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網
聖經與文宣 >> 以斯拉記:筆戰與靈戰

筆戰與靈戰


  世界上從來沒有一個別的國家民族,像以色列一樣,其命運與一本書緊密關繫,因為他們是神揀選的聖民。世界上也沒有另外一本書,像聖經一樣,支配著一個國家民族的命運,也支配著全世界人類的歷史,因為那是聖經,是神的話。二者合在一起,使伊本在他的名著選民:文明與猶太人(Abba Eban, Heritage:Civilization and the Jews)中,開宗明義的說:“這個故事是關於一個微小的民族,在人類前途上有巨大的地位。”而這故事的中心,就是聖經。可惜,以色列人大部分還不認識聖經所見證的基督,就是神的兒子耶穌。
  在猶大人復城建殿的史書中,以斯拉記特別顯出文宣戰爭的重要;其每一重要情節,都與文字有關,文士以斯拉負擔領導任務,其理由在此。而這裏所記載的,是不同的文字,發揮其不同的功能。

    恢復的基因

  揀選以色列的,是全能的神;祂也是全知的。祂的靈感動先知耶利米發預言,記錄在書上;祂也“留意保守”祂的話,促成實現祂的話(參耶一:12)。那位激動先知的,使他“心裏覺得似乎有燒著的火,閉塞在骨中”,以至“含忍不住,不能自禁。”(參耶二○:9)也“激動波斯王古列的心,使他下詔通告全國。”(拉一:1)祂更早藉先知以賽亞豫言:“論古列說:他是我的牧人必成就我所喜悅的,必下令建造耶路撒冷,發命立穩聖殿的根基。”(賽四四:28)又說:

“我耶和華所膏的古列,我才扶他的右手,使列國降伏在他面前;我也要放鬆列王的腰帶,使城門在他面前敞開,不得關閉。我對他如此說:我必在你前面行,修平崎嶇之地;我必打破銅門,砍斷鐵閂。我要將暗中的寶物和隱密的財寶賜給你,使你知道題名召你的,就是我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因我僕人雅各,我所揀選以色列的緣故,我就題名召你;你雖不認識我,我也加給你名號。我是耶和華,在我以外並沒有別神,除了我以外,再沒有上帝;你雖不認識我,我必給你束腰。…我憑公義興起古列,又要修直他一切道路;他必建造我的城,釋放我被擄的民,不是為工價,也不是為賞賜。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賽四五:1-5,13)

  在以賽亞的時代,波斯還鮮為人知,古列是在豫言後近一百五十年才興起的王,先知竟能清楚的豫言到他的名字,及神命定使用他成就的工作!那時,連在波斯以前的巴比倫,還末成為當時世界的超級強國呢!神的豫言多麼奇妙!
  這裏也解釋了政冶權力的來源,是神為古列束腰,使他堅強有力,而“放鬆列王的腰帶”。另一件希奇的事,歷史中所有的政權,很少不利用宗教的;至於不利用宗教,又不迫害宗教的,可說絕無僅有;但古列王竟出奇的例外,他建造神的城,釋放被擄的民,“不是為工價,也不是為賞賜”。為甚麼一個屬世的權力,竟肯不為物質及政冶利益,而作出這種事呢?是因為耶和華“激動”他的心,使主的豫言應驗。於是,波斯王作出文字的見證,下詔通告全國:

“波斯王古列如此說:耶和華天上的上帝,已將天下萬國賜給我;又囑咐我在猶大的耶路撒冷,為他建造殿宇。在你們中間凡作祂子民的,可以上猶大的耶路撒冷,在耶路撒冷重建耶和華以色列上帝的殿──只有祂是上帝──願上帝與這人同在。凡剩下的人無論寄居何處,那地的人要用金銀財物牲畜幫助他;另外也要為耶路撒冷上帝的殿,甘心獻上禮物。”(拉一:2-4)

  屬世的歷史,與上帝的聖言,合同證明神的旨意與權能;神實在命定歷史的軌跡與方向。神也“激動”祂子民的心,同心上耶路撒冷去建造耶和華的殿;四圍的人也甘心幫助他們(參拉一:5-11)。這樣,天時地利人和,顯明基因是在於主耶和華。

