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獻與委身

現在我們對於“民主”,雖然未必能詳,也已經耳熟了。但在一百年前,特別是東方古老的中國,推翻“奉天承運”的“真命天子”,是歷史上從來未有過的事。

辛亥革命終於成功了,創建了中華民國。

也是辛亥(1851)年,在一個甲子之前,太平天國建立,洪秀全自稱為“天王”。崩後,傳位於子,終於敗亡。因為其革命本意,在取而代之,與傳統的改朝換代,並沒有甚麼分別。

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國經歷了空前的震盪,孫中山興起,建立了共和,不是朝代遞嬗,而是在政制上的改變。

這兩次的革命,都是平民革命。雖有相當的差異,都與基督教有關。

孫中山在孕育革命理想的時期,無非是想作洪秀全第二,是以民族革命為思想基礎。到結識了留美歸來的宋嘉澍(耀如)後,宋欣賞孫的壯志,啟迪他的思想,不僅予以資助,更使他視界開闊,使他對民主觀念漸趨成熟。在中華民國成立,孫就任臨時大總統的典禮中,沒有官銜,沒有野心的宋耀如,靜默的坐在前排的邊上。那時,孫還沒有與宋慶齡結婚。

在創建中華民國的歷史過程中,無疑的,宋耀如有極重大的貢獻。但最重要的,是宋嘉澍懂得“奉獻”的意義。我想,這與他生命中一段宗教經歷有關。不論他有甚麼失敗,甚麼缺點,這基本的認識是非常重要的。他的後裔就不一樣了。他的兒女們,藹齡,慶齡,和美齡三姊妹,和宋子文,對於國家也有相當的表現,但那像是致力於事業,因為他們曉得“委身”,卻不曉得“奉獻”。

這不僅是字句上的不同。奉獻,有深厚的宗教意義,是犧牲,以宗教熱誠獻在祭壇上焚燒,全沒有收回。“委身”,則恰與投資相同,缺乏宗教的熱誠,可能與盡力相近。投資的人,要求回收。後來,宋子文鞅掌中國財經,被稱為“世界第一富人”,宋氏家族後來表現,頗不得佳評,並被詆為貪腐,也實在不錯;不過,在他們想來,那只是“投資”的回收,是否太多了些,那是另一回事。

汪兆銘是國民黨空前的才俊,他捉刀的“總理遺囑”,文詞流暢而簡明,允稱傑作。只是開頭“余致力國民革命”一語,就顯出是其微疵,因為他並不懂得“奉獻”的意義。他所用“致力”(concentration),與更高深一層“奉獻”(consecration)有所不同。孫中山先生獻身革命,有宗教的情操,仿佛是“盡心,盡性,盡意,盡力”以赴,絕不僅是致力委身而已。儘管孫先生有他自己的缺點,有時近乎沒有原則,但他的奉獻精神,無與倫比;至少他只願國家強大,人民樂利,並不想建立王朝。這是受宋耀如的教化,比當時別的軍閥,進了不知多少步。

從聖經我們可以看出,一個領袖的首要條件,是他的不自私,有奉獻精神,而後從事政治。政治是“眾人的事”,必須具有無私的奉獻,才可以勝任。

神指示摩西,他在世的日子將要結束,不能進入迦南地。摩西沒有為自己要求甚麼,這在神全家盡忠的偉人,在神面前說出最後的意願:“願耶和華萬人之靈的神,立一人治理會眾,可以在他們面前出入,也可以引導他們,免得耶和華的會眾如同沒有牧人的羊群一般。”(民二七:15-23)

摩西只顧念以色列的前途,全沒有建立王朝的私意。他照神的旨意,揀選分別利未人事奉,已經受其餘支派的野心分子質疑和不滿;但繼承領袖以色列的,是亞倫的兒子以利亞撒,作屬靈指導;約書亞作統帥和行政首長。

教會不正常的表現,在於不正確的了解語意的功能。着心於語意,不僅是為了製造口號;我們該知道,語意更能夠影響意識,產生行動。

中文聖經有多次提到“奉獻”,但在聖徒生活方面,並沒有直接說到“奉獻精神”的字句。不過,在意思方面,確是有的。

首先,我們最熟悉的,是使徒的勸勉:

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一二:1,2)

聖經說到基督耶穌的道成肉身,有這樣的話:

所以基督到世上來的時候,就說:“神啊,祭物和禮物是你不願意的,你曾給我預備了身體;燔祭和贖罪祭是你不喜歡的。”那時我說:“神啊!我來了,為要照你的旨意行,我的事在經卷上已經記載了。”(來一○:5-7)

這樣的語氣,這樣的生活方式和精義,只能用“奉獻”才可以表達。過去許多的言談,許多的刊物,包括跟基督教無關或反對的,都這樣講,這樣寫。基督是這樣,效法祂的基督徒,也是這樣。

現在,神化孫中山先生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無可諱言的,孫中山不能代表理想的基督徒;但綜其一生,沒有人能質疑他的“奉獻”精神。他不是最有才華,缺乏宏圖大略,更不是善權謀的人物,還被人欺騙,也遭受背叛;他不是像並世逞雄的人物,或以後的軍閥,跋扈恣肆,或嗜殺為自己立威。不過,大部分認識他的人,都被他博愛的性情,至誠的人格所感化,那就是“奉獻”精神,近於宗教情操的奉獻精神。不懂的人,無法使他們了解,但不能用別的語詞代替,只能說是“奉獻”。

孫中山先生逝世的時候,舉國哀悼。文豪如章太炎,學者如蔡元培,政要如段其瑞,黨要如于右任,連背叛過孫的陳炯明,都送輓聯,字數最多的長聯是李大釗送的。但據時人公議,黨內外所有的才智之士和名人,都褒揚稱頌,而惟有徐樹錚的一聯,最為合宜,秀出群倫,因為其才無人能及:

百年之計莫如民生何居乎一言而興一言而喪
廿稔以還使無公在更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此聯之高,不在於其堆砌文字,衒耀典故,而在於其能夠道出孫先生的偉大襟懷。簡單說來,孫的偉大事業,基於他的奉獻精神。

-- www.AboutBible.net --
.于中旻 著 by JAMES C M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