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衣天使:柯步王子

禮拜五晚上。

一名實習的神學生,站在講台前。開始就告訴他的十八名聽眾,這是他第一次講道。看來實在是如此。不用多久,緊張的讀完幾頁講章,還有時間;他問有誰要作見證。

衣衫不整的黑孩子撒母耳.莫理斯(Samuel Morris),第一個走到台上講話,用腔調有些不同的英語,說出他的故事:

柯步王子(Kaboo)生在非洲西部內陸的叢林裏,父親是克汝(Kru)部落的柯布酋長。鄰近一個好戰的格萊霸(Grebo)部族,常來尋釁侵略,殺害擄掠。克汝族勢弱,只好求和,照他們的習俗,把獨子柯步王子,給他們帶去作人質。

在那裏,那十三四歲的孩子,受盡了殘酷的鞭打,有時還沒有食物,被囚在一間狹小污穢的小屋子裏。這樣的折磨他,只是為了取樂,或為了向克汝部族壓榨按時納貢的物品。

有一個晚上,他們又把柯步王子拖出來,吊在木頭作的十字架上,預備再鞭打,並叫克汝奴隸親眼旁觀見證,放回去報告。忽然,強烈的大光照射所有的人,大家都驚叫起來。有從上面來的聲音說:“起來,柯步!起來逃跑!”

立刻捆綁的繩子,從柯步身上脫落。雖然兩天沒吃沒喝,他覺得力量充溢,從吊他的十字架下來,像鹿一樣的躥進了森林中。格萊霸部族的人,還在驚愕不知所措。

柯步不循路徑,不顧荊棘,藤葛,不怕蟲蛇野獸,只急忙的逃命。跑了好久一陣,估計已經脫出了格萊霸族的範圍,才敢放緩腳步。在他面前是一條河流,喝了一點水。那奇妙的光仍然在前面引路。天漸漸亮了。為了怕被人發現,他找到一棵大枯樹幹的空洞,躲在裏面睡下;傍晚,繼續往前走。

離敵人已經很遠,柯步覺得安全了些。樹林茂密,看不見天,想來沒有誰能夠看到;白天他也順著河流走。他聽到了雄雞的啼聲,表示人家已經不遠。

再往前走,聽到了歌唱的聲音,看見有一排排的樹,顯然是人工種植的。柯步決定從森林中露面。看見有一個孩子,在那裏摘甚麼果子,放在籃子裏。柯步用自己的土語招呼問安。

那孩子轉身,看見他,喊著說:“柯步王子!你怎地到了這裏?”

原來那裏是利博瑞亞(Liberia),意思是“自由土地”。那裏的人民,是美國解放的黑奴,志願回到非洲定居,首都是門羅維亞(Monrovia)。他們從美國帶回基督教信仰,所以大部分是基督徒,也有宣教士在他們中間;每逢主日,在教堂聚會。通用的語言是英語。那孩子現在改名拿單 (Nathan Strong),是那裏唯一懂得克汝部族方言的人。

經過拿單的翻譯,那咖啡農場主人,同意接受柯步在那裏工作,並叫拿單安排他在工人宿舍,帶他一同去餐廳用飯,也教導他如何採咖啡。

主日到了,拿單帶柯步去禮拜堂。拿單把傳道人所講的,摘要翻譯給柯步。那信息他似懂非懂,但有奇妙的感覺,教堂的音樂,仿佛是清流溪水,使他心靈寧靜舒暢。

有一位女宣教士諾勒斯(Anna Knolls),教柯步英語和聖經;他非常樂意學習,漸漸明白真理。在談話中,他說出自己的經歷。宣教士告訴他說,新約聖經中的使徒保羅,看見過上面來的大光,聽到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的聲音,呼召他傳福音。柯步相信接受了耶穌為救主。那宣教士給他新名撒母耳.莫理斯(Samuel Morris),是記念幫助她的銀行家;或叫撒梅。他學會了“向天父說話”,心中滿有喜樂。

慢慢的,撒梅知道了在基督裏的新生命。

有一天夜裏,撒梅忽然醒來,發現屋子裏十分光明。他以為天亮了。但雞還沒有啼叫,所有的人都熟睡著。滿屋裏充滿榮耀。他感覺沉重的擔子脫落了,心靈像羽毛般的輕,有從來未經歷過的歡樂,心裏的怨毒仇恨都消散了。

撒梅從床上跳下來,喊著:“讚美神!讚美神!”繼續跳著說:“我是祂的兒子!祂是我的父親!”