    歸回的紀錄

  分散的以色列人,國破家亡,流離如同沒有牧人的羊,任人宰割。但神建立古列作他們的牧人。他們在地上被拋來拋去;卻是神的選民,不止是一堆堆的數字,神實在看他們為寶貴。原來他們照神的預定被擄去的,是“好無花果”,主應許說:“我要眷顧他們,使他們得好處,領他們歸回這地;我也要建立他們,必不拆毀,栽植他們,必不拔出。我要賜他們認識我的心,知道我是耶和華;他們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他們的上帝,因為他們要一心歸向我。”(耶二四:1-7)時間過了兩代,但他們的子孫照神預定的“從被擄到之地,回耶路撒冷和猶大,各歸本城。”(參拉二:)他們的名字都被記念。歸回的人,都是家譜上有名字的人。到我們回到天家,要查考是否在生命冊上有名字的人;但以理稱為“名錄在冊上的”(參但一二:1);主耶穌說,“名錄在天上”是值得歡喜的事(參路一○:20,啟二○:15)。我們無法想像“生命冊”的詳細情形,但希奇文字的紀錄,有何等奇妙的永遠功能!
  有些人是宗族譜系記載不明的,是說他們的生命來源不清楚,仿微從嚴,既有疑問,就不准供祭司的職任。這不是說他們的能力的問題,而是生命的問題;神看作工之人,重過所作之工(參斯二:59-63)。清教徒注重個人生命經歷的見證,其原因也在此。文宣聖工不是次等工作,必須有清楚的生命和奉獻的心志的人,才可負擔這聖工,不可容烏撒伸手!
  有了新生命,歸附了主,他們的奉獻才蒙悅納,也記錄下來。物質和恩賜的奉獻,都有記載,這也是文字工作的一部份,不但保存見證(參林後八:21),也可勉勵其餘的人(斯二:68-70)。

    真理與事奉

  事奉與工作,必須以真理為根基,以聖經神的話為準則。以色列人因為不遵行神的話,違背神的命令,受到亡國被擄的責罰。大祭司耶書亞和省長所羅巴伯,領袖眾人歸回以後,有一個新的開始,就是以神的話為根基,“照神人摩西律法書上所寫的”而行(參斯三:)。他們先築壇獻祭,是“在原有的根基上”(斯三:3),不是用自己的想法,不是出於人意的工作。他們復築聖殿是用原先同樣的材料,將利巴嫩的香柏木浮海運來(參斯三:7-9)。他們歌唱讚美,是“照以色列王大衛所定的例”(參斯三:10)。這看出事奉是以文字記載聖經神的話為標準。因為聖經是聖徒生活與事奉的唯一指南,並不是講道或文字宣道才用得著的經典。若沒有神的話,就不會愛主。我們都知到,該“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但如何“愛”法呢?主耶穌說:“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約一四:21)然而主的“命令”在哪裏呢?不是天上降下蓋著印的航空公文,不是地裏挖出來的“金牌啟示”,也不是郵人送來的文件,而是在至寶貴的聖經裏面。許多有熱心而缺乏真知識的人,離開主的話,失去了信仰的根基,而盲目活動,甚至提倡參與背棄主道的“運動”,實在大大違背了主的話,還自以為守主命令,實在可憐。
  並且沒有主的話,就不會唱詩。聖經告訴我們:“當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裏,以各樣智慧,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教導,互相勸戒,心被恩感,歌頌上帝。”(西三:16)唱詩不只在於音韻美妙,字正腔圓;不是為自我欣賞,也不在給人欣賞;而在於瞭解主的話,才能口唱心和的讚美主。因此,我們若只欣賞曲調音韻,過於思想其中涵義,作為敬拜的工具,也是敬拜的一部份,實在無異於賣唱顧曲,是化聖為俗,是同於犯罪。如何想?必須明白主的話!未經歷主的愛,不明白主的話的人,如同未過紅海仍在埃及的人,何能從心裏讚美神呢?不過如鳴的鑼響的鈸一般,算不得甚麼。
  以色列人從被擄之地歸回,也歸回到神的話。所以他們照神的法則立殿的根基,也照神的法則築壇獻祭,禱告讚美。這是歸回到神的話的事奉,不是搞熱鬧,拜偶像和金牛犢,“坐下吃喝,起來玩耍”的崇拜。

