三○:3-6)

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在立國以前,就預先寫下他們的歷史;而且照著預定的進程,逐步應驗。這顯明那位引導他們的,是何等的全知,全能。祂知道歷史要如何發展,又掌管著歷史的發展;而且祂預先看到歷史的結局。嚴格說來,神是全知的,在時間之上,又在時間之外;從人的觀點來說,預知是在時間進程線的前面,神早就知道了;但是,從一個更高的立點來說,祂一直知道。
這樣的一位神,自然是可靠的;不過,人是不可靠的。人犯罪悖逆,跟從各樣的偶像,離開領他們出埃及的神,因為人的心是污穢的,無法向善。但神是慈愛的,

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約…所立的約乃是這樣: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裏面,寫在他們心上。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耶三一:31-33)

因為心裏污穢的人,不能遵行律法的要求,所以神應許解決他們根本的問題。聖經又說:“我必用清水灑在你們身上,你們就潔淨了…我也要賜給你們一個新心,將新靈放在你們裏面…”(結三六:25-27)。到耶穌基督來了,藉著祂流血所立的新約,有聖靈住在信的人心中,除去污穢,遵行神的旨意。

 

  最後的使命

  呼天喚地見證他們的不是(申三一:28)

  常見有些奉獻給神的人,起初跑得很好,而晚節不終,十分可惜。但以色列人最偉大的領袖摩西,空前絕後的立法者,是“在神的全家盡忠”(來三:2),而且盡忠到最後一刻。

  重任傳承

人寧願不知道自己的死期更好。神不但為祂的僕人摩西,訂了死亡的約會,還準確的告訴了他,並且叫他和繼任的約書亞來,當眾交代後事。很多當事人,寧可在這種儀式中缺席。
摩西先向以色列眾人推舉約書亞,再召了約書亞來,勉勵他和會眾:“你當剛強壯膽,因為你要和這百姓,一同進入耶和華向他們列祖起誓應許所賜之地,你也要使他們承受那地為業。耶和華…必與你同在。”(申三一:1-8)摩西為了神家的事工,不僅不嫉忌約書亞,而且造就培養,安排推舉,使聖工後繼有人,最後順利交接,真是在神家鞠躬盡瘁的忠僕。

  臨終作歌

以色列人出了埃及,過了紅海,唱著米利暗所作的凱歌,開始在曠野的路程。那是感恩讚美神的詩歌。
四十年過去了。現在,新生的一代,在約但河邊,士氣昂揚,即將渡過約但,征服迦南,換了摩西奉神的命令,寫一篇歌,教導以色列人。這訓誨警告的詩歌,“必在他們面前作見證,他們後裔的口中必念誦不忘。”(申三一:16-23)

  千古絕唱

摩西不但寫了歌,還要朗誦給他們聽,教導他們歌唱。
那是何等嚴肅的景象!年高一百二十歲的神人摩西,蒙神的指示,寫出了預述以色列歷史的歌,吩咐抬約櫃的利未人,去將各支派的領袖都召聚了來,“好將這些話說與他們聽,並呼天喚地見證他們的不是。”(申三一:24-30)
那時,環繞這些領袖們的氣氛,必然是深沉的哀痛;其餘的人,是為了一代偉人摩西將要從他們面前隱逝,摩西卻是關心他們,照神的指示警告他們,為的是以色列人的悖逆敗壞,將要偏離所吩咐他們的道:離棄神的結果,是招致神的忿怒,必然是可哀的事。
神的僕人摩西,真是忠心事奉的模楷。聖徒應當效法神人摩西,從開始到最後,事工作得完滿,可以安然見主。

 

  奇異的國歌

  將這歌的一切話說給百姓聽(申三二:44)

  以色列人到了約但河邊,即將結束四十年曠野的飄流,進入應許之地。這該是充滿歡樂和盼望的時刻。但他們的領袖摩西對他們說,他自己就要離開他們去了,因為神不許他進入應許之地。他的臨別贈言,是一首預言性的歌,仿佛是國歌。
這真是最奇異的“國歌”,不僅是因為其長,更因為其預述歷史;以色列人將進還沒有踏上應許的土地,已經先說到他們如何被趕出去。這歌的警告多於激勵,很少歡慶的意味;只有在申命記第三十二章43節,結束的時候說:

你們外邦人當與主的百姓一同歡呼,因祂要伸祂僕人流血的冤,報應祂的敵人,潔淨祂的地,救贖祂的百姓。

這是很不平常的事。這是全歌中,唯一提到“歡呼”的地方;歌中說到神的恩典,但立即說到人“彎曲乖僻”的弊病;接著說神的“憤恨”,“憎惡”,“怒氣”,“報應”,以至遭災,失敗,喪亡,分散。相信沒有別的國家,在國歌裏面會包含這種語詞,而且是那麼多!
渡約但河,進入應許之地,就要得業立國了,卻沒有甚麼可歡樂的;那麼,摩西不得進入應許之地,也就沒有甚麼遺憾可言了。但這就是以色列歷史的實在情形。
他們進入應許之地,享受一切的豐富,但地上的福分,並沒有將人的心舉向天上,而只使他們高舉自己,使他們心高氣傲。神所賜的豐富物質,成為他們製造眾多偶像的材料。

耶書崙漸漸肥胖,粗壯,光潤,踢跳奔跑,便離棄造他的神,輕看救他的磐石,敬拜別神觸動神的憤恨,行可憎惡的事惹了祂的怒氣…你輕忽生你的磐石,忘記產你的神。(申三二:15-18)