第二天,撒梅告訴諾勒斯。那宣教士打開聖經,指給他羅馬書第八章15節:“你們所受的,不是奴僕的心仍舊害怕;所受的乃是兒子的心,因此我們呼叫:‘阿爸,父!’”她心裏說:“神的手確實在這孩子身上。”

以後兩年的時間,撒梅儘量學了聖經的真理。

諾勒斯建議撒梅,到門羅維亞去,那裏有宣教士們的地區總站。

在那裏,正新建一所大學。撒梅找到油漆的工作,也招呼拿單同去。

在一個晚間,教堂裏來了一個男孩子,俯伏在講台前,懇切的長久禱告。宣教士以為是他要相信主,安靜等候他禱告完畢,發現他就是撒梅,為了那裏的人靈魂得救禱告。

以後的傳福音聚會中,有五十人接受基督為救主。

有一天,一個孩子看見柯步,驚奇的喊著說:“柯步,你還活著!”原來是同村的孩子,被格萊霸部族擄去作奴隸。那天晚間柯步王子的脫逃,他從頭到尾全部親眼看見,也看見那大光和聽到上面來的聲音。聽了柯步的見證,那孩子也想慕同樣的福分,接受了耶穌基督,成為亨利(Henry O’Neill)。

撒梅愈來愈覺得對本族人靈魂的負擔,想望作宣教士。

撒梅走到樹林中,長久的懇切禱告。

在那裏,有一個宣教士莉梓.麥克尼勒(Lizzie MacNeil),來自美國西部。她很注重聖經,不注意地上的事物,生活極簡單。她教導撒梅有關聖靈的事,是從來沒聽到別人說過的道理。她說:聖經教導我們,聖靈不僅是一種飄忽的能力;祂是保惠師,祂是安慰者,祂引導人相信,向信徒開啟神的話,顯明耶穌基督,給信徒有能力為主而活。

“你怎麼知道這些有關聖靈的事?”

那宣教士回答說:“我初次奉差遣,要作宣教士,感覺膽怯,知道自己缺乏能力。司提反.麥睿特(Stephen Merritt)教導我聖靈的真理。”打開約翰福音第十四章:“你們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祂永遠與你們同在,就是真理的聖靈。…我不撇下你們為孤兒,我必到你們這裏來。”

撒梅心中渴慕,切願能夠認識那位聖靈,三一真神的第三位。他繼續不斷的追問。莉梓說:“我所知道的,已經全部告訴你了。”

撒梅問:“司提反.麥睿特在哪裏?”

“在美國的一個城市紐約。”

“我要去找他!”撒梅不再多說,告別他的教師,轉身就走。

他一路禱告說:“父啊,幫助我。叫碼頭上有一隻船,肯載我去紐約。神啊,求你幫助我!”

隨著海水的氣味,不難找到了海邊的碼頭。果然有一隻船。他問一個水手,知道是去紐約的船。看到有個人,在用英語發號施令,想來必然是船長。

撒梅上前去說:“先生,我的父親告訴我,你會載我去紐約,找司提反.麥睿特。”

那船長驚訝的問:“你的父親在哪裏?”

“祂在天上。”撒梅回答。

船長沒好氣的說:“你在發瘋!我的船不載客,特別是不載黑人。滾開!否則我會踢開你!”說完,就往岸上走去。

撒梅在後邊喊說:“噢,你會的!”

他舒展四肢,在沙灘上躺下,等那船長回來。他繼續禱告說:“父啊,求你叫船長肯載我去紐約。”他覺得下次再見到船長,就會答應他。雖然兩天沒吃甚麼,他還是睡在沙灘上,恐怕失去見船長的機會。

第二天,船長回來了。撒梅再走來見他。船長本來想踢走他,但記起有兩名船員離去,人手缺乏,就答應他上船。

船離港以後,才發現撒梅對航海完全不懂!又不能把他丟在海中,船長氣忿不過,踢他一腳,又加當頭一拳,把撒梅打得昏在地上。

當船長回來的時候,看見撒梅努力工作,把雜亂的船長艙整得有條理,並且洗擦得清潔。撒梅受惡待而不懷怨,快樂的歌唱聖詩,幫助人,照顧病患,為病人禱告,常是立即痊愈。船長記起他所唱的,正是母親唱過的詩歌,漸漸受了感動,也找出塵封的聖經來讀。

