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網 AboutBible.net
  • Applied Theology | 實踐神學
  • Bible Studies | 聖經研究
  • Character Formation | 品格培育
  • Doctrinal Essays | 教義論述
  • Ecclesiastical History | 教會歷史
  • 網上談道
  • 天上人間

Bible Studies (聖經研究)

Home » Bible Studies (聖經研究)
  • B.0.1. Induction (引言)
  • B.01. Notes on Genesis (創世記箋記)
  • B.02. Notes On Exodus (出埃及記箋記)
  • B.03. Notes on Leviticus (利未記箋記)
  • B.04. Notes on Numbers (民數記箋記)
  • B.05. Notes on Deuteronomy (申命記箋記)
  • B.06. Notes on Joshua (約書亞記箋記)
  • B.07. Notes On JudgesRuth (士師記路得記箋記)
  • B.08. Notes on Samuel (撒母耳記箋記)
  • B.09. Notes On Kings (列王紀箋記)
  • B.10. Notes On Chronicles (歷代志箋記)
  • B.11. Notes on Restoration (以斯拉尼希米以斯帖記箋記)
  • B.12. Notes on Job (約伯記箋記)
  • B.13. Notes on Psalms (詩篇箋記)
  • B.14. Notes on Proverbs (箴言箋記)
  • B.15. Notes on Ecclesiastes (傳道書箋記)
  • B.16. Notes on Canticles (雅歌箋記)
  • B.17. Notes on Isaiah (以賽亞書箋記)
  • B.18. Notes on Jeremiah (耶利米書箋記)
  • B.19. Notes on Lamentations (哀歌箋記)
  • B.20. Notes on Ezekiel (以西結書箋記)
  • B.21. Notes on Daniel (但以理書箋記)
  • B.22. Notes on Minor Prophets (小先知書箋記)
  • B.23. Notes on Gospel Matthew (馬太福音箋記)
  • B.24. Notes on Gospel Mark (馬可福音箋記)
  • B.25. Notes on Gospel Luke (路加福音箋記)
  • B.26. Notes on Gospel John (約翰福音箋記)
  • B.27. Notes on Acts (使徒行傳箋記)
  • B.28. Notes on Pauline Epistles (保羅書信箋記)
  • B.29. Notes on Hebrews (希伯來書箋記)
  • B.30. Notes on General Epistles (一般書信箋記)
  • B.31. Notes on Revelation (啟示錄箋記)
  • B.32. Story of Esther (轉:以斯帖的故事)
  • B.33. The Minister & The Ministry (工人與教會:腓立比書要旨)
  • B.34. The Word of Life (生命之道:約翰福音簡釋)
  • B.35. The Bible (聖經)
  • About Us | 簡介

Copyright © 2001-2023 James C M Yu. All rights reserved.

兩下成為一樣 — 聖道旅伴.于中旻著
 
今日讀經: 創世記.第34章 

兩下成為一樣

都受割禮和我們一樣(創三四:15)

  道德的敗壞,常是由於信仰的敗壞。
  雅各家離開拉班的地方,卻把拉班的偶像帶了來;加上巴旦亞蘭的文化,存在孩子們的心裏,留下了深久的影響。到了迦南地,又是一個異教的社會。
  雅各沒有教導兒女們分別為聖。利亞所生的女兒底拿,跟當地的女子交往。由於他們沒有貞操的觀念,竟與哈抹的兒子示劍行淫(創三四:1-5)。示劍竟願意娶底拿為妻。
  作家長的遇到這事件發生,當然很難處理。“雅各就閉口不言”,任由兒子們處分。
  雅各的兒子們,想方設法,以宗教禮儀為藉口:“我們不能把我們的妹子給沒有受割禮的人為妻,因為那是我們的羞辱。”就定出一個條件,除非“你們的男丁都受割禮,和我們一樣。”這樣,“我們便與你們同住,兩下成為一樣的人民。”話講得真不錯,好像是堅持分別為聖的原則,不肯苟且聯婚。只是他們似乎忘記,自己家庭的道德和信仰狀況,和真正動機。可惜這樣的傳教,是別有用心的詭詐話。(創三四:6-17)
  示劍立即成為熱心的傳教士。他別有用心,實在是為了娶雅各的女兒。我們不難看出他受尊重作領袖的原因,因為他有口才,有煽動性;他給人民一個有利的動機:雅各家所有“群畜,貨財,和一切的牲口豈不都歸我們嗎?”只要肯作些微的犧牲,依從他們受割禮。(創三四:19-24)
  他的宣傳有很大的效果,全城都被感動接受了他的信息。但那不是生命的福音,而是播下了死亡的種子。第三天,割禮的傷正痛,西緬和利未的刀劍殺了所有的男丁(創三四:25)。
  西緬和利未的宗教,是以忌邪恨罪為名,而行殺人掠財之實。(創三四:25-29,參創四九:5-7)
  雅各講的是實用主義,他並沒有立即嚴責兒子們的行動不善,只說他們不智,因為自己力量單薄(創三四:30)。
  不講生命,不重品德,只傳禮儀的宗教,只能引到滅亡。只有藉着耶穌基督的寶血,被聖靈所感,才得以進到父面前。這樣,“你們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與聖徒同國,是神家裏的人”(弗二:13-19)。這才是和平的福音。
  求主使我們知道,有同樣永遠的生命,才是一樣的人民。

明天題目:上伯特利(創世記.第35章)
聖經網 www.AboutBible.net 金燈台出版社 ©1986-2023 bs0034
2023
Feb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