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路德的遺產

馬丁路德.京恩(Martin Luther, Jr.,1929-1968)博士,是迪克斯特道浸信會(Dexter Avenue Baptist Church)的新任牧師。他從波斯頓大學畢業,來就任牧職。不久,就遇到蒙哥馬利黑人抵制種族歧視的行動,產生了民權運動。因為他的學識和卓越的領導能力,被舉為主席。他告訴會眾:

我們除了抗議別無選擇。多年來,我們表現了奇異的忍耐。有時我們給白人兄弟的感覺像是樂意接受這樣的待遇。今晚我們來到這裏,是要從這種忍耐中得解放,除了自由和公義之外,別的都是不能忍受的。

蒙哥馬利黑人抵制巴士種族隔離,持續了381天,以勝利結束。京恩博士成為民權運動的青年領袖。以後,他組織南方基督教領袖會議,訪問國際領袖,獲印度總理尼魯接見,並與甘地運動的繼起領袖會談。

在學習研究過程中,他對甘地的精神,和平抗議的方法和行動,都有系統的認識。

1960年代初,京恩領導的民權運動發展,贏得國際的注意和同情。但在國內,普遍終止種族隔離的理想,只獲得局部的成功;黑人和基督教團體,常是對社會的不公義,缺乏正確的認識,更因各自利益的考慮,未曾有堅定的合作與聯合行動,以致不能成功。

京恩最期望的,是福音派的覺醒,對民權運動予以正義的支持;但遲遲沒有成為事實。

在種族隔離上,是黑白分明的;在真理的理解和實踐上,卻不是黑白分明。

他調整策略性的行動:遷回他的出生地愛他蘭大,在以便以謝(Ebenezer)浸信會,與父親作同理牧師。

1963年,在伯明罕的一次集體遊行中,受到官方的暴力對待,京恩和許多學童被捕入獄。在伯明罕獄中,他寫了書簡,說明非暴力抗議運動的原則,是必要的:

非暴力直接行動,是蓄意要造成一項危機,一種緊張,強迫向來拒絕處理的社會面對問題;是要戲劇化這個問題,使人不能再忽略。經驗告訴我們,壓迫者絕不會自動還我們自由,被壓迫者必須起而爭取。

1963年八月二十八日,各種族的群眾約二十萬人,在華盛頓遊行,於林肯巨像前,馬丁路德.京恩,發表他最有名的演說:“我有一個夢。將來有一天,人不因膚色而判斷人,而在於裏面的不同。”他看到,種族不同的孩子們,會在一起和平共處。這是他和諧的社會遠景。

1964年十二月,他的努力,得到國際社會的肯定,頒予奧諾貝爾和平獎。在赴奧斯陸領獎的演說中,他說:

“我接受諾貝爾獎的時候,正是美國二千二百萬黑人,在進行創造性的鬥爭,以終止種族歧視的長夜。不過,多年過去後,男人和女人會知道,並教導孩子們,那裏有一更美的土地,更好的種族,更高貴的公民-因為神謙卑的兒女們,願意為義受苦。

1964年,國會通過“民權法案”,聯邦政府全面執行終止種族隔離。艾森豪總統下令派聯邦警察強行護送學童,進入阿肯薩州小石市學校,實施種族混合教育,表明政府的決心。

民權運動的前景,看來日漸光明。不過,黑人內部有人嫌京恩博士不夠積極,甚至公開諷刺他,懷疑他為白人的聯邦政府暗地收買。聯邦調查局因為他參加反越戰遊行,誣指他同情越共,甚或為越共收買利用,加以調查,破壞他的名譽,使人懷疑他,以分裂民權運動組織。

這樣,京恩博士多方受攻擊;但他忍辱負重,繼續奮戰不妥協。

1968年四月四日,馬丁路德和他的同工們,到了田納西州的曼非斯(Memphis, TN)。在所住汽車旅館的陽台上,他以堅定的聲音,發表最後的演說,表露出他對將來的信心和盼望;他以摩西自況,帶着神往的欣喜,似是預言的說:

“不過,我不知道哪一天會實現。但現在對我來說,是無關重要。因為我已經登上了山頂…我可能不會與你們同進應許之地,但我今晚要你們知道,我們的族人定會進去。”

可是,白人並不都是有良知,有善意的。一名白人銳易(James Earl Ray)向他開槍射擊,結束了那位三十九歲民權領袖的生命。

馬丁路德.京恩博士的民權運動策略:1)喚醒被壓迫的有色種族,知道自己的悲慘情況;2)進行靜坐,遊行方式的非暴力抗爭;3)覺醒有良知善意的白人,聯合參與,爭取黑人的自由平等:他以為多數白人基督徒是有良知,有善意的,而且知道黑人僅佔全人口十分之一多的弱勢事實;4)達成和諧共存的公義理想社會。

馬丁路德的基地和工作範圍,大部分是在美國南方。南方各州是有名的“聖經帶”,福音派的基督徒集中而有影響力。不過,“聖經帶”缺乏“福音鞋”,雖然蓋教堂子,跑教堂,熱心遠方宣教,不能實行愛鄰舍,成為種族歧視最深的地方。慘烈的南北戰爭,林肯總統是神的刑罰,以償還種族血債;但人內心的歧視,無法弭滅。

聖經最基本的真理:世人“都”犯了罪,並沒有種族膚色的分別(羅三:21-24);神愛世人,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耶穌基督]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三:16)也沒有分別。信基督耶穌,又自以為是純正的福音派基督徒,卻有種族歧視,是矛盾的事,是信仰生活矛盾不一致的表現,是可笑的,也是可恥的。

馬丁路德.京恩,殉道士一樣的死亡,更受人崇敬,幾乎使他具有聖徒形象,成為許多國家爭取民權的靈感,影響歷久不衰。他的生日一月十五日,成為全國公定假期,使他站在林肯和華盛頓等同的地位。他的死,不是他影響力的減弱死亡,反而更加擴大,持久。

等於美國基督徒來說,從前,基督徒只注重“屬靈”的事務,把“社會關懷”與“社會福音”混合,予以鄙視,甚至敵視。京恩博士加強自由派的信心,喚醒福音派的良心,共同參與爭取社會公義的行動,同一目標,不同動機,合作了,至少是有限度的合作。

願神感動教會,促進和諧的理想;盼望基督耶穌的榮耀再臨,認識神的知識,充滿遍地,如同水充滿洋海一般。阿們。

-- www.AboutBible.net --
.于中旻 著 by JAMES C M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