在海上遇到暴風,船甚是危險,船帆被風撕成碎片,船裏進水。初出航的撒梅,竟然鎮靜無懼,盡力不懈不息的抽水出去,比誰都努力。那些水手國籍不同,都是粗暴的人。撒梅用禱告和愛,贏得他們每一個人的心。竟然在船長艙裏,開始了讀經和禱告聚會。一個個流淚悔改,接受基督為救主。

那船到過許多港口進貨,經過了五個多月,才達到紐約。船員們送撒梅衣服,船長感謝撒梅,然後離別。

紐約是個陌生的城市,那麼又大又多的建築,錯綜忙亂的街道,哪裏去找他要找的人?

撒梅問了幾個人:“你知道司提反.麥睿特在哪裏?”沒有人知道。

最後,問到了一個無家的流浪者,可以帶他去見麥睿特,但要付一塊錢。撒梅沒有一塊錢;但答應了。

撒梅找到了他要找的人:紐約的司提反.麥睿特。

他見面的介紹辭說:“我是撒梅.莫理斯,剛從非洲來,要同你談聖靈的事。”

“你有教會領袖的信嗎?”

“沒有時間等,我急於趕來。”

麥睿特看著面前的黑孩子,穿著水手衣服,顯然太大些,一副急切的神情。回答說:“我正要去一個教會禱告會。你去那邊伯特利福音站,自己安置,等我回來,我們看怎樣。”

撒梅去了。他發現在那裏有十七名無家的人,排隊等候領取湯和麵包。他站在最後,吃了他來美國後的第一餐。然後,坐在那簡單禮堂的位子上,聽那年輕人講道。

麥睿特結束聚會回家,已經很晚了。記起了那非洲來的孩子,叫馬車去伯特利福音站。

那年輕的非洲孩子,跪在講台上,圍繞著他有十七個人,在流淚哭泣悔改,向神禱告呼求。他們聽了他的見證,接受救恩。麥睿特十分驚奇。這孩子第一天到美國,就領了近二十人皈主!事實上,他僅勉強可以講英語。麥睿特立即感覺到,是神的能力與他同在,這孩子是神差遣到美國來的。

聚會結束後,麥睿特叫那神學生應付問道者,對撒梅說:“同我回家。”

撒梅看見那兩匹健馬,坐進華麗的馬車,看見沿路的煤氣燈,都感覺新奇。

到家後,已經是凌晨一時了。撒梅說:“我可以睡在馬棚的乾草上。”

麥睿特說:“噢,不。今晚你要睡在主教的床上。”

麥睿特夫人在等候丈夫回家。開門看到一個黑孩子站在門口,她丈夫說:“親愛的,這是一個黑天使。道莉,見過利博瑞亞的撒母耳.莫理斯。”

“你想怎樣待他?”

“我要他住主教的房間。”

“不,不行!”但麥瑞特堅持自己的意見。

麥睿特家道富足,房子很大,有一間客房,是為了預備泰勒主教(William Taylor, 1821-1902)來紐約專用的。麥睿特得教導撒梅如何睡在潔白的床單中間,並找出主教的睡衣和睡袍給他穿,當然是太大了些。

撒梅要同麥睿特談聖靈的事。麥睿特說:“孩子,時候太晚了,好睡。”

“我們來一同禱告。”

當他們跪在床邊,撒母耳開口禱告,感覺到神的同在充滿那房間,麥睿特肅然敬畏,知道這年輕人完全奉獻給神;麥睿特追隨過泰勒作秘書,自己傳揚基督,但從來沒有經歷像這幾分鐘的禱告,更加認識天父。

第二天早晨,撒梅不見了。麥睿特找遍了屋子,在馬棚裏找到了他。問他在那裏幹甚。

撒梅說:“我見沒有誰起來,出來這裏看看馬。見那人在刷馬,我就來幫忙。我不知道是作錯了。”

“沒關係,早餐準備好了。”

