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形像

也許,很少人想過:現在社會的問題,是家庭問題,是父親的問題。因為家庭是最基本的社會單位,“根基若毀壞,義人還能作甚麼呢?”(詩一一:3)這經文首先該用於家庭。

父親的形像,存在孩子的心中,常有恆久的影響。

首先破壞神所規定的家庭制度,是亞當的該隱系七世孫拉麥(創四:19-24)。這人是多妻主義的始祖,又崇拜暴力;出自塞特支的以諾,也是亞當的七世孫, 卻與神同行,和拉麥剛好成為對比。人類文化的墮落,大約從此開始急速走下坡,到長壽的瑪土撒拉逝世,敗壞到極深的地步,神用洪水滅世。

羅得也是領頭的壞榜樣。聖經雖然稱他為“義人”,但在家庭的生活表現上,卻很有問題:他選擇住所多瑪,以至女兒缺乏貞操觀念,到耶和華降天火滅所多瑪的時候,落的家破人亡,而且後代遺禍無窮(創一九:1-38)。

不幸,以色列英明的王大衛,在治國方面成功,在齊家上卻失敗了,禍延子女,看來叫人浩歎!(撒下一一:至一八:)能作好領袖,卻不能作好父親。這樣的例子,真是不勝枚舉。這都是父親養成教育的失敗。

現代還有一個問題,是許多沒有父親的家庭:不是父親死亡,而是父親缺席,成為“父不詳”的單親家庭。這樣,不僅構成嚴重的社會問題,也是信仰的問題:他們的孩子,不能領會天父的慈愛是怎麼回事。

也許,我們不能希望,每人都有個英雄的父親,特別是沒有誰可以選擇自己的父親;但青年人,該選擇自己作個“平凡的父親”,就是負責的,有品格的父親。要知 道:都是先有“浪父”,才會生出“浪子”來。沒有父親,就不能生出孩子來;同樣的,沒有問題父親,就沒有問題兒童。

有好多年了,在學校的中文課本裏,可以讀到“背影”那篇散文,是朱自清所作。他寫的是些小事,大概都不會成為報紙上的新聞,只是一位父親,所留給兒子愛的印象,長久不會磨滅,也許還能夠傳遞到後代。

我在一普通人的家裏,看到有個茶杯,顯然是孩子送給父親的,上面寫着:“The Bestest Dad”(最最好的父親)。但願這是真心話。

在父親節,我們看這首短詩,是作者對他父親的稱頌。
願每個家庭都有這樣的父親。願每個父親都能得到這樣的銘文。

平凡父親  Edgar Albert Guest

只是個父親帶着滿臉疲勞,
回到家中經過一天的奔跑,
帶來不多的黃金或名聲
表示他如何的競賽得勝;
但他有自己的喜樂在心
看到家人歡迎他聽他的聲音。

只是個父親有一窩四嬰,
是千萬多人中沒沒的一名
在每天的人流中掙扎着前行,
忍受着生活的鞭打和嘲弄,
他從不因痛苦啜泣或怨恨,
為了有人在等他回到家門。

只是個父親,不富有也不驕傲,
不過是一個泡沫在洶湧的人潮,
一天又一天,辛勤,勞碌,
面對着不能預知的前途,
默默的隨時接受困苦艱難,
為了愛他的家人都願承擔。

只是個父親但他完全都付出,
要給孩子們鋪平前面的道路,
以勇氣工作堅強的不屈不悔
正如他的父親為他的作為。
這是為他所寫的頌文:
只是個父親,卻是最好的人。

Only A Dad

Only a dad with a tired face,
Coming home from the daily race,
Bringing little of gold or fame
To show how well he has played the game;
But glad in his heart that his own rejoice
To se him come and to hear his voice.

Only a dad with a brood of four,
One of ten million men or more
Plodding along in the daily strife,
Bearing the whips and the scorns of life,
With never a whimper of pain or hate,
For the sake of those who at home await.

Only a dad, neither rich nor proud,
Merely one of the surging crowd,
Toiling, striving from day to day,
Facing whatever may come his way,
Silent whenever the harsh condemn,
And bearing it all for the love of them.

Only a dad but he gives his all,
To smooth the way for his children small.
Doing with courage stern and grim
The deeds his father did for him.
This is the line for him I pen:
Only a dad, but the best of men.

Edgar Albert Guest(1881-1959)

在從前的教科書中,有個故事:

下雨天。一位衣冠楚楚的紳士,站在小鎮的路旁。他脫下帽來,默然靜立在店門前雨中,有幾分鐘之久。雨水流在他的臉上。然後,再登上馬車,緩緩駛去。

那是英國大文豪約翰生(Samuel Johnson, 1709-1784)。

許多年前,約翰生的父親開個小書店。有一天,他吩咐兒子送些書到鄰鎮的書店去。少年的約翰生,正沉浸於研讀拉丁文,沒有回應。嚴重咳嗽着的父親,自己拿了 書,乘上出租的公共馬車去了。後來,約翰生成功了;父親卻不在了。每到那天,他總是回到舊地懺悔。

也許,在今天的課本中,還能讀到這個感人的故事。但願如此。
“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是子女的悲哀。

願今天的父親,明天的父親,都能留下好的形象。

-- www.AboutBible.net --
.于中旻 著 by JAMES C M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