    仇敵的控告

  文字是傳達思想記錄思想的利器,但可惜無法為聖徒所專有專用。因此,在聖徒手中,文字可以用以宣道衛道;在仇敵手中,文字也可用以背道反道。這裏有一個文字作惡意運用的例子(參拉四:)
  在以色列地,有些是亞述王以撒哈頓所帶來外邦移民的後裔,他們既沒有純正的生命,也在神給以色列人的應許諸約上無分無關;他們在信仰上是混亂的,由於某種動機,可能是為了“歸屬感”,也可能是為了心理上的安慰,甚至他們以為是參加另一個俱樂部,要參與神子民建殿的聖工。以色列的領袖們拒絕了他們的建議,堅守分別為聖的原則。他們就轉而與神的子民為敵,破壞擾亂,賄買結黨,無所不用其極。到亞達薛西王登極的時候,他們認為機會到了,更進而展開用文字詆毀控告的手段。這真是對文字的濫用與誤用!
  一.惡意詆毀:省長利宏和書記伸帥等黨人,在上本奏告時,稱耶路撒冷是“反叛惡劣的城”,“與列王和各省有害,自古以來,其中常有悖逆的事。”(拉四:12,15)但他們不去根求原因,以色列人是因為背叛神,才被交在外邦人手裏,不是命定要服事外邦人的。
  二.注重世益:他們以世界物質引動王,告訴他:以色列建造城牆完畢之時,就是宣佈獨立復國之時,“就不再與王進貢,交課,納稅。”(拉四:13)背道的文字只叫人注意物質的好處,叫人擴張自我,轄制剝削別人。他們不問公義,更不講神的旨意所定的疆界。
  三.混入政治:本來純是人際關係和宗教信仰的事,真理的仇敵卻攪成政冶問題。信徒個人有政冶立場,本不是錯,從事實際政冶活動,也不是錯。主耶穌或施洗約翰,都沒有叫稅吏或軍人,即刻悔改,不再為羅馬政府服務(參路三:12-14),而且暗示他們可以照常工作,只是要悔改,不再貪污強暴,而秉公行義。彼得傳福音給義大利營的百夫家哥尼流,他和一家信而受洗,得聖靈澆灌,顯明這就是得救恩與靈恩的充份條件;卻也沒有要他退伍,解甲歸田(參徒一○:)。保羅為腓立比的在任獄卒一家,傳信主得救之道(參徒一六:22-34);他的會眾裏面,居然有“該撒家裏的人”(參腓四:22),證明有信徒不但搞政冶,而且在政冶中樞呢!他命令聖徒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懇求禱告代求(提前二:1-2),而這裏所說的君王,竟是迫害教會殺死保羅的尼祿惡王!至於舊約中的以賽亞,但以理,以斯拉,尼希米,末底改,所羅巴伯等,.都是聖徒參政的楷模。但隨便濫用政冶信仰為藉口,排斥陷害人,甚或迫害一個民族群體,則是仇敵那惡者的作為。
  四.假作忠謹:仇敵不說是為了他們自己的意見和利益,卻說“終久王必受虧損;我們既食御鹽,不忍見王吃虧,因此奏告於王。”(拉四:13-14)好一副忠心的樣子!其實屬主的聖徒,在任何團體之中,都不會使人吃虧的,必定是聖潔公正仁愛,於社會有益的人物。
  但出於那惡者的策動,甚麼樣虛假惡事都作得出來。我們該識透,謹防那惡者利用文字而為惡,破壞神的工作。

    客觀的報告

  時間改變了。神興起先知哈該和撒迦利亞,勉勵幫助祂的子民,再“動手建造耶路撒冷神的殿”。這次,有神的手在作工,河西總督達乃和示他波斯乃,並他們住巴勒斯坦亞法薩迦移民的同黨,並沒有先強迫猶大人停工,卻先上本請示大利烏王。(拉五:)這些人雖不是神的選民,為了某種原因,卻也作客觀公允的報告。
  非基督徒的文字,並不全都是敵擋神的。他們雖不是有份於神的工作,但有些時候,甚至是非由己意的,他們會對神的子民有所助益。這報告中,準確的引用了猶大人的答覆:

“我們是天地之上帝的僕人,重修多年前所建造的殿,就是以色列的一位大君王建造修成的。只因我們列祖惹天上的上帝發怒,上帝把他們交在迦勒底人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手中,他就拆毀這殿,又將百姓擄到巴比倫。然而巴比倫王古列元年,他降旨允准建造上帝的殿。…”(參拉五:6-17)

  當主耶穌復活升天之後,大祭司和撒都該人捉住使徒們,聚集公會想要殺他們;想不到法利賽人的教法師迦瑪列,竟站起來為使徒們說話。公會的人聽從了他,把使徒們打了,卻釋放了(參徒五:33-40)。
  神會使用不信的人,成就祂的旨意,因為全地都是祂的。因此,我們有時看到,非基督的文字中,會正確的引用聖經,對教會公平評論。所以不要以為一切非基督徒,都是反基督徒。要記得主耶穌說過:“不敵擋你們的,就是幫助你們的。”(路九:50)

    歷史的見證

大利烏王降旨,尋察典籍庫內,就是在巴比倫藏寶物之處;在瑪代省亞馬他城的宮內,尋得一卷,其中記著說,古列王元年,他降旨論到耶路撒冷神的殿,要建造這殿為獻祭之處。…(拉六:1-5)