撒梅是第一個坐在這家裏餐桌上的黑人。

餐後,麥睿特去哈林區主持喪事禮拜,要撒梅同去。在路中,順道接兩位牧師,同車前往。麥睿特放下他們帶撒梅去買些衣服,自己去辦事,然後接三人同去喪事禮拜。

那兩位牧師幫撒梅選衣服,由內到外,最好特製合時的皮鞋。他換上了全新的時裝,還有許多盒子。麥睿特回來,到櫃台付帳的時候,有些驚奇總共的數額,笑著對售貨員說:“當衛理公會的牧師們在一起,他們慷慨不甘落人後,特別是有另外的人付帳。”

“不要忘記,你要我們買頂好的,現在看成績如何,真像是第五街的人。”

撒梅要保存他的舊衣服,記念水手們的愛心。麥睿特拿去放在辦公室,保留了許多年。

馬車去教堂的途中,麥睿特指點著名景勝蹟介紹。撒梅忽然說:“司提反.麥睿特,你有沒有在馬車裏禱告過?”回答常有的。不過,撒梅的方式不同。他跪下來,也拉著麥睿特跪下;另外兩位牧師仍然坐著,一同低頭。

撒梅禱告說:“聖靈啊,我遠從非洲來,是為要聽司提反.麥睿特講聖靈。現在他告訴我碼頭,教堂,銀行,和許多別的東西,只是沒有一句話提到你。求你把這些屬地的東西從他心裏拿去,你自己充滿他,使他不能講或寫別的,只有你!”麥睿特立即感到聖靈的火焰在裏面焚燒,從這個“沒有教育”的孩子,真的學習了聖靈的事。

牧師們同撒梅進入教堂,充滿了喜樂和榮光。在喪事禮拜的講道,麥睿特大有能力,仿佛另一個人。聽眾大受感動,其中有三個人跪在棺木旁邊,接受了基督。

會後,那兩位牧師留下,幫助新信的人,明白基督教的基要真理。麥睿特帶撒梅到辦公室,回答他從非洲帶來的問題,二人一同查考聖經,一同感覺到知識和靈裏的更新。

第二天是主日。麥睿特是聖雅各街教會(St. James Street Church)的牧師,教會主日學的監督;帶撒梅到教堂,要他向全體是白人的學生們講話。撒梅開始說:“我生來是一個王子…”緩慢而安靜的述說他的見證,大家凝神靜聽。下課鈴響了,沒有誰在意。麥睿特有事,離開幾分鐘去處理。回來的時候,看見撒梅跪在台上禱告,六百名年輕人圍集跪在那裏,流淚禱告。整個屋子的空氣裏,充滿聖靈的榮耀。

麥睿特同這些青年人談起,他決定送撒梅去泰勒大學,受造就作宣教士。青年人立即響應,組成“撒母耳.莫理斯宣教士協會”,募集所需要的教育費用,並給他各樣日用物品,裝滿三大箱。

主日在家的晚餐桌上,麥睿特夫人請撒梅祝謝。撒梅誠懇的感謝各人對他的親切善待。簡單禱告的話,使女主人受感流淚。餐後,道莉用手臂環抱著那黑孩子說:“撒梅,我們的家就是你的家,我們所有的,都是你的。歡迎你隨意住多久。”

一個多禮拜後,收到了泰勒大學的回信,接納撒母耳.莫理斯入學。那是一個信心的承諾。那時,泰勒正在風雨飄搖之中,經費不足,預備停辦。麥睿特寫信給前任校長司提門(C.B. Stemen)說:“我送一顆未經雕琢的鑽石給你們,希望能夠造就他,讓他光耀世界。如果不能收容,請告訴我。”司提門醫生找校長瑞迪博士(Dr. Thaddeus C.Reade)。經一同禱告,決定接受。

1891年九月的一個星期五,撒母耳.莫理斯到達楣恩堡車站(Fort Mayne, Indiana)。瑞迪校長在那裏迎候。

在同乘馬車去學校的途中,瑞迪問他,要住甚麼樣子的房間。撒梅回答說:“有哪個沒人要的房間,就可以給我。”

瑞迪把撒梅安置在一個房間,囑咐隔壁的學生艾第幫助照顧他,主日帶他去教會聚會。

撒梅雖然能夠歷經辛苦,遠從非洲來,現在,他確實需要照顧:他不知道怎樣點燃煤氣燈,不知怎樣懸挂窗帘,出去不懂甚麼是“街口”,不懂甚麼是“十分鐘”的時間觀念,箱子裏有送給他的鬧鐘,卻不知道如何使用。他也不知道如何填寫注冊表。

艾第幫他開箱,擺好房間的陳設,燃起煤氣燈。撒梅稱讚說:“這房間實在很漂亮,如同在紐約的主教房間!”