這奇異的“國歌”中,完全沒有國慶。奇怪嗎?完全不是意外。在神並沒有意外的事。得了神的恩典,忘記了神,不是可慶祝的事,是可悲哀的事。可惜,不但以色列人陷入這樣的錯誤,今天神的子民,也往往重蹈他們的覆轍。
以色列的失敗,是要引進另一個更榮美的國度。“你們外邦人當與主的百姓一同歡樂…將來有耶西的根,就是那興起來要治理外邦的,外邦人要仰望祂。”(羅一五:10,12)這是預言主耶穌要興起,建立永遠的國度,這才是我們的喜樂和盼望。

 

  最後的祝福

  耶和華在耶書崙中為王(申三三:5)

  摩西在曠野四十年,率領以色列人往應許之地進發。那是長而艱苦的歲月;固然是因為路上的疲勞,崎嶇難行,更加上人心的險惡,百姓的悖逆頑梗,使他不勝辛苦。現在,他要往神那裏去了,是將要卸下重擔,享受安息的時候。
摩西真是神盡忠的僕人。因為他對百姓深厚的愛,就是在以色列人最惡劣背叛的時候,甚至要用石頭打死他的時候,以至恩慈忍耐的神,要滅絕他們,使摩西的後裔成為大國,摩西仍然為他們向神哀求赦免。(民一四:1-19)多麼難得的愛!
除了神以外,摩西了解他所領導的以色列人,比誰都更清楚。但是,在臨別的話中,摩西沒有提到他們任何一個支派的惡行,只是祝福。他說到選民最大的福分:

摩西將律法傳給我們,作為雅各會眾的產業。百姓的眾首領,以色列的各支派,一同聚會的時候,耶和華在耶書崙中為王。(申三三:4-5)

這裏所說的,仿佛是另外的一個民族。但叫人幾乎難以置信,“耶書崙”(“正直誠實者”的意思),竟然是指以色列!如果別人可以說錯,但摩西深深知道他們,神更是最知道他們的,絕沒有錯的可能;而且說,耶和華在他們當中作王!他們沒有光榮的歷史可誇,是神的恩典,把以色列作為祂的產業。
神又藉摩西說,神所傳的律法,是“雅各會眾的產業”。不問人如何悖逆敗壞,有神的律法卻不遵守,但神的聖言,使他們與列邦不同,是最寶貴的產業。在以色列眾支派中,神特地揀選利未人。申命記第三十三章8至11節,論利未說:

“耶和華啊,你的土明和烏陵都在你的虔誠人那裏…他論自己的父母說:‘我未曾看見’,他也不承認弟兄,也不認識自己的兒女。這是因利未人遵行你的話,謹守你的約。他們要將你的典章教訓雅各,將你的律法教訓以色列。”

與神親近,蒙神喜悅的人,他們不顧念人情,不管肉體的親屬關係。本來看顧親人是很要緊的,也是應當的;但為了真理,為了遵行神的旨意,就不能討人的歡喜。這樣的人,才是以身教導真理的人。可見神是多麼看重祂的話,願人順從祂的話呢!今天以神的話為產業,遵行神的話的人,在哪裏呢?

 

  展望前景

  摩西從摩押平原登尼波山(申三四:1)

  摩西即將離開世界,最後的一段路程,還是登山的路。他雖然照神的定旨,不能進入迦南,但沒有沉在悲哀的山谷中。
他年紀雖已老了,但“眼目沒有昏花,精神沒有衰敗。”他跟從神的引導,“登尼波山,上了那與耶利哥相對的毘斯迦山頂。”(申三四:1-4)耶和華把約但河那邊的地,全指給他看。俯視滿布棕樹的平原,遠山近谷,滿目蔥蘢,碧波盪漾的加利利湖,直到地中海岸,何等的美好!
耶和華對他說:“現在我使你眼睛看見了,你卻不得過到那裏去。”現在摩西的心境,已不再想望自己進迦南地了,看到以色列人所要得的美地,內心也頗安慰;只是知道在離世以後,他們將硬著頸項,悖逆敗壞,不能不哀惋而已。但摩西也得了神的指示,知道神的子民在受盡了管教的痛苦,被分散到外邦,最終還會悔改歸回神;神要照祂信實的應許,興起另一位像摩西一樣的先知,祂要教導引導神的子民,進入真正的安息。他信靠神的恩典,感恩歡欣不已。
至於他自己,今夜就不再宿在伴隨了四十年,曠野旅程的帳棚裏,而將褪卸這衰舊的肉身,像拆卸帳棚一樣,進到美好無比的新境界,更有些恨不得早展翼上騰!
摩西就這樣去了。神人摩西最後一次向約書亞告別,向新任的大祭司以利亞撒和眾領袖告別,也向神的全會眾告別。他的背影消逝在尼波山叢中,就再沒有人看見過他,也再沒有人見到他的屍體。“耶和華將他埋葬在摩押地,伯毘珥對面的谷中,只是到今日沒有人知道他的墳墓。”
神親自埋葬了祂的僕人,卻繼續祂自己的工作。
第二天早晨,太陽照常升起。以色列人有了一位新領袖。約書亞發令吹起銀號,召集會眾,宣布在摩押平原為摩西哀哭三十天,記念那位逝去的偉大領袖。全營舉哀,聲音在曠野中迴盪,空中的陰雲仿佛凝聚著哀愁。
居喪哀哭的日子滿了。銀號吹奏起高亢的大聲,約書亞帥領著以色列全會眾,拔營起行,踏著信心的歡樂腳步,向著神應許的迦南美地前進。
摩西的時代過去了。但神的計畫仍然進行,終必完成。摩西消沒下了;彌賽亞那公義的太陽,正從歷史的地平線升起。

-- www.AboutBible.net --
.于中旻 著 by JAMES C M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