  外邦的歷史文獻,可以作為神子民的見證。這歷史性的詔書,肯定了建殿的事實,殿的規模尺度,並歸還聖殿器用物件的紀錄。
  因此,大利烏王依循古列王的前令判例,諭令當地行政長官協助建殿:“我再降旨,無論誰更改這命令,必從他房屋中拆出一根樑來,把他舉起,懸在其上;又使他的房屋成為糞堆。若有王和民伸手更改這命令,拆毀這殿,願那使耶路撒冷的殿作祂名居所的神,將他們滅絕。”(拉六:11-12)既有王扶助堅固他們的手,又有先知哈該和撒迦利亞奉神的命勸勉他們,建殿的工作就順利進行,經過了約四年的時間,在“大利烏王第六年,亞達月初三日,這殿修成了。”(拉六:15)
  在上一世紀,實證主義風行一時,在維也納派(Vienna Circle, Positivista)影響之下,人們要從地下挖出憑據來否定聖經;但考古學翻天覆地找證據,搜山剔谷找證據的結果,正是證明了聖經沒有錯誤,反是堅定了聖經是神啟示的立場。所以現代基督徒考古學的文字論述,可以作為護教辯惑的有力工具。大利烏王的搜尋歷史見證,竟成了聖經考古學的先鋒!

    倫理的依據

  文士以斯拉,認真查考神的話,不是為了自己的興趣,而是為了作生活的規範。他“立志考究遵行耶和華的律法,又將律例典章教訓以色列人。”(拉七:10)
  神的話是指引我們道路的地圖,如果不明白其中的意義,則無法知道正確的行動方向;如果自己不知道,就不能指引別的人,成了"瞎子領瞎子",都要掉在坑裏(路六:39)。以斯拉先“定志考究”,先有謙虛的心,立定心志求明白,並立心遵行,是聖徒應有的態度。
  以斯拉不是徒託空言能說不能行的偽善者(參太二三:3)。必是因他生活上品德的見證,廉潔不苟,所以亞達薛西王才可以放心交託他。王詔書中提到他“手中的律法書”,又託他經手數量可觀的金銀,奉獻為神的殿,並且給他近乎空白支票的全權:“剩下的金銀,你和你的弟兄看看怎樣好,就怎樣用,總要遵著你們上帝的旨意。”若再不足,可以隨意從王的府庫支取。(參拉七:14-22)又說:

“以斯拉啊,要照著你神賜你的智慧,將所有明白你神律法的人,立為士師,審判官,治理河西的百姓,使他們教訓一切不明白神律法的人。凡不遵行你神律法和王命令的人,就當速速定他的罪,或治死,或充軍,或抄家,或囚禁。”(拉七:25-26)

  不信的外邦人,惟獨可以從信徒的生活上,看出信仰神的話有價值。因此,信徒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參太五:14)外邦人尚且如此重視遵行神的話的倫理價值,我們該如何的謹慎,用行動見證神的道呢!

    冊籍和諭旨

  冊籍是文字的一種,其功能是保守。戶口名籍族譜等類的冊籍,是保守種族的純正(參拉八:l-20)。物資數目的冊籍,是保守財物的安全(參拉八:24-34)。作神僕人的,要知道我們在地上的工作,是受神的託付,必須“在小事上忠心”,有一天要向神交帳;因為這一切都是屬神的,我們不是作給人看,是作給鋻察一切的神看的。凡受神所託付的,都是分別為聖的,千萬不可掉以輕心。祭司士師以利的糊塗縱容,千萬不要誤以為是寬大的美德(參撒上二:27三:2)?文士以斯拉不是“量米而春數米而炊”的小器人物,但我們看他兢兢業業,叫人過秤登冊,要人“警醒看守”(拉八:29)。蕭何“不知錢穀之數,日有主其事者。”在神家中的人要盡忠職責,是十分重要的,免得給魔鬼留地步。
  至於王的諭旨,是發生積極的功能,使人遵從。因為其所代表的,是統治者的絕對權力,王所派的官吏們,就奉命唯謹,支持神的百姓,供應一切需用(參拉八:36)
  但神的話具有雙重功能:既能照祂的應許?保守屬祂的人(參提後二:19-21),如同貴重的器皿;又具有至大無比的權能,使祂的旨意成就。