“你睡過主教房間?我聽說那是預備為他專用的。”

“那個我就不知道了,是聖靈引導我。我不知道祂下一步將要怎樣奇妙的引導我。”艾第回到房中,希奇自己從來不知道聖靈的事,極願也能夠同天父深切相交。

雖然有好心的瑞迪校長幫助,撒梅顯然夠不上大學程度。他不能讀寫,其他課程完全不懂,只有聖經可以參加上課。

那個禮拜的校務會議,提出了這個問題。有的教授主張,就叫他回去。司庫擔心他的經濟來源,寧願意減少財務負擔。

不過,有個帕克教授,認識麥睿特,絕不會送一個沒有前途的學生來,願意承擔教育他的責任,組織幾位教授,幫助他補習,從識字開始。這樣,撒梅成為特別生。

撒梅問艾第:在紐約有專為黑人聚會的教堂,這裏是否也有這樣的地方?艾第指給他大學附近的東楣恩街教會。

主日早晨,撒梅去東楣恩街聚會。他不知道走路需要那麼長的時間,到達的時候,牧師已經宣布讀的經文。他一直走上講台,要向會眾講話。牧師以為他是傳道人,問他可有講章。撒梅說:“我沒有講章,但我有信息。”牧師竟然在一邊坐下來,讓他講話。撒梅先開口向父禱告。忽然間,會眾的情感激動,紛紛跪下去,哀哭,禱告,歡呼喜樂。牧師覺得他心靈有火燃著。復興的火焰延燒下去,遠超過預定的時間。

意外的,報紙刊載了這事件,並有社論。其他報紙也跟著記載。泰勒大學新來的非洲學生撒母耳.莫理斯,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

撒梅成了對學生和教職員的宣教士。他真誠懇切的禱告,使許多人蒙恩,反對的和無神論者,經過他禱告,也悔改接受基督,並成為傳道人,後來任主教。有好奇的人,來訪問他。他從不願作無益的閒談,簡單的自我介紹後,請來客讀一段經文,然後一同禱告。學生們願意親近他,成為他的朋友,沒有誰因膚色不同而歧視他。撒梅的房間,變成學生屬靈的家,追求隨從聖靈而行。

泰勒大學的經濟情況甚為拮据,不能維持在原址。撒母耳.莫理斯“信心基金”,卻在增加。董事會開會,不知下一步該怎樣作。有個校友鮑得文(Lindley J. Baldwin) 說:“搬到額普崙(Upland, Indiana),有一萬元,可以選擇十英畝地。”他又說:“我要去撒梅的房間禱告。”

第二天上午,鮑得文去找撒梅。一同禱告後,二人都覺得他們的禱告得到應允。鮑得文引用丁尼生(Alfred Tennyson)的話說:“禱告成就的事,過於世界的夢想。”

在將離去的時候,鮑得文笑著說:“撒梅,你是領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的摩西。”

撒梅說:“我不以為能跟摩西相比。”

下午兩點鐘,一萬元湊足了,十英畝土地也有了。董事會授權建校委員會,去看新校址,並簽訂契約。

在奉獻聚會中,瑞迪校長,鮑得文,同撒梅坐在台上;排定撒母耳.莫理斯作奉獻禱告並講道。他不過是一名新生。

泰勒大學從校長到全體學生,看見聖靈的大能和恩典,藉這個單純謙卑的器皿彰顯。全校被帶到一個屬靈的高原:不僅自己得救,並且為主使用拯救別人。

學生們吵著要聽撒梅的信息。校長最後同意安排全校復興聚會,在大禮堂舉行。

後來,校長瑞迪博士記述:

撒梅思想的新鮮和能力,使我驚奇。他講了四十分鐘,安靜,卻真誠,像孩子般的單純而自然。所有存誠心接受真理的人,都從他的話得到益處。

在結束的時候,許多學生同撒梅跪下禱告。

撒梅在泰勒度過第二個愉快的感恩節。1982年的冬天酷寒。看到雪花飄飄降下,是一生未見過的。撒梅非常興奮。他說:“這一定有天上的信息,但願我能夠讀!”跑去外面收集雪花,雙手捧著,一會兒就融化成水。這使他希奇。

1983年一月,楣恩堡全市復興大會,在溜冰場舉行。瑞迪校長要撒梅坐在台上,以禱告支持。在那裏很冷。他每晚參加,最後一晚結束的時候,還應請領全體唱詩。

以後,撒梅因為來自非洲,難以適應氣候變化,染上了風寒。他仍然勉強照常上課。但漸漸失去胃口。最後,明顯難以支持,他才告訴人。經診斷為嚴重肺炎,住進醫院。

過了一段時期。撒梅告訴探訪他的學生和教員說:“從前我有病,向父禱告,就立即好了。這次不知怎樣,祂不再治好我。現在我知道,在地上的工作完了。我要回天家與父同在。我看見了天使,他們快要來接我了。我很歡喜回家。”

瑞迪校長來看他。撒梅也這樣說。

“那麼,你預備回非洲的工作呢?”

“工作不是我的,是基督的工作。”

1893年五月十二日,春光明媚。

撒梅站在病房窗前,看家在對面司提門在剪草坪:“司提門醫生,不要太過勞。”司提門向他揮手。

撒梅回到椅子上。

幾分鐘後,護士惶急的喊司提門醫生,來看撒梅。他已經沒有脈息了。

醫生輕柔的說:“他去了!”在世才二十歲。

安葬禮拜,是楣恩堡有史以來最大的。碑銘刻著:

撒母耳.莫理斯──1873-1893
柯步王子
生於西非洲
聖靈充滿生活的典型

校長瑞迪博士說:

“撒母耳.莫理斯,是神差遣到泰勒大學的使者。他來為要裝備自己,竟裝備了大學的宣教士訓練課程。”

在校園的時候,沒有一個人把他當黑人看待。如果是校長的兒子,也不會得到更好的待遇。

他離世以後,學生禱告會中,他的好朋友艾迪站起來說:“現在撒梅的工作,落在我肩上。我要代他去非洲宣教。”另外有兩個學生,決定奉獻作宣教士。

“撒母耳.莫理斯宣教信心基金”,在十年內幫助了幾百學生,裝備作宣教士。泰勒成為宣教的訓練學院,畢業的學生出去宣教,直到地極。

麥睿特牧師說:

“主教們曾為我在頭上按手,在按立典禮的時候,長老們也一同按手,但其能力無以相比。 James Caughey 曾把他聖潔的手按在我和 Thomas Harrison 的頭上,求以利亞的外衣落給以利沙──火降下,能力來了;但在馬車裏同撒母耳莫理斯的禱告,使我接受保惠師的同在──從那時以後,我寫的每一行,講的每一句話,每一篇講章,莫不是為聖靈或在聖靈裏。”

在以後的事奉中,麥睿特前後帶領一萬多人皈主。紐約聖雅各街教會,永遠不忘記撒母耳.莫理斯。

幾年過去了。

有一天,那載撒梅來美國的船長,來叩麥睿特的門。

“對不起,先生。我是撒母耳.莫理斯的朋友,我的水手們同我,亟想知道他情形如何。你能否告訴我,他可好?”

那麼多的話,麥睿特一時不知從何說起。笑著說:“他把泰勒大學點起聖靈的火焚燒。”

船長說:“正是他在我船上所作的。他在哪裏?”

“在耶穌那裏。他活了不到二十一歲。現在,泰勒大學的學生們,在各地繼續他的工作。”

這意外的消息,使船長靜默無言,沈浸在悲哀中。很久以後才說:“我船上的水手們,來自世界不同地方,不同文化。撒梅唱詩,禱告,成就不可能的事,本來相爭不和,現在和睦合一,如同一家人。”

在分別之前,麥睿特博士禱告:“噢,神啊,我求聖靈每天感動青年人相信,如同撒母耳.莫理斯所信的。阿們。”

-- www.AboutBible.net --
.于中旻 著 by JAMES C M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