    悔改的動源

  在蒙神恩典之後,人會更想到自己的惡跡妄行,得罪神的事。他們發現復歸本國的人,並沒有靈性上的復興,還是與外邦人沒有分別;“仍效法這些國民,行可憎的事。因為他們為自己和兒子,娶了這些外邦女子為妻,以致聖潔的種類和這些國民混雜;而且首領和官長,在這事上為罪魁。”(拉九:1-2)人在應許之地,仍然可以作犯罪的事。而且我們可以看見,民族的敗壞,是由思想觀念上的錯誤,要效法外邦,失去了聖潔的見證;社會的敗壞,是由家庭的失敗開始,與不信的人同負一軛;政冶的敗壞,是由作領袖的開始,他們在道德上墮落,難怪他們的負性見證,也使百姓跟從他們,成為上下一團糟。
  那麼舉世滔滔,到底道德的標準在哪裏呢?神的話是唯一的尺度!只有上帝的話,可以顯明人的罪;在上帝話的光中,人當“為以色列上帝言語戰兢”(參拉九:4)。沒有上帝的話,不能產生真實的悔改效果。以斯拉認罪禱告說:“我們的上帝啊!既是如此,我們還有甚麼話可說呢?因為我們已經離棄你的命令;…並且你刑罰我們輕於我們罪所當得的,又給我們留下這些人;我們豈可再違背你的命令,與這行可憎之事的民結親呢?”(拉九:10-15)
  今天文宣聖工的中心,應當是上帝的話。人智慧的產品,從不曾把道德帶到更高的層面;而且邪靈正在加緊利用文字,宣傳其邪惡的思想,叫人不要分別為聖,要效法世界。如果我們不宣揚上帝的話,使世界基督化,屬世界的文字,要使聖徒非基督化。看哪!就是一些所謂基督教的刊物,也正在鼓吹與世混雜的道路,傳播有害的思想;求主憐憫我們,願福音派的教會加緊醒悟,高舉主純淨的話。

    選擇與分別

  上帝是一位分別的上帝。祂不喜悅光與暗的混合。祂說:“你們要歸我為聖,因為我耶和華是聖的,並叫你們與萬民有分別,使你們作我的民。”(利二○:24)以色列與萬國不同的地方,是因為他們有上帝的聖言。“那一大國的人有上帝與他們相近,像耶和華我們的上帝,在我們求告祂的時候與我們相近呢?又那一大國有這樣公義的律例典章,像我(摩西)今日在你們面前所陳明的這一切律法呢?”(申四:8)所以,是上帝的律法使祂的子民與萬民有分別。
  主耶穌說,祂來“是叫人分爭”意思是“分開”。(路一二:51)。十字架是最大的分界,把信的與不信的分別開來。.聖徒必須決定愛主或愛世界,不能心持兩意,不能同時事奉上帝又事奉瑪門,必須選擇。
  以斯拉聚集認罪大會,會眾也照上帝的話悔改:“為全會眾派首領辦理;凡我們城邑中娶外邦女子為妻的,當按所定的日期,同著本城的長老和士師而來,直到辦完這事;上帝的烈怒就轉離我們了。”(參拉一○:1-15)這是一次徹底的查究,犯罪的都記錄在冊上。
  在今天的教會,“分別為聖”比罪惡更不合潮流,以為是假冒為善自以為義的同義字;“紀律”被認為是沒有愛心。“輔導”的要訣是不要指責罪,寧可把世俗心理學代替倫理學;把“罪惡”用過失來沖淡,以“病態”來代表。為甚麼這樣妥協呢?是怕人過於怕神,是恐怕得罪人,人就不來聚會了;人減少的意思,是收入減少,不能維持組織,保持節目的進行。但真實的復興,是從分別為聖開始的。修剪乾淨,才能結果子更多。

  感謝神!因為祂選擇善用文字的人,作劃時代的工作。摩西是善用文字的,並且有埃及王宮各樣的學問;大衛雖出身於牧野,卻是可躋身世界文壇的詩人;先知們也都是善用文字的人。新約時代的保羅;早期拉丁教會的教父們,特別是安柏路希,奧古斯丁,耶柔米,都善於為文。改教運動中的馬丁路德和加爾文等,都是一代文豪,為教會也為全世界後代的人,留下了豐厚的文學遺產。當然,文士以斯拉,是以色列恢復的中心人物之一。在這裏,我們看到文字工作發揮了多種功能。我們對於上帝揀選以斯拉,肩負這麼重大的工作,也就不會感到意外了。
  盼望教會不要再輕忽文宣聖工,不要再視文宣士是“百無一用”。求主興起以斯拉一樣的文宣士,領導教會復興。在每一個戰線上,文宣都立下靈戰得勝的功績。靈戰即是筆戰,文士即是戰士!


-- www.AboutBible.net -- .于中旻 著 by JAMES C M YU.